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一財經日報:生態學不能滿足糧食安全嗎?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0-2-4 0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財經日報:生態學不能滿足糧食安全嗎?
作者:蔣高明    文章發於:第一財經日報     
  
最近,關於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的爭議不斷出現於報端。爭論中,轉基因專家推出兩條重要理由:一是轉基因能夠提高糧食產量,甚至是「唯一可行技術」;生態學的辦法雖好,但不能「吃」;二是轉基因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對於第二個問題,恐怕幾十年內全球科學界難以達成共識。以前文章中,正反專家都討論了很多,本文不談這個問題。現在,來談談第一個問題,即生態學不能滿足糧食安全嗎?

在此之前,筆者就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如果中國用生態學的辦法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那樣會餓死人的。就是在這樣的聲音「掩護」下,「只有轉基因才能夠解決糧食安全」佔據了上風,最終影響了國家決策。

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生態學家集體失聲,似乎生態學的理論知識都是無用的。不久前,筆者參加了一個小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生態學家和生物技術專家坐到了一起。當生態學家演講提到轉基因存在潛在環境風險時,某生物技術專家立即發難:「我們也知道轉基因不好,轉基因肯定有負面影響,但你們生態學家有什麼辦法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呢」。一句話噎得那個台上發言的生態學家頓時失了底氣。

某支持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的網友在筆者博客上留言:「如果我國還不批准種植轉基因作物,總有一天,我們餐桌上的大米等都變成進口大米,因為到那時,我們傳統生態農業種植出來的大米在國際市場上根本不是轉基因水稻的對手(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或是價格)。我相信沒人願意自己的飯碗捏在別人的手裡。」

果真如此嗎?美國是世界上應用生物技術最強大的國家,其耕地也比中國多11億畝,但糧食無論單產還是總產都比中國低很多。難道中國靠的是轉基因提高的糧食產量嗎?在提高糧食產量方面,生物技術起的作用較小,而真正影響糧食產量的還是生態學的因素,即光、溫、水、礦質營養等,以及農民種糧積極性問題。

筆者之所以提出生態學的辦法能夠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是基於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一是秸稈可以變成「大糧食」。利用作物秸稈發展畜牧業,能夠有效地解決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我國年產秸稈6億~7億噸,按照每7公斤秸稈轉化1公斤牛肉(同時需1公斤精糧)計算,可以支撐的動物鮮重達0.86億~1億噸;按照60%的保守屠宰率計算,可收穫的牛羊肉0.52億~0.60億噸;再按照「5公斤糧1公斤肉」比率估算,相當於從秸稈中收穫了2.08億~2.40億噸糧。這樣的「增產」效果是任何生物技術所不能比擬的。

二是秸稈能夠變成優質有機肥,反過來促進糧食產量提高,並減少施用化肥帶來的環境污染。利用全國50%的秸稈可以支撐0.86億~1億頭牛,可產生牛糞7.8億~9.1億噸。這些有機肥料,約含有134.8萬~157.3萬噸純氮,摺合674.2萬~786.4萬噸硫酸銨。有機肥提高產量的潛力是非常大的。據研究,每提高土壤有機質0.1個百分點,就等於釋放600~800公斤/公頃的糧食生產潛力,逼近轉基因水稻630~945公斤/公頃的增產理論潛力(與常規雜交稻700公斤/畝比較,如果與袁隆平的900公斤/公頃超級稻比較,轉基因並不能增產)。但利用前者提升糧食產量,不存在環境和食品安全風險。

三是農民在種養等工副業中獲益,但更願意在家從事農業。將國家用於搞生物技術的費用、被基因公司賺走的錢、被化肥和農藥公司賺走的錢,分一部分獎勵農民,發揮「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生態循環農業優勢,再加上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等傳統育種貢獻,我們不但能夠吃得飽,而且還吃得好。

我國7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農產品自給率特別高。農民滿足了自身糧食安全就是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要建設新農村,農民增收才是硬道理。

相反,如果我們走美國人的路子,過美國人的日子,讓農民持續離開土地,會是怎樣的情景呢?美國人均消耗糧食1046公斤,是印度人的6倍!除糧食外,一個美國人每年要吃掉42.6公斤牛肉、45.4公斤禽肉、78公斤液體奶,這些指標在全球都遙遙領先。如果中國也以2%的人口來滿足98%的人口的奢侈消費,每年需要產出13.33億噸糧食!這根本做不到。

總之,生態學不是軟道理,是可以「吃」的,是能夠帶動農民就業的,是能夠為城市人群帶來安全放心食品的。發展生態農業才是城鄉良性互動、和諧發展的根本出路。在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上,用生態學指導思路提升農業,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才是硬道理。

(作者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14

主題

100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沙發
gpan1975 發表於 2010-2-5 02:50 | 只看該作者
轉基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要能解決全人類的吃飯問題,不用轉基因技術未嘗不可。

問題是傳統的農業技術已經被廣泛使用幾千年了,進一步提升的潛力是有限的。並不是只要多施有機肥,產量就一定能顯著提高這麼簡單。轉基因作物到底有沒有生命力,時間會給出答案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62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3
3
nought 發表於 2010-2-5 08:43 | 只看該作者
傳統技術仍然有提升空間,而轉基因技術需要進一步評估·,在面臨巨大風險的情況下,顯然不能推廣種植。另外,所謂糧食問題在目前的生產力狀況下看,更是一個政治問題,是是否能夠保證一定的耕地面積,保證糧農利益,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152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9
4
秋葉飄零 發表於 2010-2-5 10:30 | 只看該作者
用生態學指導思路提升農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