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評: 美低級挑釁 兩岸交流需脫鉤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2-4 0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2-3


【大公網訊】中評社2月3日發表署名評論說,美國日前宣佈新一波對台軍售,立即引發大陸相關部門強烈反應,反應最強的當屬大陸外交部與國防部,國台辦亦發表了相應的談話,這樣的發展呈現中美關係趨於緊張,但也多少對正快速改善的兩岸關係造成衝擊。至於衝擊程度有多強,外界看法分歧。

老實說,美國對台軍售已屬「老黃曆」問題,美國軍售台灣已有五、六十年之久,台灣的主力軍備,也以美製武器為主,當前的美國對台軍售,嚴格而言,是過去美國對台軍售的延續,而在過去,美國每一次宣佈對台軍售,均立即引發大陸政府的抗議,甚至採取了一定力度的報復措施,也對美中關係造成階段性的衝擊,尤其是美中軍事交流。但最後,雙方均在大局考量下,逐步恢復雙邊交流。而這樣那樣的糾糾葛葛,在過去二、三十年來,基本已成為美中互動的一種定式。

而美國與中國的關係也就是始終維持在一種既聯合又鬥爭的微妙情景中。而觀察過去50多年的美中關係的走向,雖然有韓戰、越戰的鐵血鬥爭,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友好,越來越緩和,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美中兩國沒有歷史仇恨,而基本上美國對中國也沒有領土野心,這使兩國在長期交往中應該存在著和平發展的有利基礎。

但由近來的發展來看,大趨勢似乎又有波折,變化的引爆點在對台軍售,但背後的原因卻更為複雜。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看,美中兩國有關涉台軍售造成矛盾與對立,只是美國對國力快速崛起的中國產生疑慮的某種程度的反應,這種反映不僅出現在東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南亞地區,也同時出現在所有的中國周邊地區。簡而言之,美國的策略就是遏止與圍堵中國,而其核心思想則是「中國威脅論」。至於中國究竟有沒有真實威脅美國?或威脅世界?這不是真實不真實的問題,而是感覺的問題。當美國政治人物腦中出現「中國威脅」的感覺,這就表示「威脅」已經存在,這就是國際關係中的叢林原則。

評論指出,平實而言,中國真的有意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嗎?由中國在未來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國家政策來看,目標是國家建設,而不是全球霸權地位,應該是相當明確的。就當前中國可預見的國家政策趨勢來看,也確實繼續遵循1990年底鄧小平對中國在國際上的作用提出的根本國策。當時鄧小平表示:「第三世界有一些國家希望中國當頭。但是我們千萬不要當頭,這是一個根本國策。這個頭我們當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夠。當了絕無好處,許多主動都失掉了。中國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中國永遠不稱霸,中國也永遠不當頭。」

同樣的,中美兩國在全球權力遊戲中,短期內也看不出有任何深仇大恨爆發的可能性。當前,美國以及部分西方國家對中國可能擴張疑慮的出現,當然與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增強有關,這種疑慮其實很自然,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主要勢力,迄今仍無法適應中國全球崛起的趨勢。美國最新對台灣軍售,部分原因應該也來自此種疑慮。而軍售台灣是美國向中國打出的一張政治牌而已。道理很簡單,以美國最新的對台軍售清單來看,這些所謂的先進武器,與中國大陸其他周邊國家的先進武器檔次比起來,確實仍有差距。有大陸網友評論稱,(美國)對台軍售是低級挑釁,多少說出了這麼一點味道。

至於美國對中國的政策近期轉趨強硬,西方媒體有很多分析,重點突出的是,中國不論對美國或對其他西方國家姿態越來越高,造成相關國家的反彈。評論指出,這樣的說法,雖屬片面之辭,但也反射出西方國家高層政治人物的內心世界。中國如何緩和這樣那樣的國家間互信危機,相信對中國當前與未來的領導人而言,都將是日益重大的挑戰。或許,鄧小平在1989年提出的處理國際關係的「冷靜觀察,韜光養晦,站穩腳跟,沉著應付,朋友要交,心中有數。」的二十四字箴言,相當值得再三回味。

針對兩岸關係而言,兩岸關係目前正進入近五十年來最好的發展階段,在以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為主軸的大方針下,兩岸三通、經貿交流、人員往來等等,均開啟了兩岸關係歷史的新頁。可以說,兩岸關係從來沒有面臨這麼好的機遇,而且未來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中最顯著的是,兩岸民眾之間的敵意正隨著交流增加而顯著降低中,這可由兩岸人員交流的頻繁以及日益友善的關係可以驗証。

當然,以美國國家利益為基點的美國對台軍售,以及與兩岸人民共同利益為基點的兩岸交流,其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卻也有所區隔。區隔主要在於,兩岸交流屬於兩岸人民之間的往來,是非常樸素的。而美中關係為大國搏奕,是非常權謀的。美國欲打台灣牌,做為其大國搏奕的一項工具,這方面屬於國際關係的範圍。而兩岸交流則是兩岸人民之間的自然往來和中國人之間感情的聯繫,這方面屬於兩岸關係的範疇。

過去,海內外學者傾向將中、美、台三邊關係糾葛在一起,結果是剪不斷理還亂,美國也樂得打台灣牌「低級挑釁」中國,從中獲得一點政治、經濟利益。但隨著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兩岸關係歸兩岸關係,中美角力歸中美角力,應該可以很容易加以釐清。一旦當兩岸關係與中美大國搏弈的棋局脫鉤後,兩岸關係必將呈現其主體地位,而不再附屬於中美關係下。也唯有如此,兩岸的互動必然會產生更廣闊的揮灑空間。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2-4 02:43 | 只看該作者
能被美國老是想起來,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上升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