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字當頭的中國15所重點大學盤點(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31 1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1月22日 15:27   《求學》

  導語:梅貽琦先生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學更是精神品味的釀造者,是人生態度的醍醐灌頂。在中國數千所大學中,有一些在各行業領域中出眾的高校,或是建校時間久,學術沉澱深厚;或是各行業或部委所屬的高校,全國僅此一家,高考倒計時牌上的數字一天天變小,我們離夢想的象牙塔也越來越近了,以下小編為你盤點「最」字當頭的中國14所重點大學。

  新中國最早的航空工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成立於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多科性、開放式、研究型大學,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戰略高技術研究的歷史使命。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4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 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學科涵蓋理、工、文、法、經濟、管理、教育、哲學8個門類,有11個國家重點學科,16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和6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在航空、航天、動力、信息、材料、製造、交通、儀器和管理等領域形成明顯的比較優勢。在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名列全國第一,力學、交通運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名列全國前5名,11個一級學科進入國內前10名。

  新中國創辦最早的財經院校——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高校,是首批「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46所高校之一。學校的前身是創建於1949年的中央稅務學校,是由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直接創辦的一所高等財經院校,后歷經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發展階段,1996年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秉持「忠誠、團結、求實、創新」的校訓,秉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8萬餘名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被譽為「中國財經管理專家的搖籃」和「中國財金黃埔」。

  中國最有名的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 「七五」、「八五」重點建設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設高校。經過百餘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 」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 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穩步邁進。

  中國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學校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範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3年更名為北京師範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範大學。 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師範大學、輔仁大學先後併入北京師範大學。百餘年來,北京師範大學始終同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進步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在五四、一二九等愛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釗、魯迅、梁啟超、錢玄同、吳承仕、黎錦熙、陳垣、范文瀾、侯外廬、錢穆、白壽彝、鍾敬文、啟功、胡先驌、汪堃仁、周廷儒等為代表,一大批名師先賢在這裡弘文勵教。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學校秉承「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形成了「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

  中國最早的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 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文革中,學校被停辦。文革結束后,學校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併,組建為中國政法大學。1985 年,學校開闢昌平校區新校址。學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進修生院、研究生院三院辦學格局。進修生院后更名為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單獨辦學。2000年,該院復又合併於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歷史最悠久、語種最全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外國語大學。  

  學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於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后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於黨中央領導。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後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新中國最早的有點高等學府——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首批進行"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其前身北京郵電學院建於1955年,是新中國的第一所郵電高等學府。1993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改為現名,並由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寫了新校名。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北郵已經成為一所以信息科技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工管文理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是我國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

  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師範院校——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學校創建於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為基礎,同時調進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社會主義師範大學。1959年華東師範大學就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6所重點院校之一,1978年再次被確認為全國重點大學,是 1986 年國務院批准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 1996 年通過「211工程」預審並被列入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決定重點共建華東師範大學,標誌著華東師範大學正式跨入「985」重點高校建設行列。


  中國最早的華僑學府——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是中國第一所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大學,是目前全國境外生最多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篇:「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南京的暨南學堂。后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併於復旦、交通等大學。1958年在廣州重建。

  中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是我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歷史起自於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為北京農業大學;國務院於1954年和1984年將北京農業大學列為全國6所重點院校和全國重點建設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

  1952年10月,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系與華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中央農業部機耕學校合併成立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1953年7月更名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60年10月,國務院將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列為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1985年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更名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199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成立中國農業大學,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寫校名。

  中國共產黨傳經的首所醫科院校——中國醫科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醫科院校,其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和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1931年創建於江西瑞金。1940年在延安,經毛澤東同志提議,中共中央批准,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8年11月,在瀋陽合併了原國立瀋陽醫學院(前身為滿州醫科大學,1911年由日本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建立)和原私立遼寧醫學院(前身為盛京醫科大學,1882年由英國教會建立)。中國醫科大學是衛生部原部屬高等學校,2000年由衛生部划轉為省部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

  中國林業的最高學府——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辦學歷史始於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林科,後為北京大學森林系,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大森林系合併獨立設置北京林學院。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1960年被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5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58年始招留學生,1981年國務院批准本校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96年被國家列為首批「211工程」建設的高校之一,2000年2月隸屬教育部直屬高校,同年6月教育部批准試辦研究生院,12月進入《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高校行列。


  中國地質第一校——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1960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紅旗學院」,躋身於64所全國重點高校行列。1975年遷校,1978年在鄧小平同志直接關懷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復辦學。1987年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在京漢兩地相對獨立辦學,是我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並首批進入「211工程」建設行列。2000年2月,中國地質大學由國土資源部整體划轉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京漢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9月,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建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海洋第一學府——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校訓是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中國海洋大學的前身是私立青島大學,始建於1924年。后經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等幾個時期的變遷,於1959年發展成為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大學之一,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校名為鄧小平同志題寫。2002 年10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礦業第一校——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校園風景

  中國礦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學校設有研究生院。  

    中國礦業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后改稱焦作工學院。1950年,以焦作工學院為基礎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中國礦業學院。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採礦科系併入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遷至北京,改稱北京礦業學院,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期間,遷至四川,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1978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在江蘇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並再次被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高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1997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2000年,划轉教育部直屬管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26

主題

330

帖子

554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54
沙發
lanchang 發表於 2010-2-1 19:16 | 只看該作者
胡說八道!中國最早的高等院校怎麼成了北京師範大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3
zhousx18 發表於 2010-2-3 14:3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最早的高等院校是國立交通大學(1896年),也就是南洋大學堂,是由洋務派領袖盛華宣辦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980

帖子

187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75
4
zhaodeneng 發表於 2010-2-3 19:3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最早的高等院校,就有的爭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