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合組織(OECD)周二發布的中國經濟調查報告摘要

[複製鏈接]

478

主題

1432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2-3 1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路透, 2010.2.2 15:37
整理 沈燕; 審校 曾祥進

(以下為經合組織周二發布的報告摘錄)

2005年經合組織(OECD)發表首份《中國經濟調查》之後,中國經濟不斷迅猛發展。由於及時採取了有力的宏觀經濟政策措施,中國經濟正在平穩渡過全球金融危機。

預計中期內,經濟擴張仍將繼續,同時,中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作用將會進一步提高。儘管經常賬戶順差有所下降,失衡現象依然存在,國民儲蓄率過高,但當前的改革有望在今後進一步緩解這些問題。

中國正在或從長遠來看,仍需致力於改善一些領域,進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貨幣政策框架。中國已將貨幣增長作為主要中介目標,貨幣政策框架愈加市場化。今後,中國需將重點放在利率變動上,而非基於數量的流動性控制。

更為靈活的匯率政策以及更加重視把通脹作為目標,可以使中國的貨幣政策更好地適應其國內宏觀經濟狀況。繼續開放金融市場。

另外,應該提高警惕防止壞賬的重新出現。減少產品市場限制。如今很多行業的競爭都相當激烈,但是產品市場方面的限制仍然較多,從長遠來看,可能會阻礙發展。要促進競爭和提高生產率,可以通過以下幾項措施:放鬆國營企業和中央機構之間的傳統聯繫、減少行政負擔、允許私人部門投資網路產業 、以及降低外國企業對服務行業直接投資的限制。

統一社會保障體系。近年來,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社會改革,並已取得顯著成效,教育和保障體系覆蓋面明顯擴大,但仍未觸及流動人口。因此,需要進一步整合福利援助、養老金和醫療衛生體系,同時,還需擴大國內財政支持範圍。促進勞動力流動。勞動力市場有彈性但地域分割。針對流動人口進入服務行業實行的戶籍制度和限制阻礙了勞動力流動,因此需逐步放寬管制範圍。

加強養老制度。要充分提高養老金領取者的替代率;中央政府應承擔更多(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的養老成本,並提高退休年齡。加大醫療改革力度。 推行廣泛、安全、可負擔和有效的基本醫療保健制度,需採取以下措施:加強初級醫療保健的作用、對醫院實行更加有效的管理、調整相關的醫藥價格、進一步培訓醫務人員、並最終整合各種醫療保險制度。

2005年經合組織(OECD)發表首份《中國經濟調查》之後,中國經濟不斷迅猛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私營部門的發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嚴重衝擊出口業務,致使中國的出口大幅下滑。對此,中國及時採取了有力的政策措施,並迅速調整了勞動力市場。2009年第二季度,中國的經濟狀況開始呈上揚趨勢,走在了全球經濟復甦的前列。

從長遠來看,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會日趨增強,其國內生活水平也會不斷提高。事實上,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即使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也將很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另外,中國也是世界第二大製造國,和世界最大的產品輸出國。其投資活動逐漸脫離生產率低下的農業,這有可能進一步促進其經濟發展。同時,國內城市化率目前已接近50%,並仍在增長。

雖然勞動力人數預計不會有較大增加,但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中國的教育水平已呈迅猛上升勢頭,從而為今後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支持。2008年下半年,中國出口出現大幅度下滑,鑒於此,中國政府採取了較之許多經合組織國家更為有力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手段。貨幣方面,政策利率,包括法定準備金比率逐步下調。同時,自2005年起人民幣相對於美元逐步升值的趨勢減緩,導致有效匯率明顯下降。

而且,在經濟過熱時實施的眾多信貸限制措施有所放鬆。財政方面,較低的公共債務和較高的預算盈餘也有利於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由於某些經費支出和減稅措施早已在計劃之中,因此難以對整個財政刺激計劃進行量化;但這次中國政府的財政刺激計劃的規模,無論是絕對量和相對量,都明顯大於許多經合組織國家作出的財政反應。

經濟刺激計劃主要是為交通,和其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額外支出,而這些領域仍需重點關注。此外,對於社會保障計劃(尤其是醫療)以及可確保持續性增長的某些關鍵領域(如環保),也增加了部分支出。中央政府僅準備為部分經濟刺激措施提供財政支持,其餘的則由地方政府、銀行和國有企業負責。

在此背景下,2009年上半年,信貸業務大幅增長。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為此投入的資源是否能獲得相應的回報。中國的儲蓄和投資額一向較高。 近年來,家庭和政府凈儲蓄率均有上升,從而擴大了經常賬戶盈餘,2007年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兩位數。全球經濟衰退期間,進口業績優於出口,這不僅僅由於實施了宏觀經濟刺激措施。 因此,預計到2010年,經常賬戶盈餘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會下降至5? ,經濟增長率則會恢復至兩位數。

與此同時,政府儲蓄將會回落,這一點令人欣慰。 事實上,這些年來,大多數觀察家尚未充分了解政府預算盈餘的總體情況,原因在於社會保障體系尚未納入國家預算。 所有城市基礎設施開發公司財務數據合計數的公布,以及土地使用權銷售資金使用透明度的增強,將有助於提高公共財政數據的質量和相關性(2007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另外, 隨著社會保障體系覆蓋率和替代率的提高以及預防動機的弱化,家庭儲蓄有可能逐漸減少;另外家庭信貸市場的發展和人口的老齡化也可能帶來相同的效果。 其它失衡現象和緊張狀況仍然存在,如某些重工業部門的產能無效,環境壓力加大等。 對此,政府已於近期發表政策聲明,積極鼓勵更為有效地使用能源。 市場定價措施的逐步實行,將有助於在該領域建立起合理的激勵機制。

當考慮財政刺激計劃退出時,應避免重新回到預算盈餘。 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前夕,中國政府在世界上擁有驕人的財政狀況,這種情況在2010-2011年仍會繼續,其公共支出水平甚至會更高。

為支持在相關領域進行的或需要進行的社會改革,包括教育、福利援助、養老金和醫療保健,政府應繼續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轉移資金,同時還需在全國範圍內對更多的資源實行重新分配。 更多的公共支出(特別是在教育方面)能夠提高生產力,和縮小收入差距。

中國的貨幣政策框架已逐步從計劃性行政制度轉變為更加完善的市場制度,同時將貨幣增長作為主要中介目標。今後,中央銀行的操作框架應該將重點放在利率變動方面,而非基於數量的流動性控制。在貨幣政策的實施中,商業銀行貸款和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減弱,應該逐步取消。

銀行部門通過重大變革,經濟亦遠比以前更易受市場政策措施的影響:公司層面的投資對利率變動更

為敏感,總需求壓力的變化對通貨膨脹的影響也更為突出。因此,轉變機制在中國相當有效,貨幣政策對於經濟形勢的穩定也起到了更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實行的匯率制不利於通過貨幣價值調整抵消宏觀衝擊,並限制了這種機制的有效性。

實施更為靈活的匯率政策,以及更加重視防通脹,同時密切監控資產價格,有助於中央銀行更好地根據國內宏觀經濟狀況制定貨幣政策,並減少因「對沖」外匯儲備流入所產生的成本和風險。 此外,對於迅速發展的經濟體而言,實際匯率升值一般都有可能在中期出現。

對於服務覆蓋不健全的領域,如中小型企業和中國農村地區,銀行也在儘力改善在這些領域的信貸服務。雖然金融自由化進程緩慢,且外國機構所持中國金融資產份額仍然很少,中國政府已經採取相關措施放鬆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管控,並且中國金融機構對於經合組織和其他國家的重要性也日趨顯著。

從長遠來看,金融體系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改革,如養老改革。 同時,在可預見的未來,國有制仍將主導金融體系,隨著私營部門的擴展日趨重大,這方面的改革也將隨之進行。提高外國機構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投資上限,將會給相關機構帶來壓力,如提升其治理、管理和技術能力的壓力,從而也將有利於其國際擴張。

根據一般需求,也有利於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為銀行資本提供支持,並改善風險管理。儘管債券市場已經擴大,但是公司債券的發行量仍然相對較小。建立正式的存款保險制度,將有助於平衡較大和較小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機會。加強銀監會定期對更多商業銀行進行現場檢查的職能將加速銀行改革的實施。

此外,經合組織有關中國政府干預產品市場程度的指標表明,在絕對和相對層面,中國政府的干預仍然比較普遍,這與俄羅斯的情況較為相似。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干預將會嚴重阻礙發展。減少國有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傳統聯繫是一項持續的挑戰,可以通過縮減國有部門的規模實現這一目標,尤其是小型公共事業公司。

在全國範圍內確保一定程度的社會凝聚力和穩定性,這仍然是中國的一項主要目標,也是越來越重要的公共政策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提高經濟效率,並通過快速的經濟擴張,創造穩定的經濟發展前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1: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