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民大學女博士甘願當農民種地 坦言是件幸福的事情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10-2-1 07: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工人日報  2010-02-01

     現在大學生面臨很大就業壓力,很多人找不到人生方向,石嫣說:「讓他們到農場工作半年,肯定不會再有那種消極情緒。」記者在這裡看到一群年輕人,他們是小毛驢的實習生,幹活很辛苦卻很快樂。
   
    80后」女博士石嫣在京郊辦起了「小毛驢」市民農園,對於「博士種菜」,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覺得「大材小用」,但石嫣坦言----
   
    「享有健康的食品是每個人的權力,人人都可以參與進來,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人與人、人與土地的和諧關係,追求乾淨的土地,乾淨的食物。」以種菜「聞名」的人大女博士石嫣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1月30日,石嫣受邀參加海南省新農村建設研討會生態農業論壇,論壇上她將以「小毛驢」農園項目負責人身份發言,交流自己「種菜」的經驗和體會,並講述新型有機生態農場運營模式和經驗。
   
    當眾多年輕人還沉浸在網上偷菜遊戲中時,石嫣,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二年級學生,一個 「80后」女生,已在京郊辦起真正的農場,認真地干起了本屬於農民的「種菜」的行當。
   
    在1月中旬的一天,記者在地鐵北宮門站換乘330路公交車,一個多小時后,在終點站后沙澗下車,進村后再走路近半小時,就到了石嫣的「基地」。這個全稱「小毛驢」市民農園位於北京西郊著名自然風景區鳳凰嶺山腳下,京密引水渠旁,佔地面積約20畝。
   
    「后沙澗,一個上世紀60年代人民大學的教學實踐基地,如今,又成為了我們踐行夢想的地方。」石嫣在博客中寫道。
   
    從美國引進的「小毛驢」
   
    后沙澗一個普通農家小院,記者見到石嫣。梳著簡單的馬尾,身著淺藍色運動服和深色牛仔褲。高高瘦瘦的她看不到城裡孩子的嬌氣,稍微泛黑的膚色透出田間勞動的印記。
   
    2008年4月,藉助專業交流機會,石嫣到美國農場當了半年「農民」。在那裡她首次接觸CSA農業,並喜歡上這種新型模式。回國后,她想建類似農場的想法得到導師----著名「三農問題」專家、社會學教授溫鐵軍的支持。
   
    很快,在北京市海淀區政府、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和北京博瑞鴻達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推動下,「小毛驢」農園正式運營。
   
    農園運作參考了美國CSA模式。CSA是英文「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al)縮寫。這是消除食品不安全問題的新型農產品貿易形式。簡言之,即讓農場和社區居民建立直接聯繫,農民尋找願意預定農產品的社區成員,直接把菜送到家裡。這種提倡食用有機綠色健康菜的貿易形式,發端於1960年代的日本和瑞典,1986年引入美國,如今在美國已擴展到2000多家農場。
   
    據石嫣介紹,她的農場里,消費者也是成員。他們預付定金給農場,農場保證提供給成員新鮮安全的當季產品,並負責配送。消費者在享受優質農產品同時,也分擔農作物種植失敗風險。
   
    「小毛驢」農園成員分兩種:一種是普通份額,由農園配送蔬菜或自行到農場取貨。另一種是勞動份額,成員需每周到農場參與田間勞動、承擔種植及收穫任務。作為回報,農場為成員提供20周生產季的新鮮健康蔬菜。
   
    石嫣說,他們先算出預算,然後招募成員,根據成員數量算出每戶需預付金額。這種模式可保證成本回收和產品銷售。
     最難的是改變消費理念
   
    2009年4月建園初,「小毛驢」農園還是一片荒蕪。
   
    為簽份額成員,「小毛驢」團隊破費周折。他們到萬科小區做宣講會,被誤認為是推銷有機食品。還有一次,他們約好與一個想要加入的人簽協議,快到約定地點時,對方卻借故取消了。
   
    為了跑業務,石嫣和實習生整天往外跑,夜裡11點多才趕回農場。經過艱苦努力,「小毛驢」團隊第一季度成功簽下47戶成員。
   
    配送蔬菜也是考驗。前一天,石嫣和實習生要把瓜菜提前摘好,整理乾淨碼到成員配送箱。配送當天他們凌晨4點起床採摘葉子菜,因為只有當天的蔬菜才能保證足夠新鮮。因成員分散,他們幾乎要跑遍整個北京城。一整天下來,大家常常筋疲力盡。
   
    儘管如此,還可能遭到成員誤解。有一次,一個成員抱怨他們老配便宜貨,把上次的貨都扔掉了。這著實讓石嫣和隊友感到傷心。「我們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選擇權。你可以選擇我們粗纖維健康蔬菜,也可選擇賣相好、入口即化但有化肥的蔬菜。但現在的人已被化肥馴化了。」
   
    「最難的是改變消費者的理念。一個人一月掙5000元,讓他拿出1000元來消費健康食品,他會覺得貴。但出去吃幾頓飯卻捨得花錢,而吃不健康食品致病的醫療費可能更多。」石嫣說。
   
    石嫣坦言,現有產業鏈也很難打破。「現在我們是嘗試在政策不變情況下,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推動消費者觀念改變。消費者有需求了,就會有市場,才能帶動生產環節的改變。」
   
    石嫣家在河北保定市,從小沒有接觸過農活的她是爸媽寶貝女兒。她告訴記者,儘管農場已開辦一年多,但她並沒告訴家裡自己現在具體做什麼。畢竟在家人觀念里,在大城市有車有房,才是他們希望女兒過上的生活。
   
    「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想做的不僅是所謂的『有機』蔬菜,而是構建和諧城鄉關係,樹立一種新的文化價值觀。」石嫣說。
   
    現在大學生面臨很大就業壓力,很多人找不到人生方向,石嫣說:「讓他們到農場工作半年,肯定不會再有那種消極情緒。」
   
    不少大學生把目標定在高收入高待遇部門,他們從農村走出去,不願再回去。這裡記者卻看到一群年輕人,他們是小毛驢的實習生,幹活很辛苦卻很快樂。一間10平米左右的農家小平房是辦公場所。一張大長方桌上擺著四五台筆記本電腦,幾位實習生在準備開會材料。
   
    現在已有十幾個固定實習生。石嫣強調「相互信任,彼此理解」是基礎。「小毛驢屬於我,屬於每位奮鬥的同仁,也屬於加入的每位份額成員。」
   
    經過一年付出,農場土地生產力不斷提高,石嫣和她的團隊收穫豐收的喜悅。他們讓更多人知曉CSA農業並參與進來。
   
    2010年新一季成員招募已開始,石嫣對「小毛驢」成長充滿信心,「我們構想在北京建立一個『市民農業CSA聯盟』,就近生產提供蔬菜,減少運輸消耗。我們定位不是商業性的,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促進整體發展。」
   
    對有人質疑她是「大材小用」或藉機炒作,石嫣有自己的解釋,「他們這樣認為,是因為把『追求最大利潤』作為價值判斷,卻不知道我們是把它作為一件幸福的事情來做。」對於社會的褒獎她很理性,「我沒那麼偉大,只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實習生也一樣,共同價值觀讓我們走到一起。」
   
    深冬的「小毛驢」農園雖過了豐收季節,但積雪覆蓋下的土地卻透出濃濃生機。
   
    感 言
   
    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感動於石嫣的故事,更感觸的是她沒有告訴父母她在「做農民」。為什麼不能做農民?女博士就不可以在田間種地么?
   
    石嫣的選擇其實很普通,她只是做她想做的事而已。就因為她以博士身份,選擇了一個看似基層的職業,整個事件似乎就變得很微妙,值得深思。
   
    時下在很多人眼裡農民的收入和「檔次」均屬底層,甚至是弱勢群體代名詞。但應看到,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與全社會缺乏對農民的深度和貼心關懷不無關係。農民受到歧視,自然大家不願意當農民,這點全社會似乎都該認真反省。
   
    事實上,農民和公務員、科學家一樣,都應只是一種職業分工,而不應只是身份。他們都為社會創造財富,都理應受到同樣的尊敬。
   
    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並讓每一種正當職業受到人們的尊重,這應是社會的常態。

20

主題

61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2
沙發
不瘋魔不成活 發表於 2010-2-1 10:09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生活應該既充滿了期望努力,又充滿了自由快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