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智庫: 中美關係今年難和諧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29 2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29


【大公網訊】《福布斯》雜志於去年把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幷列爲「世界最有權力的人」。然而,我們今年會發現,他們兩人都無法將中美關係維持在和諧的軌道上。對於那些將中美合作視爲重振全球經濟、克服氣候變化挑戰、遏制核擴散威脅、和其他跨國界難題的不可或缺條件的人來說,這是個壞消息。對中美兩國來說,這也是個壞消息。

10是個值得關注的數位:美國10%的失業率和中國可能取得的10%GDP增長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衝突,正如不同氣候相遇會産生風暴一樣。美國的民粹主義將與中國的自信碰撞,而美國中期大選所營造的狂熱政治氣氛則意味著,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將在今年面對真正的動蕩。

中美雙方目前處於一種「相互毀滅」的經濟關係,兩國領導人對此也都心知肚明。美國需要中國資助其巨額債務,而中國則需要美國人購買中國製造的産品。

事實上,金融危機對中國的短暫、猛烈衝擊,證明了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依賴來自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消費需求,這種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中國領導人希望把中國的經濟增長轉向更爲依賴內需的模式,但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還是得依靠國內製造業來創造就業,以維護其發展目標及共產黨對政權的壟斷。

對工廠倒閉和工人失去薪金的憂慮,促使中國政府於去年推出了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以保證就業和恢復經濟增長。計劃成功地發揮了作用。由於跟西方相比,中國國內銀行的有毒資産較少,當美國剛剛才從危機中直起腰來的時候,中國已經再次往前衝刺了。

在最近一次的佩尤民調中,有44%的美國受訪者認爲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領導者」,只有27%認爲居領導地位的是美國。當然,美國經濟最終毫無疑問地會復原,但就業增長的恢復一般需要更長的時間。只要選民對收入感到憂慮,民主黨和共和黨就必將爭相捍衛美國工人的利益。隨著11月大選的來臨,許多美國國會議員將會要求,這個失業率達到10%的國家必須說服那個經濟增長10%的國家,停止扭曲貿易規則和操縱她的幣值。

衝突將超出貿易範圍

中國領導人則會質問,爲什麼華盛頓的自由市場捍衛者會威脅要實行更多的保護主義政策?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加速,貿易失衡將增加美國的不滿,加上選舉臨近,美國兩大政黨的議員都會在各個議題上威脅對中國採取懲罰性行動。

儘管奧巴馬政府已經對中國出口的輪胎和鋼管採取抵制行動,今年的衝突將遠超出貿易的範疇。比如,當美國國會就氣候變化問題展開辯論,一些議員呼籲建立一個溫室氣體總量限制和排放交易系統時,另一些議員就會問,爲什麼在中國拒絕的同時,美國劫要接受一個有約束力的承諾方案呢?

然而,中國領導人可不願意讓中國成爲代罪羔羊。他們將利用國內膨脹的民族自尊來支援其在談判中的立場和增加談判的籌碼。近年來,中國政府大量投資於國有企業以及國內知名的私有企業,目的主要是確保中國在從市場力量獲利的同時,執政者也盡可能控制所有的利益。爲了幫助這些國有強勢集團加強它們主導市場的力量,政府往往在不顧外國競爭者利益的情況下偏袒它們。美國惡意的言辭和貿易行動,將給中國領導人加快這種趨勢的藉口。

奧巴馬政府也希望中國能分擔更多領導世界的責任,包括協助美國向諸如伊朗、蘇丹和緬甸這類不斷藐視國際社會意志的國家施加壓力。然而,中國的國有企業劫同她們建立了利潤可觀、爲中國政府的經濟和政治利益服務的商業關係。一向不願意在任何會損害其國內目標的議題上讓步的中國領導人,將繼續採取抗拒的態度。

全面的貿易戰看來不大可能爆發,因爲兩國政府都深知風險對各自的經濟來說都太大了。所以,奧巴馬和胡錦濤將繼續努力,使關係往建設性的方向上發展。但兩人都無法保證,在這過程中出現的指責和批評不會失控。

比如,如果中國出口産品的安全問題再次成爲美國報刊頭條的話,那麼民衆的情緒可能很快就會從失望轉爲憤怒。大部分美國人都不關心中國的貨幣政策或者她對保護知識産權的立場,但如果中國製造的産品威脅到他們的健康和安全,善於利用時機的國會議員肯定會出來煽風點火。

2008年的美國大選將會是最後一場絕大部分美國選民既不瞭解,也不關心候選人對中國的立場的選舉。對美國批評越來越敏感的北京官員,也已準備好同對手在任何指控上你來我往,就像兩國在互相交易商品和服務或好點子的往來一樣。這也是爲什麼兩位「世界最有權力的人」,在攜手合作應對當今最棘手挑戰時,將面對更多困難的原因。

作者:Ian Bremmer,政治風險諮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David Gorden,該集團研究部主管

聯合早報29日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