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歐洲各媒體評論:美國對華政策依據可能完全錯誤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1-28 1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1月26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俄羅斯INFOX通訊社政治經濟評論員諾維克夫25日對《環球時報》說,谷歌事件只是新興媒體的再一輪突進而已,西方的傳統媒體花下重金,卻一直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現在美國又想通過新媒體最快、最大規模地完全進入中國,這本身就太自以為是,畢竟在別國的領土上,首先要尊重別國的主權、法律。

  諾維克夫認為,西方政府、媒體、谷歌攪在一起是非常不明智的,雖然看起來是互相在應和,但實際上將政治、意識形態、商業利益反而越弄越亂。谷歌和美國政府應該首先明確自己要什麼,而不是拿著冷戰時期的陳詞濫調說車軲轆話。

  德國《星期日法蘭克福彙報》的評論也認為,「谷歌這件事給政界上了一堂課。不能因為中國日益強大和重要,我們就背叛自己的原則」;「現在有這樣的認識比任何時候都重要,這是因為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中國正在越來越努力地把自己的遊戲規則帶入國際社會。」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谷歌事件如此重要,是因為它意味著20多年來美國對華政策所依據的假設可能是完全錯誤的,「美國接受了———甚至歡迎———中國崛起為一個經濟強國,是因為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篤信,經濟開放將促成中國的政治自由化」。文章說:「將這種政治幻想的破滅與美國兩位數的失業率結合起來,你就得到了製造強烈反華情緒的配方。」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研究員牛新春說,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之後,美國歷屆政府都抱有一個觀點,中國在經濟自由化之後將逐漸開始政治自由化,而改革開放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西方期望看到的情況並沒有在中國出現,這讓西方很失望。谷歌事件只是又將這種早已有之的失望情緒挑了起來,又給了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個在網路自由和言論自由問題上表達不滿的機會。

  牛新春認為,美國領導人心裡非常清楚,謾罵和指責中國不會有效果,甚至還會有反作用。但這就是美國的選舉政治,為了選票,就要投選民所好公開搞對立和衝突。從以往的情況來看,這種做法在開始時火力很猛,但往往缺乏後勁,因為美國除了推行價值觀以外,還有其他更加實際的利益。

來源: 環球時報 2010-1-28 1:24:9
蝸居時代角落,笑看天下大事。

27

主題

2925

帖子

78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83
沙發
無敵小子 發表於 2010-1-28 13:40 | 只看該作者
為了選票,不得不這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3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1-28 13:43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一貫是被人家罵的,現在也開始罵別人了,這說明美國墮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932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4
lotusau88 發表於 2010-1-28 21:03 | 只看該作者
對華政策隨時可以改,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威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0: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