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郎咸平:現代東印度公司掠奪我們的糧食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10-1-30 17: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郎咸平的博客  2010-01-30

    核心提示:我們總認為東印度公司是過去的故事了,哪裡知道現代東印度公司已經重現江湖,那就是孟山都+四大糧商+華爾街。 本文是我的新作《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序言之2。該書已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發行。

    1、東印度公司不屬於過去

    經過這麼一折騰,英國人發現鴉片貿易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就開始琢磨第二步了。1848年,東印度公司派經驗豐富的皇家植物園溫室部主管羅伯特·福瓊前往中國。這傢伙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說他是蘇格蘭植物學家和探險家。我們當時愚昧無知啊,也搞不懂這個蘇格蘭跟和我們簽訂《南京條約》的英格蘭有什麼關係,於是這傢伙就堂而皇之地進入了中國內地,深入福建山區,拿到了我們嚴加看管的茶葉種子,考察記錄了茶葉的栽培方法。最後,他帶回去了2萬株小茶樹和大約1.7萬粒茶種,並帶走了8個中國的茶葉工人和茶農。此後,印度的茶葉開始取代中國的茶葉登上貿易舞台。到1890年,印度茶葉佔據了英國國內市場的90%。中國在這場貿易戰和商業間諜戰中完全落敗,成為徹底的看客。

    我們總認為東印度公司是過去的故事了,哪裡知道現代東印度公司已經重現江湖,那就是孟山都+四大糧商+華爾街。

   2、他們的玉米里「潛伏」著什麼

   當年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派人來中國偷茶葉,今天的美國孟山都公司如出一轍,來中國偷大豆,第四章就講述這個故事。孟山都拿到這顆大豆之後,回去就通過他們最尖端的調研,從大豆中找到了高產量以及抗病毒的基因。2000年,孟山都在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101個國家申請了64項專利。2003年之後,通過美國政府強迫我們進口這顆大豆的子子孫孫,從而淘汰了中國的大豆。而現代東印度公司的其他成員——華爾街開始拉抬大豆價格,直到4 400元一噸,而後再打壓到2 000元一噸,從而導致了中國70%油脂壓榨工廠的倒閉。現代東印度公司的另外一個成員——四大糧商趁此良機進入中國,低價收購了這些倒閉的工廠,從而使得現代東印度公司掌控了中國糧油市場85%的份額。

    舊帝國主義還得派人喬裝打扮,從中國挖走8個高級工程師,在印度、斯里蘭卡做了幾十年試驗之後才能偷走我們的東西。相比之下,新帝國主義更加可怕,只需要拿走一顆種子,一個人都不用挖走,在實驗室做一下分析和試驗,就可以申請64項專利了!舊帝國主義只能讓貿易順差慢慢消失,新帝國主義卻讓我們非但不能繼續出口,反而要大量進口!過去他們是為了買茶葉,跑到墨西哥去挖銀礦,現在卻是把大豆種子賣給阿根廷和巴西,然後再把大豆賣給我們。

    現代東印度公司在大豆戰中嘗到了甜頭,於是繼續開打第二個戰爭——第五章所講的玉米大戰。他們延續大豆戰的思路,繼續向中國出口。首先,他們趁著中國玉米及其加工品(如澱粉、飼料等)價格倒掛的良機進入中國。由於我們的貿易加工商、飼料商等在價格倒掛之下遭受虧損,因此他們和東印度公司的成員之一四大糧商的願望是一致的。四大糧商希望中國開放玉米進口,是因為它們控制了全世界90%的玉米交易量,中國的企業也希望開放玉米進口,以彌補價格倒掛所造成的虧損。最後在雙重壓力之下,我們很有可能真的開放進口。由於美國政府在過去10年對玉米補貼了290億美元,因此美國玉米特別便宜。一旦我們開放進口,美國玉米就會橫掃中國市場,像大豆一樣,立刻淘汰中國玉米,從而掌控飼料價格,進而掌控家禽家畜及其衍生產品包括蛋奶類的市場。

    如果中國政府不開放進口呢?其實對現代東印度公司而言這樣更好,出口多累啊,現代東印度公司的另外一個成員孟山都乾脆把種子送給我們,在廣西種植迪卡007號和008號美國玉米,向太平天國學習,從廣西開始北伐,淘汰東北玉米。現代東印度公司的手法可謂更上一層樓了。

    還可以再上一層樓,到了第六章的棉花大戰,現代東印度公司一想,也別像大豆那樣越洋折騰了,也別像玉米那樣把種子送給廣西農民耕種,乾脆把棉花種子直接賣給我們算了,用我們自己的土地來進攻我們自己的市場。現代東印度公司成員之一孟山都非常聰明,它知道它帶進來的棉花種子轉基因抗蟲棉33B一定會被抄襲,那怎麼辦呢?他們安置了一顆定時炸彈,真是聰明啊,簡直令人拍案叫絕。結果就是抗蟲棉33B生產出來的棉花在前三年沒有問題,三年之後,如果你不繼續向它買種子的話,你種出來的棉花就會一代不如一代。所以到了2009年,我們的棉花缺口高達200萬噸。

    他們也不用像大豆戰和玉米戰那樣,強迫我們開放進口了,因為我們現在再種棉花也來不及了,這麼大的缺口只能依靠進口,所以我們會乖乖地開放進口。而開放進口的必然結果就是重蹈大豆和玉米的覆轍,美國棉花將立刻淘汰中國棉花,因為美國政府對棉花也進行了大量的補貼,美國棉農每種植100美元棉花,美國政府補貼89~129美元。

    現代東印度公司從大豆的強迫進口,升級到在中國種植玉米,再升級到中國自願進口美國棉花,手段真是高明啊,佩服,佩服。

    3、剝開新帝國主義的「畫皮」

    接下來的部分就是為各位讀者剝開外資的「畫皮」。核心的轉變在於過去他們只是進口商,現在他們既是進口商也是出口商,並且更進一步利用自己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控制了整條產業鏈,從而操控了整個產業。為了詳細說明新帝國主義的產業鏈整合思維,第七章和第八章將分別介紹兩個案例。

   第七章從匯源收購案談起,看外資收購中國企業的真面目。對於可口可樂來說,匯源可以收購,也可以不收購。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匯源擁有的只是製造環節和銷售環節,而對於可口可樂來說,這些都不重要。可口可樂在中國有完整的灌裝線,有完整的配送體系,至於銷售攻勢和品牌塑造方面,它更是中國飲料業的老師。匯源最有價值的資產其實是上游的橘園,可口可樂可以由此嫁接美國的經驗,或者轉手賣給美國的新奇士。所以,折騰了半天,匯源收購案其實已經是尾聲。可口可樂如果能夠收購匯源,就省些事兒,不用自己做了,不能收購也無所謂,不過就是稍微晚一點兒才能征服中國市場。

    第八章從沃爾瑪談起,看外資整合中國產業鏈的真面目。首先我想通過這個案例向讀者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那麼害怕外資?如果百度一下「外資併購」,就會發現網際網路上對於外資的態度,不是大聲疾呼的,就是聳人聽聞的。可是這種疾呼和敵視說明了什麼?說明的不是外資真的有多可怕,而是我們其實根本不知道外資究竟在做什麼。其實,沃爾瑪在中國真正的競爭優勢就是它的產業鏈整合。沃爾瑪就像一條貪吃蛇一樣,吃完下游吃中游,吃完中游又扶植屬於自己的上游,外資這種收購整條產業鏈的做法值得我們關注和學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