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挖藕工人冰天雪地工作照 條件艱苦震撼人心(圖)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10-1-27 1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紅網  2010-01-27
     
    唐詩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日前,網友「霜木成林」在其博客中發表紀實圖片博文《冰天雪地挖藕人》,該博文曝料,北京市通州台湖鎮一群在冰天雪地里工作的挖藕人挖藕人工作的照片。這篇博文經新浪論壇等國人知名論壇轉載后,深深震撼眾多網友,眾多網友紛紛跟帖,感嘆挖藕人的辛苦,表示對挖藕人這些普通的勞動者致以尊敬。
   


    挖藕人清洗藕。圖/網友「霜木成林」
   


    挖藕人又挖出了一個大藕。圖/網友「霜木成林」
   


    挖藕人俯身作業。圖/網友「霜木成林」
   

    冰天雪地里挖藕現場震撼人的心靈
   
    網友「霜木成林」在其博文描述:以前,從來不知道冰天雪地還有人下水挖藕,直至看到了相關報道,深受震撼。冬天的氣溫低至零下,藕塘白茫茫一片,結了一尺多厚的冰層。在北京市通州台湖鎮,有許多湖南、安徽來的外鄉人來承包農田種藕,規模幾十畝到幾百畝不等,有的已在此經營十年之久。很大部分的藕要在冬天出售,為了保質,他們會把藕塘灌上滿滿的河水。
   
    受雇的挖藕工早上8、9點就準備鑿冰下水,下午4、5點才收工,要在冰天雪地里工作8個小時。水深一米多,挖藕工要用雙手在堅硬的凍土裡找藕,然後挖出來洗乾淨。挖藕工的活太累了,但較之其他相關工作,收入還好,包吃包住,一個月的工資有3000多。一位姓李挖藕工,來自安徽,已在這幹了4年了。嘴上一直在嘀咕:這活傷身體,不能幹了。
   
    帶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的一組人文紀實場景
   
    博文還配發了一組紀實照片,這12張圖片顯示,在高高的電力輸電塔下,是一片結著厚晨冰層的藕塘,一些枯黃的蓮葉桿橫七豎八地豎著或是躺在冰面上,一輛腳踏人力三輪車也停放在藕塘的冰雪面上。
   
    4、5名壯實的漢子正在冰雪覆蓋的藕塘中工作的情景,這些人身穿著黃色的水鬼服,戴著圓頂的毛線帽了,正在藕塘上面進行挖藕作業:一名工人師傅正用機器切割冰面,一旁有兩名工人正用鋒利的鐵棍使勁地鑿著厚厚的冰層,別外兩名工人也是身穿著黃色的水鬼服,手戴黑色的手套,抱著厚厚的冰塊堆集到一旁……

     挖藕、洗藕的場景也是很很有特色,藕塘中央挖著一個長方形的水池,水面上飄浮著一根根蓮藕,兩名挖藕工人站在齊胸深的水坑裡,一邊還在不停地用雙手清洗這一節節的藕,在污泥水裡的映襯下,蓮藕顯得更加白凈……
   
    網友感嘆:可敬可愛的挖藕人太能吃苦了
   
    「冷吶~~凍吶~~這農民還真是辛苦!賺的是血汗錢!辛苦錢!」「佩服這些挖藕人,冰天雪地的,太能吃苦了。」「感謝這些為我們城市菜籃子做出貢獻的人們!」網友們跟帖很熱情。
   
    「藕好吃,挖藕不容易。」一些網友對挖藕工的工作環境表示同情和擔憂,表示為了支持這些挖藕工人,即使藕貴點也會到菜場買點,不然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網友「樂軒A」說,「菜價漲這麼高,原來如此,再貴我也買了。」網友「辦公室的民工」「我天天上班走台湖那邊,常看到這些挖藕的人在那努力啊,不容易啊!」網友「lz_8840」說,「這個工作容易得風濕之類的毛病啊,吃苦耐勞的老鄉們,賺的都是血汗錢。年底了,祝他們能過個好年。」網友「紅塵沒有你」則是說,「挖藕冰天地,置身冰水中。誰知餐中藕,片片皆不易!可敬可佩的湖南人為了北京的人們能吃到新鮮的蓮藕付出了怎樣的辛勞?!」網友「昨夜星辰」也說,「震撼。原來只看到蓮荷的花美,卻不曾見過不同季節,這裡卻是冰天雪地,辛苦的挖藕人!」
   
    一些有過類似經歷的網友則說,網友「半湘農」說,「我也在冬天挖過藕,在湖南,沒那麼冷,不過還是覺得太苦,又冷又累!生活不易啊,贊他們一個!」網友「xiaozi」則說,「那冰水冷的跟小刀子喇肉般的刺疼,我想冬天掉過冰窟窿的都深有體會吧。」網友「通州平民」說,「這掙的真是辛苦錢啊。估計哪位冬泳愛好者也不去干這個。」網友「樂樂」也說道,「這事40年前我干過!挖到藕時喜,挖過後疼!滋味難受!拍片也不容易!」網友「丹華」「以前老家也有藕坑,每到這個時節主人就用泵機把坑裡的水全部抽干,然後再進行人工挖掘。看到博主的圖片才發現原來不抽干水也是可以挖的,或許得到的藕更好,但是這麼冷的天氣,真是讓人有點兒心酸!」
   
    還有一些網友看了這組圖片后說,挖藕人實在是辛苦,還希望這藕價格更貴點。網友「貝利珠」說,「原來我一直說怎麼藕這麼貴,今天才知道原來可敬的農民工付出了根本想不到的辛苦,我想社會上還會有更多的可敬但我不知道的職業,謝謝博主今天讓我認識到這些!」網友「清風」說「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面,以後買藕再也不講價了!」網友「菲菲」也感嘆,「看著覺得太苦了,這藕是吃還是不吃啊。吃,想著他們冰天下河,咱不忍。不吃,想著他們都挖上來了,不吃他們要虧本了。還是覺得這藕要買得貴一點。」網友「臘腸」的說法似乎有些天真和可愛,「秋天挖出來儲存在倉庫里不行嗎?冬天這麼冷,給3000元工資也不能幹這個呀,身體是本錢,健康沒有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太不可思議了,冰天雪地下河挖藕,這些農民實在太辛苦了。霜木為拍出好片還自己下河體驗了一把,佩服啊!」還有網友對博主下到水池裡拍照的勇氣給予了肯定。
   
    拍攝當事人:這次拍攝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如此深入動人的一組人文紀實,拍紀實片需要有這種親身體驗的精神。1月20日,瀟湘晨報滾動新聞通訊員聯繫上了視頻作者「霜木成林」,他作了自我介紹,說自己是京城一名媒體新聞記者,也是國內某著名新聞社的簽約攝影師,以前看過也聽說過,也看別人拍過挖藕人的生活故事,也萌生一種到現場採訪拍攝的念頭,
     於是在元月的9日到11日,先後三次到挖藕現場拍攝了這一組紀實照片,並配上文字上傳到自己的博客。更有意思的是,這組紀實組照在自己的博客發表后,不到沒過幾天,自己這些照片和文字,就被各大網站、論壇或是個人博客轉載,至於這麼火的原因,是自己始料不及的事情。
   
    提到當時拍攝的過程時,「霜木成林」還介紹說,記得當時為了拍攝到真實的洗藕過程,還特意向挖藕借穿一套水鬼服下水拍攝,沒想到才10多分鐘,腳凍僵,麻了。挖藕工的活太累了,但較之其他相關工作,收入還好,包吃包住,一個月的工資有3000多。當時自己還拍到一位姓李的挖藕工,來自安徽,說是已在這幹了4年了。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這名姓李的挖藕工幹活時,嘴上一直在嘀咕著:「這活傷身體,不能幹了。」問到這裡是否有湖南的藕農時,「霜木成林」還強調說:「好多藕農是湖南人,我採訪了,文字沒寫那麼多。」
   
    採訪過程中,「霜木成林」還提到一些細節,說是今冬藕的價格不錯,一市斤3元左右。藕農要在次早的4、5點起床,把藕送到農貿市場。兩個挖藕人一天下來,可挖藕1000多斤,夠這小車裝運。藕裝上車后,一般都要在上面潑水保鮮。11日下午,刮大風,氣溫在零下11度,自己想再拍一下潑水的照片,藕農說:「今天溫度太低,潑水會結冰,不潑了。」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沙發
秦人 發表於 2010-1-28 04:49 | 只看該作者
農業部的官老爺們,不要心思都放在轉基因主糧上,抽空得閑,也眼睛向下看看,幫助民間改進一下落後的生產方式。——看到這種采藕方式,好似時光倒退了幾千年!

主糧都已經先進到轉基因的地步了,那蓮藕是否也可以讓它長到水面上來了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