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發網路自由宣言,中國誓言防「全面滲透和侵入」

[複製鏈接]

1151

主題

3848

帖子

1402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a 發表於 2010-1-25 1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博 訊北京時間2010年1月23日 首發 - 支持此文作者/記者)


    博 記者於明報道/2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在關於網路自由的政策演講中對中國發出警告,她說從事網路攻擊的國家將面臨後果和國際社會的譴責。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稱美國的指責「違背事實、損害中美關係」,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影射中國限制網際網路自由的指責。
   
     馬朝旭強調「中國是網際網路發展最活躍的國家,到二00九年底,中國網民達三點八四億,網站達三百六十八萬個,博客一點八億。」馬朝旭指中國法律禁止網路黑客和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行為,並稱「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黑客攻擊受害國之一」。  
   
    22日,中國人民網發表了措辭強硬的署名評論文章,呼籲「不能為美國的網際網路外交所迷惑,必須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抵禦美國在虛擬空間發起的全面滲透和侵入。」同一天的香港《萍果日報》評論說華盛頓已把網路自由列為美國的外交策略,視網路為意識形態工具,要求極權國家解禁。這個策略針對了敢於批評中國政府的年輕網民,鼓勵從網路自由開始,推動中國改變。該報認為「網際網路世界已成為這兩國攫取利益,並上演『意識形態攻防戰』的無形戰場」。
   

希拉里網路自由演講要點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22日的演講中呼籲所有公司拒絕信息檢查,她敦促中國徹查導致谷歌要退出中國的網路攻擊。她在講話中重點強調了以下部分:
   
    1.網際網路自由對企業有利:我們強烈認為,信息自由原則不僅是一項好政策,也不僅關係到我們國家的價值觀,它還是普世的,對企業也有好處。控制新聞和信息的國家必須認識到,從經濟角度看,封殺政治言論和商業言論並無區別,如果這個國家的企業,無法獲得任何信息,勢必影響經濟增長。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在商業決策中更多地考慮網際網路和信息自由,我希望他們的競爭對手和外國政府密切關注這一趨勢。「
   
    2.中國應公開調查對谷歌的攻擊:最近谷歌的事態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我們希望中國政府徹查黑客攻擊谷歌事件,並公布調查結果。網際網路導致了中國的巨大進步,中國有龐大的網民。但中國政府限制自由獲取信息或侵犯網際網路用戶的基本權利,將危害到中國在下一個世紀的進步。美中在這個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我們打算用坦率的,積極的和合作的方式解決這些分歧。
   
    3.沒有一家公司應該接受檢查:對公司而言,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道德,更關係到企業和客戶之間的信任。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希望他們信賴的網際網路公司可以提供全面的搜索結果,並管理自己的個人信息。我深信誰喪失客戶的信任,最終將失去客戶。在美國,美國公司需要有一個原則立場,這是我們民族品牌的一部分,我相信全球消費者也將鼓勵公司遵循這些原則。
   
    4.喜憂參半的技術:我們必須承認,前所未有的網際網路技術不完全是好事,它們也被利用來破壞人類的進步和政治權利...網路可以幫助組織自由運動,也可以使基地組織傳播對無辜者的仇恨和煽動暴力。它可以使政府更開放,也可以助政府剝奪人權和鎮壓不同政見者。
   
    5.中國等國的網際網路審查:在過去一年裡,我們看到了對信息自由的威脅。中國,突尼西亞,烏茲別克加緊了對網際網路的審查。在越南,流行的社交網站卻突然消失了。在埃及,30名博客作者被拘留。一些國家建立了網路長城,阻止自己的人民訪問外部世界的網路。他們從搜索引擎中刪除特定的文字,名字和短語,他們剝奪了使用非暴力政治言論的公民的隱私權,這些行動違反了人權宣言。隨著這些限制性做法的蔓延,一種新的信息幕牆籠罩著世界越來越多的地方。
   
    6.與邪惡鬥爭不是鎮壓的借口:所有社會都認識到,沒有絕對自由的表達。我們不會容忍煽動暴力的言論,例如基地組織利用網際網路煽動對更多的無辜者進行大規模屠殺,針對種族,性別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也應該受到譴責。不幸的是,這些問題日益嚴重挑戰著國際社會,我們必須共同面對。我們還要設法解決網路匿名者的問題,他們利用網際網路招募恐怖分子或盜賣知識產權。但這些挑戰,絕不能成為政府有系統地破壞和平使用網際網路者的人權和隱私的借口。
   
    7.沙特越南中國打擊宗教自由:一些國家利用網際網路打擊人民的宗教信仰。去年,一名沙烏地阿拉伯男子因在博客中寫基督教內容而被囚禁了幾個月。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沙特政府封鎖了有關印度教,猶太教,基督教,甚至伊斯蘭教的內容。越南和中國也用類似的政策限制人民獲得宗教信息...網際網路技術不能用來懲罰追求和平的政治言論,網際網路也決不能被用來迫害少數的宗教群體。
   

人民網指美網路外交是虛偽的實用主義
   
    01月22日,中國人民網發表署名「張敬偉」的評論文章,指責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網路自由講話「批評中國的意味濃厚」,是就虛偽的「實用主義」。「如果說美國只承認本國對網際網路監控的合理性,而批評其他國家的監管。顯然就是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僅霸道,更是虛偽。」
   
    評論稱「美國利用谷歌事件拿中國開刀,並在全球範圍內覆蓋起一張網路外交的大網,作為推展『巧實力』的憑藉,維持其在『后危機』時代的一超獨霸地位。對此,美國媒體將之成為新的『柯林頓主義』」。
   
    張敬偉指美國一直在互聯管理上秉承雙重標準,說一套做一套。「根據美國的愛國者法案,為了反恐需要警方有權搜索公民的電子郵件通訊,甚至可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監視公民通訊。據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2002-2006年間,通過電子郵件、便條和打電話等方式,竊取數千份美國民眾的通話記錄。此外,據2007年度美國《信息自由法》解密文件顯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創建有「數字信息收集系統網路」,用於秘密竊聽和監控郵件。」
   
    張敬偉揭露「殊不知美國建有專門的黑客部隊,而且在全球範圍內招募黑客精英為美國服務。美國每年都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行黑客大賽,甚至將這種比賽拓展到海外。據美國防務專家喬爾·哈丁估計,美軍目前約有3000-5000名信息戰專家。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叫囂谷歌被攻擊的時候,中國第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也被攻擊,而百度的域名註冊服務商就是美國的「Register.com inc.」。美國在指責別國的同時,美國是不是也該調查一下本國黑客的作為?」
   
    文章說:「在對待美國界定的『無賴』國家上,美國政府除了動刀動槍和經濟制裁,就是進行『信息制裁』。如2009年5月,微軟公司就按照美國政府的授意,切斷了古巴、伊朗、敘利亞、蘇丹和朝鮮五國的MSN即時通訊服務埠。而在伊朗大選前後,美國為了支持選舉失利的改革派,利用推特(Twitter)幫助反對派製造輿論聲勢。可見,在對待敵國的問題上,網際網路是一種實用的制裁工具,網際網路充當著美國政府顛覆這些國家的『打手』和『幫凶』作用。」
   
    張敬偉稱「網際網路成為美國發泄對華意識形態意見的主要載體,並成為遏制中國的新手段。美國除了批評中國的網路監管,還支持反華勢力在美設立各類網站,詆毀中國形象,並提供和升級各類破解工具,誤導中國網民。」
   
    這篇評論文章最後說:「在美國利用網際網路推行所謂民主的價值觀、干涉他國內政的時候,微軟、谷歌等網際網路巨頭,立刻成為本國政府的棋子,政商聯動,商業角色被政治所劫持。在此情勢下,微軟和谷歌在其他主權國家的商業布局,事實上就成為美國利益滲透的毛細血管。只要美國掌控著網際網路的絕對霸權,美國政商兩屆就會利用網際網路這一新型工具,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國際社會不能為美國的網際網路外交所迷惑,必須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抵禦美國在虛擬空間發起的全面滲透和侵入。 」
   
   
   
   
   
    (希拉里網路自由演講要點由博 訊記者於明根據路透社網站翻譯)

10

主題

198

帖子

9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7
沙發
怕不辣 發表於 2010-1-25 12:39 | 只看該作者
1# guaiyoulia
五毛輪豬轉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3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25 20:46 | 只看該作者
啊哈. 美國要打網路戰了, 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8: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