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開發商硬撐不降價惹眾怒 再吁二次房改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10-1-23 2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華夏時報    2010-01-22

  2009年什麼價格漲得最快?房價。為什麼?錢太多。怎麼辦?收緊流動性。
  
  這樣一條簡單又直觀的邏輯,進入2010年,正被逐漸打破。先是年前的調整營業稅、「國四條」、「國六條」,接著是新年第一棒「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收緊錢袋。
  
  樓市應聲喊冷,將迎來「二次拐點」的聲音此起彼伏。那麼,高房價真的會在2010年調頭向下嗎?  

  
  1月17日,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主辦的首屆中國經濟年會上,主持人問計上百名開發商和政府智囊,幾乎所有的開發商依然看多。不過,一位與《華夏時報》記者相熟的山東籍開發商私下苦笑:「還能怎麼說?只能咬牙硬撐。」
  
  相比之下,政府智囊的態度非常明確:流動性寬裕是去年樓市瘋狂的主因之一,隨著錢袋收緊,尤其是經濟復甦后實體經濟需要更多資金充實,高房價將失去追捧基礎。
  
  「不能一味地把房地產作為一個支柱產業來發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會上的表態擲地有聲。清華大學世界與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的態度更為強硬: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必須進行「二次房改」。他甚至還舉例稱:「清華附近五道口的房價太高,以至於招聘老師時都沒有了優勢。」
  
  一周前拋出「樓市泡沫破裂可能在加大」的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如今電話里再次對記者分析時依然有些激動:「希望從今年開始。」
  
  一位多次參與房地產政策研判的知情人士21日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從年前開始,各部委一系列的協調會上,均把資產價格過高列為了關鍵詞。在應對策略上,除了已公布的貨幣政策外,還包括實施難度頗大的物業稅等多項長遠政策。
  
  誰是高房價禍首?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從京城長安街沿線坐車向東數,四環內商品房均價3萬多元,到五環2萬多,都到東六環了,竟然看不到低於萬元的房子。在東六環線上的一個小產權項目,均價都在5000元以上,這讓許多從CBD過來看房的白領們大跌眼鏡,再往外走就到河北的香河了。
  
  國家發改委公布,去年1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7.8%,漲幅繼續擴大。全年數據則更為直觀,即便和最為瘋狂的2007年比也毫不遜色。
  
  國家統計局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9.3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1%;商品房銷售額4.4萬億元,同比增長82.8%;商品房均價4695元/平方米,同比增長21%。
  
  那麼,到底誰是房價瘋狂的罪魁禍首?
  
  1月20日下午,央行網站發布的「2009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明顯加快,房地產開發貸款全年累計新增5764億元。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2009年房企資金來源57128億元,比上年增長44.2%;其中,國內貸款11293億元,增長48.5%;個人按揭貸款8403億元,增長116.2%。當近2萬億新增信貸流入房地產業后,高房價禍首不言自明。
  
  對此,吳曉靈稱,2009年的房價讓很多老百姓感到震驚,也很心酸,幾十年的收入都難圓住房夢。因而她告誡,貨幣政策要控制好,要讓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價不要過多上漲。
  
  而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表示「去年高房價和貨幣有關係,但不完全是貨幣政策造成的」時,吳曉靈怕「有誤解」,趕緊解釋稱,確實房價的上漲不完全是因為貨幣政策,而且貨幣政策難以承受這樣的一個重任。
  
  輕重有別,但言談之間的矛頭無一例外地指向了流動性。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不僅在學界,相關多個部委基本都是這個想法,所以公布的政策也一個比一個嚴厲,且在政策出台時大多跳過了邀開發商座談的慣例,改為直接通知。
  
  1月18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施行。19日,國務院第四次全體會議強調加強對房地產市場需求的分類調控。20日,央行稱要合理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
  
  開發商硬撐不降價
  
  毫無疑問,政策在動真格的了。問題是,高房價真能跌下來嗎?

  
  首屆中國經濟年會上,CCTV《經濟半小時》欄目對上百位經濟學家、企業家進行了問卷調查,第一個問題就針對房價。其中看漲的佔到了43%;持平的佔31%,看跌的只有26%。其中被請上台參與討論的5位企業家則全部表示看漲。
  
  首都創業集團董事長劉曉光給出了三個理由:未來供求結構、資源的稀缺性和人民幣升值背景下的保值功能。
  
  「我不願意讓它下跌,也不願意讓它漲得太快。」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王一新更為直接。直接的還有億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蔭環,儘管他稱不希望房價漲得太快,但「從現在情況來看,房價要下來基本上沒有可能」。
  
  北京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也是與會者之一,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今年房地產市場供需平穩,房價很難有大的起落。
  
  本報記者會內會外多方採訪,看漲派列出的觀點似乎並不能忽略。
  
  CPI逐漸轉正之際,國務院更是首提「管理通脹預期」,通脹魅影就顯得愈發清晰。中經聯盟秘書長陳雲峰分析,通脹壓力漸行漸近,房地產投資會被迫加碼。
  
  即便是收緊流動性的貨幣動作,在開發商看來也有許多漏洞,比如收緊也只是相對去年,今年約7.5萬億的信貸增長,相比2007年和2008年的3.6萬億、4.9萬億仍屬天量。
  
  尤其是多年來調而不控的政策尷尬更是讓開發商多了底氣。其中最大障礙依然沒有觸及,如土地財政。事實上,全國地方財政收入中賣地比例越來越大,以杭州為例,2009年土地出讓金1200億元,是地方財政其餘收入的2.3倍。從去年保障房建設供地量僅完成了46.66%就可見一斑。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經濟年會上依然強調,房地產作為我國整個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一點也不能動搖。難怪,媒體報道時仍有類似「樓市將翻版2009?」這樣的標題。
  
  不過上述山東籍開發商私下的口氣則心虛得多:「開發商作為利益方,你採訪他永遠都會這麼說,否則還怎麼混。像王石那樣敢講拐點的並不多。」
  
  樓市泡沫已犯眾怒
  
  本報記者在經濟年會上隨機採訪聽會人員,大多對開發商的邏輯一笑置之:「瘋狂大漲時不談穩定,漲上去了說要穩,天下哪有隻漲不跌的邏輯,大跌是大漲的代價,之後才能穩得住。」
  
  茅於軾一向以觀點尖銳著稱,這次他依然言詞激烈:房地產市場泡沫已經形成,破裂的可能性比較大。在他看來,空房率太高,是泡沫的主要表現。這需要政策作很大調整才能消化掉。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在會上同樣表示,如果2010年房價還像2009年一樣飆升,會造成經濟不穩定。「如果泡沫太大,早晚要崩盤。」夏斌意識到國務院多次提要抑制投機后,給出的基本判斷是,今年房價不會複製去年。
  
  「現在說通脹,必定包括資產價格。」李稻葵態度堅定:房地產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要「二次房改」。在他看來,成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業,長期看沒有贏家:普通百姓買不起房子,地方政府寅吃卯糧;即便是開發商,在地價被央企推到天價只能望地興嘆后,也不是贏家。
  
  談到樓市話題,李稻葵有很多話要說,論壇進入下一個程序了,他還請求主持人:「我實在忍不住,能不能補充兩個觀點?」
  
  「2010年,在我看來,房價尤其是大城市的房價難免會出現一些比較明顯的調整。」李稻葵分析,去年樓市瘋狂的原因是不可持續的:價格漲得太兇猛,並帶有明顯的流動性推動特徵。貨幣政策一旦有收緊的風吹草動,心態不太穩、基礎不太牢固的高房價就會起變化。
  
  事實上,這已是既成事實。元旦過後,一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幾近冰凍,零成交已不是新鮮事。佑威樓市通系統最新數據顯示,1月上半月成交量環比去年 12月上半月萎縮了52%。另有統計稱,近半個月內19993元的成交均價,與去年12月同期相比下降了5%。幾乎同時出現的江浙「退房潮」,是鬧劇也好,喜劇也罷,終歸在市場如火如荼時不會出現的。
  
  上述專家對本報分析,此時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不僅切中了高房價命門,更重要的是一個信號,預示了實體經濟的復甦,而這將促使更多的資金流向安全性更高的實體經濟。如果經濟危機給了房地產絕佳的瘋狂機會,經濟復甦則相對是個大利空。
  
  何況另有利劍待發。本報記者了解到,被寄予厚望的物業稅目前的確已經啟動了一些相關程序,儘管在一些討論中爭執非常大,但出台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了。

223

主題

736

帖子

28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2
沙發
楊柳岸 發表於 2010-1-23 22:22 | 只看該作者
房價,房價,房價,高房價,我們心中的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90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3
3
杯中影 發表於 2010-1-24 10:53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房價只有讓老百姓跳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90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3
4
杯中影 發表於 2010-1-24 10:53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房價只有讓老百姓跳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2177

帖子

12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3
5
zgynkmsgh 發表於 2010-1-25 02:22 | 只看該作者
控制房價是政府不可推卻的責任。房價的穩定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