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際網路成美國霸權新武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1-23 1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匯網訊】   2010-01-22

  網際網路起源於美國。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考慮到未來戰爭的需要出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分組交換試驗網ARPANET,連接美國的四所大學。在此基礎上,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計算機網路的規模和數量得到很大發展,逐漸擴展至全世界。1989年9月,在美國政府資助下網際網路域名與地址管理機構(ICANN)成立。美國商務部授權其管理網際網路根伺服器。40年來,美國一直利用網際網路發源地優勢、掌控網際網路主動脈優勢、握有網際網路核心技術優勢,控制著全球網際網路,成為網際網路霸主。

  支撐網際網路運轉的根伺服器共有13個,一個主根伺服器設在美國,12個副根伺服器中有9個也設在美國。從技術上講,一旦某個國家的後綴從根伺服器中被封住或刪除,這個國家便在網際網路世界中消失,特別是管理根伺服器的ICANN是向美國商務部負責,並受美國商務部制約,其他國家的法律對它無任何約束。2004年4月,由於頂級域名管理權問題上發生分歧。「LY」(利比亞頂級域名)癱瘓,利比亞在網際網路上消失了三天。

  控制網際網路管理權

  在一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對網際網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美國獨掌網際網路根伺服器的狀況令許多國家擔憂和不滿。多年前,許多國家便表示希望將管理權交給聯合國或以國際合作模式共管。歐盟稱,國際網際網路是全球共享資源,理應由所有國家共同管理。一些發展中國家指出,早期進入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家大量鯨吞域名,自己只能分得剩餘的有限資源,要求與美國分享網際網路管理權。對這些意見,美國上下極力反對。

  2005年3月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明確將網路空間和陸、海、空、航天定義為同等重要的、需要美國維持決定性優勢的五大空間。同年6月30日,美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要無限期保留對網際網路根伺服器的監管。聲明稱,交給聯合國管理或由各國政府合作管理將會妨礙信息自由流動,網際網路容易被濫用,全球監管更難展開。

  為阻撓2005年11月在突尼西亞召開的關於網際網路問題的會議討論網際網路根伺服器監管問題,時任美國國務卿賴斯寫信給當時歐盟輪值主席英國外長,表示美國重視網際網路管理權,支持非贏利性民間組織ICANN(實際為美國商務部下的准政府機構)來管理和協調網際網路。她稱,私營管理模式可保證網際網路的安全和穩定,建立新的政府間管理體系可能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障礙。與此同時,美國國會以423票對0票通過決議,要求美國政府明確向世界表明,美國控制網際網路的權利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美國加州共和黨議員約翰杜立特甚至說什麽:「美國發明了網際網路。它是我們送給世界的禮物,美國的納稅人為其提供了資金,聯合國想拿走這個禮物,以增加其權力的舉動必須被阻止。」

  利用網際網路推行霸權主義

  掌控網際網路對美國有重要戰略意義:攔截信息,搜集情報;快速廣泛傳播美國聲音掌握話語權和輿論主動權;輸出美國價值觀;支持「顏色革命」;扶持所謂「敵對」國家和「看不順眼」國家的反對派,干涉他國內政,擴展美國勢力範圍;戰時先發制人,干擾對方通訊和指揮系統。美國著名軍事預測學家詹亞當斯在其所著《下一場世界戰爭》中預言:在未來的戰爭中,計算機本身就是武器,前線無所不在,奪取作戰空間制空權的不是炮彈和子彈,而是計算機網路裡流動的比特和位元組。

  由於掌握核心技術,美國有關企業在信息技術研發和信息產品製造過程中就根據政府意圖事先做好了日後對全球進行信息控制和制裁的準備。早在2002年,英國媒體披露了一份美國中央情報局網路間諜計劃。報道稱,中情局尋求進入全世界各大公司、銀行以及政府機構電腦系統搜集信息的能力。為掩人耳目,中情局成立了一家高科技公司,以民間身份為幌子與谷硅高科技公司合作開發能夠從網際網路上獲取任何內容的間諜軟體。間諜軟體以捆綁方式和其他軟體一起當用戶安裝實用軟體時它悄悄地進行自動安裝。

  2005年12月《紐約時報》也報道:美國國家情報部門與美國電信企業合作開發了一個程序用以截聽外國網際網路通信。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06年1月11日的報道還稱,數年前,中央情報局增設一專門機構利用高科技手段從網際網路上竊取他國情報。該機構負責人埃利特賈迪勒斯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通過監控網際網路,中情局獲得了大量有用情報。儘管伊朗此前一直試圖隱藏正在從事的核研發工作,但通過網際網路,中情局獲得了伊朗研發核武器的大量圖片,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和數據。改變了線人被伊朗處決后,中情局一直徘徊在伊朗國門外的局面。這位負責人還稱,自網際網路在全球廣泛利用以來,中情局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它的監控。為保存監控獲得的資料及情報,中情局建立了三座錄相帶圖書館。

  《紐約時報》稱,社交網站這種21世紀的「新寵」在喬治亞、埃及、冰島的抗議示威活動中都起到了幫助作用。2009年4月發生在摩爾多瓦的未成功的「顏色革命」因有美國社交網站Twitter參與鼓動,被稱為「Twitter」革命。美國索羅斯開放社會研究所中還有專人負責研究利用網際網路在「封閉社會」推動所謂「民主運動」。2009年6月伊朗大選后局勢一度動盪不穩。反對派利用Twitter、Youtube等社交網站傳送不實信息、發洩不滿、串聯示威,美國認為找到了對付伊朗的有效工具。當6月15日Twitter要按計劃進行系統維護時,白宮竟下令要其推遲維護時間:「伊朗正處於決定時刻,Twitter顯然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你們可以讓它繼續工作嗎?」Twitter創始人見網站成為美國政府的「政治工具」興奮不已。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說,Twitter等社交媒體網路是美國「極為重要的戰略資產」因為「這些新科技讓「獨裁政府」難以控制信息。」一名美國前情報官員談到通過網際網路輸送美國價值觀時說,這比派特工到目標國或在目標國培養認同美國價值觀的當地代理人更容易。2009年6月,美國政府以妨礙網際網路自由和信息流動自由為由對我「綠壩」軟體提出異議並施壓恐怕也與其向中國的滲透意圖有關。

  據香港某傳媒稱,美國情報機構每年出資數千萬美元資助「網路漢奸」對中國網民進行思想滲透、策反。他們出沒於各大中文論壇、門戶網站。「哲瓦在線」是由美國官方機構和海外「藏獨」組織合作進行的秘密項目。「哲瓦在線」任務是,利用網際網路對中國網民進行煽動、蠱惑、滲透、策反,製造謠言引發動亂並搜集中國情報。一名曾在「哲瓦在線」工作的藏族青年醒悟后揭露說,這個組織就是一個聽命於美國的網路間諜機構,拿美國人的錢,受美國人監督,並為美國人服務。香港某報刊發表的《防美日網間輿論擾華》一文稱,經常在網上發表敏感文章的人背景不簡單,他們受雇於美日間諜機構。

  美國國務卿希拉裡上任后對網際網路也十分重視。特別是通過社交網站「臉譜」、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圖片共享網站flicker和twitter這些平台傳遞美國信息,聲稱,要以網路力量來應對那些打壓國內媒體的國家。

  為維護霸權地位組建網路戰部隊

  2002年,布希總統發佈第16號「國家安全總統令」命令組建美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支網路黑客部隊。依賴技術優勢,2004年美國國防部提出網路戰設想。當年夏天,美國總統布希簽署秘密文件,同意國防部對敵方電腦發動「黑客式毀滅性」襲擊。2008年初,布希又就賦予國防部更大的網路戰反制權表態,允許美軍主動發起網路攻擊。要求美軍具備進入任何遠距離公開或封閉的計算機網路的能力,然後潛伏在那裡,保持「完全隱蔽」並「悄悄竊取信息」最終達到摧毀對方系統,破壞對方指揮控制,甚至控制對方的商務、政務等民用網路。2008年9月18日美國空軍成立網路司令部,稱其任務是保衛自己的網路安全和進攻他國網路。

  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競選期間也一再強調網際網路對美國的重要性。就職不久,他要求有關部門對美國網路安全做出評估,並要為更大方位地實行信息霸權做準備,繼續完成控制新一代網際網路根伺服器的工作。2009年5月29日美國政府公佈網路安全評估報告。報告稱,來自網路空間的威脅已成為美國面臨的嚴重經濟和軍事威脅之一。評估報告強調,美國必須向世界表明,它正嚴肅應對這一挑戰。在這一背景下,5月30日微軟宣佈關閉古巴、伊朗、敘利亞、蘇丹、朝鮮五國MSN服務。世界輿論認為這並非是什麽應對挑戰,純屬信息制裁。

  2009年5月31日《紐約時報》一則報道稱,如今,幾乎美國所有大軍工企業都與美國軍方情報機構有網路合同。其中包括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通用電力公司、洛克西德-馬丁公司以及雷神公司等。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和通用電力公司主導「進攻性網路戰」,包括尋找其他國家電腦系統中的弱點,開發軟體工具進入他方系統或盜取敏感信息或使他方網路陷入癱瘓。

  為佔據網路戰中的優勢地位,2009年5月23日,美國國防部宣佈創建網路戰司令部。五角大樓發言人惠特曼稱,新司令部「只有防禦性」。可謂愚蠢的掩耳盜鈴,新司令部的成立意在整合分散在美國各地的高科技軍事單位,加強防禦是不言而喻的,但更重要的目的是提高進攻性,必要時,先發制人,對眼中的敵國發動網路戰。五角大樓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一直強調網路是戰爭領域,是「軍事前線」第一次海灣戰爭開戰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伊拉克購買的印表機中安裝病毒晶元,在戰略空襲前搖控激活病毒,使伊拉克防空指揮系統程序紊亂,指揮失靈。根據對美軍黑客項目跟蹤13年的防務專家喬爾哈克的評估目前美軍網路戰部隊約有8萬多人,在網路戰武器方面,已研究出2000多種病毒武器,如「蠕蟲」、「特洛伊木馬」、「邏輯炸彈」、「陷阱門」等。(來源:環球時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0

主題

198

帖子

9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7
沙發
怕不辣 發表於 2010-1-23 10:48 | 只看該作者
美國還是老大。這也是中國與美國斗而不破的所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10-1-23 17:54 | 只看該作者
信息時代,誰掌控信息就可掌控人的思想,西方國家的洗腦文化歷史悠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3

主題

736

帖子

28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2
4
楊柳岸 發表於 2010-1-23 22:12 | 只看該作者
所以說,不能讓我們的網路也被美國人壟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