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暴力政治逐漸抬頭 香港社會出現極端主義苗頭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10-1-23 19: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中評社  2010-01-23

  香港反對派鼓噪的反對高速鐵路撥款活動最終轉化為暴力衝突並不奇怪,但是其間有示威者以無知億無辜的兒童為「人肉盾牌」,利用警察不願傷害孩子的心理去強行衝擊立法會警戒線,卻足以讓人們大為震驚。我們不敢想象,刻意將孩子投入險境以「表達意見」的示威者,他們的基本人性在哪裡?對自己的孩子如此絕情沒有愛心的示威者,他們還怎麼可能去「真心愛香港」?

  據香港媒體報道,日前反高鐵人士為衝擊警方防線,不斷與前線警察拉扯,搶「鐵馬」、擲雜物;更卑鄙的是,不惜以孩童作「人肉護盾」,有示威者抱著子女直衝向警方防線,令護幼心切的警員有所顧忌,示威者乘虛而入衝擊防線。





  極少數示威者的這種驚人之舉,似乎已經不僅僅是卑鄙可以形容。人們也應該問一聲,將幾乎毫無防衛能力的兒童推入險境的示威者,真是這孩子的父母嗎?他們考慮過將天真幼稚無辜的孩子投入險境的後果嗎?

  祗要是一個正常的父母,在面臨危險時肯定會以自己的身體乃至生命保護孩子。發生在立法會前的以子為肉盾的行為,稱之為泯滅人性絕不為過。問題是,誰誘發了這種瘋狂?誰會繼續唆使這種瘋狂?這種瘋狂將對香港產生何種惡劣影響?

  某種意義上說,暴力政治的「潘多拉盒子」在香港才剛剛被反對派的部分極端代表人物打開,如果香港社會不對此給予高度警覺,並採行相應機制給予有效約束,為達到相關目的而組織的政治暴力行為必將會愈演愈烈,給香港社會不斷製造難以癒合的創傷。

  如果我們回顧過去一年多香港政壇的一些現象,我們可以看到,香港部分反對派對於提升暴力政治的層級,是從觀察及取經、嘗試並強化、唆使以擴能逐步發展的。而目前,暴力政治在反對派的部分極端代表人物的極力誘導下,已經漸進無序轉失控的狀態。

  觀察及取經:近年香港政壇暴力政治的發展,應該說是極少數反對派成員積極向外學習的結果。所謂「公投」,也只是「拾人牙慧」,刻意將這個香港根本無權自主決定的制度概念引入香港,其目的就是以強化與中央政府的對抗來維持自己的知名度。

  嘗試並強化:但是對於香港反對派的少數極端成員來說,由於中國內地的綜合國力不斷加強,內地對香港的實質幫助有目共睹,港人的國家認同意識不斷強化,在長期不能與中央政府溝通、更不能給港人帶來實質利益的情況下,生存空間被不斷而且是無可逆轉地迅速壓縮。在這種局面下,不要說「吃了會吐」,即便是「飲鴆止渴」,對極少數香港反對派的極端成員來說,也是「無奈之舉」。於是,我們看到原本嚴肅的立法會議事廳由出現謾罵開始,逐步發展到香蕉皮亂飛、道具亂舞,甚至有反對派議員衝到相關對象面前直接動手挑釁。

  唆使以擴能:極少數反對派代表人物在立法會內的暴力政治表演,與香港這個長期奉行「和氣生財」的商業社會的基本生存理念有強烈衝突,不僅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批評,來自反對派陣營的批評之聲也時常出現,甚至一些反對派議員在極少數反對派議員的極端行為發生之後,會主動態度表明劃清界限。極少數反對派代表人物逐漸發現他們推動的暴力政治所面臨的社會壓力不僅很多,而且強大,為避免「千夫所指」的局面出現,香港反對派的少數極端成員似乎想另闢蹊徑,其一就是唆使部分熱情有餘、理性不足的年輕人參與到「暴力政治」的活動之中,一則可以壯大聲威,二則可借「法不責眾」以期減低作為「眾矢之的」的負面效應,三則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出面「控制」以便在瞬間比較之下給社會塑造一個「理性政治暴力者」的印象。

  無序轉失控:但是,香港反對派政黨本身的規模都很小,少數反對派極端人物雖然有鼓動的能力,但由於人手不足,明顯缺乏組織協調能力,特別是缺乏對大型活動的掌控應急能力。上次極少數反對派頭面人物組織力量衝擊中聯辦,最後試圖「展示理性」時卻又被一些示威人士喝倒彩,就證明了這些政客有煽動的能量,無控制的能力。就是說,當為著各種不同利益的示威群體湊著一個有關或無關的話題聚集到一起的時候,表達的方式和程度,已經不是幾個政客所能隨意控制的。而對於這些鼓動衝突的政客來說,目的就是祗管將示威民眾推向高度緊張的對抗境地,至於如何收場似乎根本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當為著各種利益彙集在一起的示威團體要在紛雜的隨機組合中凸現自己特色的時候,「各出奇謀」就成為必然,非理性的舉動也就在所難免。像前述示威者將無辜的兒童推入險境,很難說清是一時「義舉」,還是早有「奇謀」。

  我們認為:暴力政治的「潘多拉」盒子已經被少數反對派極端人物打開,港人如果不及時思考應對方略,缺乏應對的手段,祗是被動地應付極端政客已經不可能罷手的持續挑戰,香港社會將波瀾難平。香港這個原本政治穩定、社會祥和的商業都會,可能從此要不斷面對各種難以預料的動蕩,「東方之珠」長此以往,必將失去原有的光華。

  民眾或某些群體有不同聲音,當然擁有自由表達的權利。但是表達的方式與目的,卻不能以損害其他群體的利益為代價。所謂民主,當然是以身處這個社會的絕對多數人的利益為依歸;雖然不應以大眾欺凌小眾,但更不能讓小眾的利益凌駕大眾之上,否則就與民主的宗旨背道而馳。

  所以,香港政府、立法會應該儘快研議相關法規,對「暴力政治」的程度給予必要的限制。無論政客還是普通示威者,都應該受到相關法規的約束;任何人如果觸犯相關法規,就應該為其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香港社會遲遲不能就此問題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規範,有些理性不足的群體或個人必將會「食髓知味」,為了提高本群體或個人的知名度,為了迅速地「出人頭地」甚至「一戰成名」,必然會將暴力政治推向更加狂躁的境地。到那個時候,示威者將無辜兒童做盾牌衝擊警察的瘋狂行為,在示威者眼裡,可能真的已經是「小兒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