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路自由不需「國家商標」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1-26 0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京華時報。2010年01月24日12:33

  本報特約評論員 范正偉

  連日來,「網路自由」成為橫跨太平洋的一個熱門辭彙。

  這源於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一個演說,在這個關於網際網路政策的演說中,希拉里四次提及中國,呼籲中國對谷歌及其他美國公司受到的網路攻擊展開徹底調查,並表示拒絕審查將成為美國的「國家商標」,要將「不受限制的網際網路訪問作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

  自由是個好東西,「網路自由」同樣是個好東西。但正如之前的人權、民主一樣,當「網路自由」被作為國家政策向別國宣講時,總讓人覺得有點怪怪的。且不說這樣的「輸入式自由」能否成功(比如伊拉克戰爭),單是將「網路自由」無限抽象的手法,就值得商榷。

  不妨問一下:這種自由是誰的自由?又是什麼樣的自由?本·拉登有沒有在網上散播恐怖信息的自由?色情狂有沒有在網上傳播淫穢圖片的自由?網路黑客有沒有隨意更改、竊取別人網路信息的自由?

  從美國來看,這樣的「自由」顯然也是受到限制的。比如,對於各種安全威脅,美國國防部專門創建了網路戰司令部;對於網路色情,美國《兒童網際網路保護法》規定所有公共網路資源必須安裝色情過濾軟體;對於網路黑客,美國不僅自己管,還要求中國對美國公司遭受的網路攻擊展開調查。而在「9·11」事件后,美國出台的《愛國者法》,更是明確規定警察機關有權搜索公民的電話、電子郵件通訊記錄。

  可見,任何自由不是裝在真空包裝里的,都需要一些東西來保障和規範,比如秩序,比如法律。這種規範,恰恰是網路自由存在的基本前提,只要不是「自由烏托邦」,都會正視這一點。

  當前,世界上支撐網際網路運轉的根伺服器共有13個,一個主根伺服器設在美國,12個副根伺服器中有9個也設在美國。對美國來說,如果真想倡導「 網路自由」,讓人們相信網際網路只有「公海」沒有「領海」,完全可以像專家所言,交出手中的伺服器終端,將其移交給一個全世界共同認可的國際權威機構來統一管理。然而,2005年美國政府就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要無限期保留對網際網路根伺服器的監管。

  「帝國不建立地域權力中心,也不依賴固定的邊界和障礙」。在網際網路時代,國際政治已經從地域空間、外太空擴展到網路空間,國家主權也從領土、領空擴展到「信息邊疆」。網路已成為新的國際政治角力場之一,網路主權也成為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看,強勢網際網路國家對別國網路管理的指手畫腳,也就不足為奇了。

  「真正的自由只能是法律下的自由」,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指出。維護信息的安全依法流動是網路自由的基本保障,也是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對於中國而言,可以肯定,網際網路的向前發展、網路自由的持續進步都是必然的。這種信心,來自於3.84億網民、368萬個網站的規模效應;來自於周久耕案、鄧玉嬌案、王帥帖案等彰顯的公民熱情……只是,唯獨與無視一國法律秩序的「虛擬網路自由」鼓吹無關。
日知而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