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大突破:中國殲11B的戰鬥力是殲10的1.6倍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1-24 15: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完全採用國產先進航空科技打造的殲11B多用途重型戰機已經硏製成功。這是繼殲10之後中國軍用航空技術的重大突破,其綜合戰鬥力更在殲10之上,已經接近俄國最新四代加即SU-35BM水平。

接近俄第四代水平

一九九六年經過四年試用后,中國與俄羅斯簽約引進生產二百架當時俄國最先進的SU-27SK空中優勢戰鬥機。在瀋陽飛機工業公司設立一個獨立於殲 8戰機生產設施的全新先進廠房,採用西方和國內最先進的生產設備仿製該機,所以其生產工藝質量優於俄機,並且為進一步改進奠定堅實基礎,此舉令瀋飛生產技術和戰機性能幾乎躍進廿五年。



一九九九年首批國產化程度達七成的戰機出廠,改稱為殲11,與仿製工程平衡的就是除發動機外,幾乎全部國產化並作局部改進的殲11A,由於九十年代國內外航空科技尤其是電子科技迅猛發展,SU-27 / 殲11已很快落後,部隊對其缺乏人性化、航電設備比新殲8還落伍、可靠性低,抱怨日深,結果瀋飛在組裝九十五架殲11后被迫停產,俄方對此滿腹疑團。

其實,中國航空精英經過幾年磨鍊,已完全消化吸收SU-27精華,一種大膽作跨越式發展,除氣動外形外全部改用國產最先進設備的計算機設計國家重點工程,即殲11B戰機於二○○○年秘密上馬,並全面改用西方軍用標準。

硏發到投產僅七年

由於該機目前未正式解密,西方的錯漏傳聞不在少數。實際上殲11B由開始設計至今年底大量投產僅用七年,其改動量之大無異於重新硏制,中國航空科技進步之快可見一斑,因此令美俄等強國同感驚訝。俄方多次向中方推銷最新改良的SU-27SKM都沒有迴音,原因正是中方已擁有同等技術。去年底俄方被迫承認中方已能獨立生產改良出11B,俄方對實際情況並不了解以致判斷失誤;同一消息透露未正式定型的殲11B去年已交付了第二批十七架。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76

主題

7346

帖子

168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1681
沙發
amely7777 發表於 2010-1-24 2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