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評: 美難以主導亞洲一體化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1-21 1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公網訊】1月12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夏威夷東西方研究中心傑斐遜紀念廳發表題為《亞洲的地區性架構:原則與重點》,提出了美國接觸亞洲並參與亞洲區域機制建設的五項原則。中評社1月21日發表署名評論指出,從中可以看出,奧巴馬政府經過近一年的評估與醞釀,已基本形成應對亞洲崛起和亞洲區域主義發展的完整戰略。

第一,在戰略目標上要確保不會出現排斥美國的對亞洲未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區域機制,確保美國對亞洲一體化進程發揮有效影響甚至是主導作用,防止美國在亞洲新區域主義進程中被邊緣化。奧巴馬總統早在去年東京演說時即明確提出,美國雖然發源於大西洋沿岸,但同時也是一個太平洋國家,同時高調宣布,他是美國首位心繫太平洋的總統,美國「期待著參與事關本地區前途的討論,並隨著有關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全力參與」。

希拉里亦明確提出,美國的前途與亞太地區的前途緊密相連,而亞太地區的前途有賴於美國,因此美國十分願意在經濟上和戰略上繼續在亞洲發揮領導作用。為此,美國必須對那些對亞洲未來具有決定作用的機製做出抉擇。美國尊重亞洲國家組建的各種區域機制,但對美國來說更重要的是需要界定哪些區域組織能夠最有效地服務於美國與亞洲共同的未來,確保美國不被排除在對亞洲未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區域體制之外。

第二,美國對亞洲安全事務的主導原則。希拉里稱美國與亞洲國家的同盟關係是美國參與亞太區域機制建設的基石,美國將在亞洲繼續扮演平衡中國影響的主要力量。 2009年2月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報告《關於亞洲區域主義的戰略看法》認為,亞洲的權力正加速向中國轉移,但亞洲國家仍把中國視為對該地區安全與穩定構成最大潛在威脅的國家。因此,希拉里強調美國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泰國及菲律賓的同盟關係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戰略利益基礎,仍是維護亞太地區安全與穩定的關鍵所在。美國的地區參與將以雙邊同盟為基礎,以不損害上述雙邊承諾和義務為前提,同時致力於與其他地區參與者加強關係,包括與印度開展戰略對話,與中國進行戰略與經濟對話,與印尼建立全面夥伴合作關係,與新加坡的長期夥伴關係以及與越南的新夥伴關係。

第三,建立區域機制的目的應與美國的利益目標一致,並逐步得到亞洲國家的認同。這些目標包括加強安全與穩定、擴大經濟機會並推動經濟增長、促進民主和人權。在安全層面,亞洲區域機制的建設必須致力於應對核擴散、領土爭端和軍備競賽等21世紀亞洲面臨的持久威脅。在經濟層面,區域機制必須致力於減少貿易和投資壁壘,提高市場透明度,推廣更加平衡、包容和持久的經濟增長模式。亞太經合組織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應擔當此任。在政治層面,區域機制必須支持保護人權和促進社會開放。

第四,區域機制必須切實有效,重點是要能夠產生看得見的成果。希拉里稱亞洲區域組織的組建和運作應遵循具體和務實的原則,應側重於行動而不是組織形式。亞洲區域組織應有有效的決策程序並適時發揮不同的作用和承擔不同的責任。亞洲區域組織必須強調共擔責任,抵制或反對「搭便車」行為。

第五,以實現美國的外交和戰略目標為標尺,在正式與非正式區域機制的選擇上奉行實用主義,保持戰略選擇的靈活性。希拉里稱,當大型多邊機構缺乏處理具體問題的必要工具時,應尋求利用以應對具體挑戰為目標的非正式機制或次區域機制,如六方會談機制、與湄公河下游國家間的合作、美日韓及美日澳三邊戰略對話、馬六甲海峽磋商機制及美澳「2+2」對話機制、東盟地區論壇、「10+3」及上合組織等。美國外交學會的報告《美國在新興亞洲的存在》同樣建議,美國不要把思維局限於組建正式組織,認為合作習慣的養成源於共同的利益和目標,以及應對現實問題的具體合作。因此,美國應重視形式靈活、臨時組建的各種非正式多邊機制,如「海嘯核心集團」,用以解決亞洲國家和美國共同面臨的挑戰。

同時,美國應當轉變對亞洲各種多邊機制不屑一顧的「旁觀者」態度。布希政府時期,國務卿賴斯多次缺席東南亞相關論壇,給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造成了美國忽視亞洲的印象。因此,美國應改換姿態,積極出席上述多種形式的多邊會議,以彰顯美國在亞洲的存在。美國外交學會《美國在新興亞洲的存在》的報告將此定義為「不缺席原則」。其含義是,儘管亞洲的各種多邊機制形式大於內容,但如果美國總統或是內閣部長總是缺席亞洲的多邊集會,美國將在象徵意義上付出政治代價,因為每一次缺席都會加深亞洲國家對美國信譽的懷疑,從而降低美國另闢亞洲區域框架途徑的能力。

  從上述五項原則可以看出,塑造亞洲區域主義發展進程,確保美國在亞洲發揮領導作用仍是其亞太戰略的核心目標。為此,美國將在策略上通過強化與亞洲國家的軍事同盟關係,繼續防範中國在亞洲的持續崛起;全面參與亞洲多種多邊集會,推動亞太經合組織與東亞峰會的整合,分化和化解新亞洲區域主義的離美傾向;加速世界貿易投資多哈回合談判,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發展,從全球和地區兩個層面,化解亞洲區域一體化對美國貿易利益的損害;假手亞洲區域組織,傳播和推行美式的民主和價值觀念。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美國應對亞洲區域主義的戰略可謂周密細致,然而其致命缺陷是對亞洲新區域主義所代表的亞洲認同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不以排斥美國為目標,但亞洲崛起的進程以及亞洲區域主義的未來發展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國設定的路線前進,美國繼續全面主導亞洲事務的圖謀恐怕難以如願。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沙發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0-1-21 15:39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人想讓亞洲也一體化 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那麼多國家 那麼多民族 且宗教 文化差異那麼大 經濟水平也是大相徑庭 怎麼個一體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