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BBC女主播北京打工:CNN能代表新聞自由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1-20 1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laodai 於 2010-1-20 13:39 編輯

中國網 china.com.cn   2010-01-20 






蘇珊·奧斯曼  BBC]女主播北京打工


  她曾是BBC的大牌主持人,面對爆炸案,她沉穩、冷靜,令觀眾讚嘆不已。如今,她51歲,已然老去,她稱,BBC不再珍惜她,而中國人重視她。於是,她受聘成了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女主播,她期待自己的聲音回蕩在中國的上空,傳送到全球。當然,中西方的文化摩擦會讓她有陣痛感,她試圖移植一些西方的新聞實務經驗——

  9年前,一輛滿載20磅炸藥的計程車一頭撞進蘇珊所在的辦公大樓,車身深深陷入門內,玻璃碎了一地。幸運的是,炸彈並未在樓內引爆,蘇珊和她的同事們躲過一劫,圓弧形的英國廣播公司(下簡稱BBC)辦公大樓也得以仍然佇立在倫敦鬧市區「白城」的街角──那裡車來人往,沒有守衛。

  如今,蘇珊·奧斯曼(Susan Osman)每天走進位於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號的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大樓前需要經過兩道崗。第一道在院外,穿著皮靴和大衣的武警腰間別著警棍站在嚴寒里,身邊的小亭子里有急救藥品、手槍等。第二道則在樓里,仍舊是一名武警,負責再一次查對證件並登記訪客。

  「這讓我覺得很安全。」儘管來到中國才5個星期,但蘇珊早已對她的新東家頗為了解,「這是一個國家電台,由國家軍隊來保護也並不奇怪。」

  很多英國人並不理解她的選擇。當得知昔日的BBC女主播即將飛赴中國,研究中國官方媒體多年的英國前高級外交官蒂姆·柯拉得(Tim Collard)送給她一句「臨別祝福」:願你在中國享受被當做「高鼻樑的象徵物」的感覺。

  蘇珊並不介意這樣的冷嘲熱諷。

  從業30餘年,她認為自己是憑藉過硬的專業素養才受聘於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而絕非僅僅因為她是個金髮碧眼的英國人。

  即便在英國,她略微下垂的眼角和低沉平穩的嗓音說不上家喻戶曉,至少也擁有不少「粉絲」。而9年前的那一次出鏡,更使她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尊敬。

  歐洲議會議員約翰·巴弗頓(John Bufton)至今仍記得他在2001 年3 月3 日晚上23時以後,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的一切。

  「屏幕後面傳出像是有人在打架的聲音,然後是尖叫聲。」正在進行的節目突然中斷,主持人和製作人員穿著大衣提著包從畫面中走出去。

  接下來的一切都和平日不太一樣,談話類節目被換成新聞播報,「就連視頻的輸出比例都不一樣,從寬屏變成了窄屏」。

  3月4日凌晨2時,屏幕上出現了汽車爆炸的畫面,鏡頭轉過180度,是BBC大樓殘破不堪的玻璃門。

  「拆彈專家成功將遙控炸彈轉移出了BBC電視中心。」在一間昏暗狹小的演播室里,蘇珊·奧斯曼面對鏡頭,解開了在觀眾心頭縈繞多時的疑惑。

  約翰回憶起當時蘇珊的聲音「沉穩且厚實」,足以蓋過混亂的背景音。

  凌晨5時半,蘇珊再次出現在鏡頭前。熟悉的演播室,熟悉的新聞片頭音樂,僅僅花了3個多小時,BBC再一次回到既定軌道。

  很少有人知道,當拆彈專家在空曠處引爆汽車炸彈的時候,蘇珊和所有在場的BBC員工都被撤離到了幾公裡外的威斯敏斯特攝製棚,直到凌晨4時,他們才回到恢復秩序的BBC電視中心。僅僅用了一個半小時,蘇珊就和節目組成員一起從挑選新聞畫面到串詞,完成了一期清晨新聞的製作。
  「歡迎來到BBC新聞。」蘇珊微笑著向觀眾宣布危機解除。

  「面對恐怖襲擊的蘇珊,簡直酷斃了!」論壇上,討論著「最受歡迎BBC主播」的英國人總不忘提及舊事。

  在蘇珊的新上司、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英語環球廣播中心副主任李培春眼裡,蘇珊的過人之處並不僅止於面對新聞突發事件時能保持足夠的冷靜。

  比起過硬的專業能力,蘇珊對不同文化的友好和理解態度是他最為讚賞的。

  儘管還沒有抽空對蘇珊進行系統的「培訓」,5個星期以來的接觸使他相信,蘇珊能夠接受這個國家對新聞和宣傳的拿捏,也能理解不同說辭間的細微差別。「當然,我們還是要抽空對她詳細地介紹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蘇珊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注意的地方「無非是一些與政治相關的東西」。在她還沒有離開英國的時候,蒂姆就公開高調預測蘇珊的「每一句話都會被當做時間打磨出來的寶石一樣被追捧,但當他們真正作決策的時候,外國友人只會被隔離在一旁作壁上觀」。

  蘇珊並不認同蒂姆的話。她認為,「新聞自由」其實是一個「只有程度,沒有絕對的詞」。

  「CNN能代表新聞自由嗎?」她反問道,然後舉出2003年美軍出兵伊拉克前後的美國報道做例子,「沒有一個聲音是反對出兵的,所有人都相信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至於英國,雖然蘇珊頗不好意思地承認BBC做得比CNN更好,但「那仍然只是相對的自由」。

  「每一個英國主流媒體的資深記者都或多或少握有一些『不能說的秘密』。」蘇珊前傾身體,面帶一點狡黠的笑容說道,「否則你和你的老闆必將官司纏身,麻煩不斷。」

  她甚至會問身邊曾經留學的同行為什麼要回到中國:「看,我其實和你們一樣,知道中國的新聞環境卻還是來了。」

  她堅信,自己能在這個環境里做出些事情。

  即將開播的《新聞縱貫線》節目,蘇珊替節目組想了一句口號:讓我們看一眼這個世界。

  節目原本的構成也在她的提議下做了改動──每一部分的切入和結束都精確到分鐘,這種緊湊的節奏感正是源自BBC新聞節目的一貫作風。
  她甚至期待,等稍稍安頓下來,熟悉工作環境以後,開始給中國人「上上課」

  在英國,蘇珊和她的朋友合夥擁有一家專業公關公司,許多商界大鱷和「不方便透露姓名的政界要員」會去諮詢如何同媒體「見招拆招」。

  「宣傳也是一門藝術。」蘇珊在提到「宣傳」這個詞的時候並沒有像許多西方人那樣露出不屑的神情。她認為,在中國,無論是商人還是官員都普遍缺乏同媒體溝通和打交道的經驗,時而「過分謙虛」,時而「神神秘秘」。

  「我可以教他們怎樣穿著,怎樣說話,怎樣舉手投足……」說著說著,蘇珊興奮起來,已經開始為自己將來的「業務」開展市場調查:「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個類似的公關公司嗎?會有人來聽我的課嗎?」

  幾秒鐘后,新聞女主播的平靜又瞬間回到她身上。「還是先做好眼下的工作最要緊,何況,我還要學中文呢。」她說。

  蘇珊希望自己能盡量多地觀察中國,然後在「告老還鄉」后寫回憶錄。她扳著指頭數自己2010年的日程:3月份去體驗「傳說中的兩會」,5月份去上海世博會,有機會還想去「遙遠的山村」看看,因為「聽說那裡的中國是另一個中國」。

  「英國人對中國並不算太友好,我希望能盡量客觀地描述自己在中國的感受。」

  但「感受」兩個字本就不那麼客觀。

  蘇珊的右手上戴著兩枚誇張而美麗的寶石戒指,個頭大到手指無法併攏。用這樣的手輕輕做著手勢,蘇珊表達著她對中國人的初步感受:沉默,不善於表達,不懂如何「兜售」自己。

  李培春卻已經在擔心蘇珊的「直來直往」會不會給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在一次討論會上,節目組成員對「黃牛」一詞應選用哪個英文單詞發生爭議,蘇珊毫不客氣地直言對方的用詞是「美式說法」。

  他很擔心同事們會對蘇珊產生某些異樣的感受:高調,強勢,BBC來的大牌。

  預想中的文化衝擊還沒來得及和蘇珊擦出火花。

  她會毫無避諱地問中國女孩:「你們覺得西方人很有魅力嗎?為什麼我總看到東方女性和西方老男人在一起?」

  她也會認真地問同事:「說實話,我長得還可以吧?會不會看上去有些老呢?」

  蘇珊已經51歲了。離開BBC的時候,她對英國媒體說,BBC並不珍惜她的經驗與資歷,她「下崗」了,而中國人重視她。

  當得知中國規定普通女職工「退休年齡按55周歲執行」的時候,蘇珊有些吃驚,連說了幾聲「真的嗎」,然後靠上椅背,輕輕嘟嚷了一句:「這可真有點殘酷啊!」

  在英國,女性員工退休年齡為60歲,就在這兩天,英國婦女與平等事務大臣哈麗雅特·哈曼還在推動一項旨在取消員工退休年齡規定的法案。

  歷經風雨的女主播生涯早已教會她如何控制情緒,失望的表情轉瞬即逝,隨之到來的仍是9年前那股「酷斃了」的自信。

  她憧憬著自己的聲音回蕩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上空」,期待自己的節目被「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廣播電台傳送到全球」。

  為此,她必須每天凌晨4時踏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大門。寒冬清晨,天遠未亮,武警卻始終守在那裡。

  「他們一定覺得很冷吧。」蘇珊說。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沙發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1-20 13:58 | 只看該作者
期望未來有更多的蘇珊·奧斯曼被中國所征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7

主題

492

帖子

24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
3
jet360 發表於 2010-1-20 16:12 | 只看該作者
我的一個朋友也是BBC的女主播。她在中國工作生活十幾年,說的一口流利的中文。替BBC播報過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因為家庭的原因,回到英國工作。我問她,你在中國這麼多年,你覺得中國會有新聞自由的一天嗎?她不假思索,斬釘截鐵地回答。「 NO。」 講話要憑良心,說實話,做老實人。阿諛奉承,讒言獻媚,奴才也。

在海外的人,回到國內才明白的。CNN不代表新聞自由,CCTV等中國的官方媒體比CNN還CNN.只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而已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647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4
Sinoken 發表於 2010-1-20 16:28 | 只看該作者
我問她,你在中國這麼多年,你覺得中國會有新聞自由的一天嗎?她不假思索,斬釘截鐵地回答。「 NO。」
--------------
誰的中文不及格? 問者的意思是 中國在GD的統治下會有新聞自由嗎? 她當然不假思索說 NO(不可能)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7

主題

492

帖子

24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
5
jet360 發表於 2010-1-20 17:00 | 只看該作者
國民黨的時候也差不多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57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6
larrychen83 發表於 2010-1-20 17:03 | 只看該作者
新聞自由是相對的,美國也不是絕對自由。
但是有一點是經過事實檢驗毋庸置疑的真理,
就是:美國比中國更有新聞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932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7
lotusau88 發表於 2010-1-20 20:28 | 只看該作者
把一個下崗鬼婆的話當作金科玉律,樓上的同志們素質真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945

帖子

19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5
8
kickdog 發表於 2010-1-21 04:17 | 只看該作者
把一個下崗鬼婆的話當作金科玉律,樓上的同志們素質真高
lotusau88 發表於 2010-1-20 20:28


對狗奴們來說,白屁股放出來的屁都是香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573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9
yantes 發表於 2010-1-21 14:14 | 只看該作者
無論是BBC 還是 CNN,單獨的一家新聞媒體當然不能代表新聞自由。

一個國家的新聞自由,體現在這個國家,是否允許存在多個獨立的,而不是由政府控制的媒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932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10
lotusau88 發表於 2010-1-21 21:51 | 只看該作者
無論是BBC 還是 CNN,單獨的一家新聞媒體當然不能代表新聞自由。

一個國家的新聞自由,體現在這個國家,是否允許存在多個獨立的,而不是由政府控制的媒體。
yantes 發表於 2010-1-21 14:14

說得好!不是這樣yantes五毛同志那能賺五毛美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348

帖子

19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6
11
北京朝陽區 發表於 2010-1-21 23:48 | 只看該作者
3# jet360

講話要憑良心,說實話,做老實人。阿諛奉承,讒言獻媚,奴才也。

完全同意,舉雙手贊成。

CNN和CCTV區別不大,我也完全同意,都有造假,都有胡說八道,都有控制下的自由,全世界都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