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美同盟 從「漂流」到「變貌」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1-20 1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公網訊】日本外相岡田克也與防衛相北澤俊美、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與國防部長蓋茨四名「日美安全磋商委員會(2+2會議)」成員十九日聯名發表共同聲明,表示日美安保體制在二十一世紀也將「爲維持日本安全及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當天是兩國修訂《日美安保條約》五十周年,聲明宣稱「日美同盟是地區穩定的基石」,幷表示兩國將在促進美軍與自衛隊合作等廣泛領域「深化」同盟。

新華網刊登文章《日美同盟:從「漂流」到「變貌」》,文章摘錄如下:

1960年1月19日,日本和美國在華盛頓簽署新版《日美安保條約》,奠定日美同盟基石。此後,日美安保體制幾經衍化,日美同盟維繫至今。

50年後的今天,國際大勢和日美政治生態發生劇變,日美同盟「空洞化」、「危機論」、「再定義」等論調占據日美報章。《日本經濟新聞》評論員春原剛在新著中所提「同盟變貌(轉型)」說成爲熱詞。

這一幕似曾相識。上個世紀90年代中葉,《朝日新聞》評論員船橋洋一在同名著作中提出「同盟漂流」說,描述日美同盟如何在冷戰終結大背景下驟失方向,無所適從。1996年,日美首腦在東京發表《日美安全保障聯合宣言》,標志日美同盟重新找到方向,回歸「安保」原點。

十多年後,以日本民主黨上台爲契機,以駐日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爲角力點,日美同盟關係似乎再起波瀾。

這次「危機」同樣與日美內外政治形勢息息相關。隨著美國實力相對下滑,亞洲新興經濟體活力迸發,貝拉克•奧巴馬政府提出「重返亞洲」、「太平洋總統」等新定位;鳩山由紀夫政府則出爐「東亞共同體」等概念。

二者均突出重視亞太地區的姿態,但戰略目標和政策訴求的偏差,不可避免影響日美關係現狀。

根據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12日在夏威夷發表的亞洲政策演講,美國把美日、美韓等同盟關係視爲美國全面參與亞洲事務的「基石」。言外之意,日本離心傾向有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參與。

同樣,鳩山政府所提「緊密而對等」日美關係可有兩種解讀。一方面,日本希望在日美同盟框架中爭取更多「自主權」,減少對外政策的「美國代言人色彩」。另一方面,日本擔心在美國「重返亞洲」進程中遭邊緣化,提醒美國需繼續重視日本。

因此,與上一次「漂流」危機相比,這次摩擦更像一輪「討價還價」。而縱觀歷史,作爲冷戰産物和冷戰思維的「寄體」,日美同盟無論如何自我標榜爲地區安全「穩定器」,客觀上成地區不安、不信根源之一。「漂流」也好,「變貌」也罷,同盟的軍事特性未曾稍減。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