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孔子》的「溫良恭儉讓」在哪裡?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1-21 0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1月20日02:31東方早報潘采夫

前天終於去看了《阿凡達》,當一台巨型推土機把村莊給「拆遷」掉,我明白了為何廣東一個反抗拆遷的地方會集體觀看《阿凡達》。這是一部獻給百姓小民的電影,雖然它只是一個成人童話,人們還是發自肺腑地喜歡它。

不少朋友看了三遍,我正準備效仿,網上突然出現一條消息,內地不少影院已經接到「內部通知」:從《孔子》上映時間(1月22日)開始,《阿凡達》2D版本將統一下檔,只保留該片的普通3D版、IMAX版。(《瀟湘晨報》1月19日)

這個消息在網上擴散開來,令很多人氣憤不已,《孔子》還沒亮相,就面臨著不小的公關危機,也不知導演胡玫意識到了沒有。但這個消息,確實是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你甚至可以將它當作一則謠言。它只是表達了人們的某種情緒。

胡玫在首映禮上發了一飆,炮口對準的是歷史學者鮑鵬山。鮑鵬山在《百家講壇》講孔子,出於對孔子的尊崇,先向電影《孔子》開了一炮。除了兩個字元錯誤,他認為子路、顏回、南子的死法都不對頭,並由此認為影片在胡編。這引起了胡玫的反攻,並被冠以「磚家」的頭銜。胡玫認為鮑鵬山根本不懂電影,在影片宣傳的當口挑刺,屬於嘩眾取寵,沽名釣譽。

這倆人都沒錯,鮑鵬山不懂電影,胡玫不懂歷史,所以基本沒法對話,只好如雞同鴨講地罵將起來。說心裡話,我也覺得,學者特嚴肅地挑電影里的歷史錯誤很無趣,唧唧歪歪地上綱上線確實挺煩人的。電影加上史詩兩個字您就當真了,像搞學術一樣搞娛樂很不招人待見。誰不知道顏回是窮死的,電影非要安排人家為孔子獻身,看電影的也不會當場站起來喊假冒偽劣。

鮑鵬山挺無趣,胡玫則挺剽悍。不僅導演的作品多關於大人物、醒掌天下權的主,她本人遇見不喜歡的也是快人快語,將鮑鵬山一個學者斥為攪場子的小癟三,顯示了胡玫潑辣的一面。她的形象與作風,以及《阿凡達》的讓路傳聞,讓一個傳說不脛而走——《孔子》是大有背景的影片,人家是主旋律,而且是國家隊的。電影還未上映,廣告口號似乎已經唱響:「《孔子》,你不得不尊敬!」

這個傳聞同樣很難證實,人們只是根據所看所聞進行合理化猜測。意見領袖王冉在微博上宣稱,「如果不讓《阿凡達》為《孔子》讓路,我也會去看《孔子》;如果非要讓《阿凡達》給《孔子》讓路,我堅決不看,甚至還要再看一遍《阿凡達》。都這把年紀了,我還是這麼逆反。」

王冉用的是「如果」,表達出的是一股怒火。而且,從網路言論來看,他並不是一個人在逆反。《孔子》到底招誰惹誰了?

這首先緣於胡玫的影視政治學。胡玫是個好導演,專攻歷史正劇,善抓宏大題材,能把正劇拍得好看,老百姓喜歡的導演。胡玫有一個特點,她對政治感興趣,有比導演同行更大的懷抱。而且,她能天才地感知到政治需要什麼,老百姓期待什麼,並適時推出量身定製的大劇,往往「政經兩界、官方民間」反響都不錯。我不靠譜地猜測,胡玫背後也許有高人指點。

看看胡玫的幾部大劇,《雍正王朝》把一個勤政克己但刻薄寡恩且大興文字獄的專制君主,塑造成了不惜粉身碎骨也要推動新政的改革家,讓看這部劇的老百姓大有聯想。另外,《漢武大帝》、《喬家大院》也都響應著某種精神,顯示著導演的宏大的敘事抱負。

有幾部這樣的大劇在前,人們對《孔子》有想法自是水到渠成。《阿凡達》想說的是要反抗暴力拆遷,那麼《孔子》在訴求什麼、宣揚什麼、呼應什麼?在被忽悠著動身去電影院之前,觀眾當然會小聲地嘀咕一下。

除了猜測胡玫的用心,觀眾還有可能為孔子擔心。孔子原本是一個理想得不到實現的讀書人,但在後世王朝的別有用心之下,被塑造成了歷代王朝的吉祥符。終於等到近現代,這位老書生也漸漸有了一點人樣子,但隨著文化復興持續升溫,孔子又成了一項國家級工程的目標。

讓一位「改造」過雍正的導演來塑造孔子,她會把他變成什麼樣子呢?當年胡玫拍《漢武大帝》的時候,學者張頤武寫了一篇很好的評論《強者精神與盛世情懷》。張頤武寫道:「《漢武大帝》是正面地表現一種勝利者的強者精神的作品,也凸顯了一種過去中國作品難見的『盛世情懷』的渲染。但其實它所要表現的並不僅僅是歷史上的漢武帝,而是表現今天中國的強者精神和盛世情懷。」

張頤武教授特別善於反話正說,他曾對我說過,胡玫對他這個說法是認同的。召喚漢武大帝,其實是對於一個新世紀的想像。它滿足的是我們新的願望和要求。那麼,在當下,胡玫對於孔子,有著什麼樣的新的想象?她對電影《孔子》,又有什麼「新的願望和要求」呢?

從胡玫對鮑鵬山的態度來看,她是欠缺一些孔子的儒家氣度的,是有一些霸氣的。當然,她剽悍的人生本不需要向人解釋,但我希望,她玉手描繪的《孔子》,能夠少一些霸氣,多一些本真,不要成為一部讓人「不得不尊敬」的宣傳片。(作者系北京媒體人士)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沙發
秦人 發表於 2010-1-21 04:14 | 只看該作者
鮑鵬山不懂電影,胡玫不懂歷史,所以基本沒法對話,只好如雞同鴨講地罵將起來。Hanxin 發表於 2010-1-21 00:1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