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爭取在國家扶助計劃中受益 谷歌政府公關一路打進白宮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0-1-15 14: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哪怕谷歌在業界再如日中天,他們只有和美國政府搞好關係才可以規避一些風險。同時因此爭取到政府大單。這一美國權力場的遊戲,谷歌玩得遊刃有餘



  面對新總統奧巴馬意欲投資數十億美元啟動科技計劃拯救市場,谷歌希望自己可以捷足先登。

  1月28日,當一批美國企業領袖受邀到白宮與奧巴馬總統討論刺激經濟計劃時,人們不難找到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的身影,他就坐在新任總統左手邊的一個主位上,格外引人注目。

  眾所周知,施密特在大選前曾為奧巴馬的競選助陣,谷歌的管理層也在總統交接過程中表現積極。而奧巴馬也曾有意讓施密特出任自己的科技顧問一職。由此可見,美國新總統和谷歌的關係確實不一般。如今,谷歌有望很快得到回報,公司將成為從一項刺激計劃中受益的科技企業之一,這項計劃很可能包括向信息技術產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施密特在接受採訪時說,谷歌一直在敦促新政府幫助升級能源網以適應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谷歌希望藉此幫助公司降低運營數據中心的成本。

  去年,競爭對手在華盛頓對谷歌的數場監管戰中都遭遇了慘敗,目前它們仍在加緊準備在預計將成為今年熱門話題的問題上大戰一場,其中包括網際網路的開放以及更為嚴格的隱私規定。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谷歌希望新一任總統對自己能有一個深刻且良好的印象,這樣才能保證在今後的種種挑戰中遊刃有餘。

隱私將是一道難過的坎

  業界預計,美國國會將會在近期考慮是否制定相關規定以保護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上的隱私,這個問題對收集了海量用戶信息的谷歌來說無疑非常棘手。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眼下正資助一個名為「隱私論壇的未來」(FutureofPrivacyForum)的智囊團,以著重於提高網際網路隱私,促使華盛頓對這個問題關注。業界普遍認為,ATT這一行動的主要目標就是谷歌。

  隱私權捍衛者已經對白宮使用谷歌的YouTube視頻服務感到不安,這項服務通過網頁跟蹤訪問者。消費者隱私權組織數碼民主中心 (CenterforDigitalDemocracy)創始人傑夫·切斯特說:「考慮到施密特與總統競選時建立起來的關係,我認為人們有這樣切實的擔憂:在谷歌及其目標與奧巴馬政府之間,存在著人員在企業和影響所處行業的政府部門之間輪流任職的問題。」

  此前外界盛傳,奧巴馬已經任命了一個高級顧問團隊,成員包括億萬富翁巴菲特及谷歌施密特,旨在對其就職前的有關經濟問題的看法予以指導。

  對於外界的質疑,施密特刻意淡化谷歌在這屆政府中的影響力。他說:「很多人認為在這屆總統的任期里,谷歌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但我認為谷歌的影響是適度的,而不是非常大。假如奧巴馬有意邀請我加入美國聯邦政府,我將婉言謝絕。」

  但施密特同時也承認,在接下來的有關隱私及消費者與政府權力之間平衡的討論,谷歌計劃積極參與其中。同時,公司將密切關注確保刺激提案中反映出來的對寬頻和科技的支持的問題。施密特說,毫無疑問,在這屆總統的任期里,技術有著更大影響力。

  美國政府公布的籌款數據顯示,在奧巴馬的總統競選活動中,谷歌員工是其第四大企業競選資金來源。據過渡班子公布的數據,選舉結束后,包括施密特、 YouTube創始人之一赫爾利和法律事務主管德魯蒙德等在內的15位谷歌高管共為就職典禮捐贈了16.6萬美元。谷歌還允許高管請假幫助奧巴馬過渡班子進行政策規劃。

  白宮方面也注意到了外界的議論,一位白宮發言人對此解釋說,過渡班子向各類利益團體、學術界人士和企業高管徵集了意見,「而不僅僅是谷歌」。白宮發言人尼克·沙派羅甚至在日前的一次例會中特彆強調,奧巴馬已經保證將禁止這些過渡時期的志願人士在未來一年內就他們曾負重要責任的具體事務接觸各相關機構和部門。

組織專人遊說政府

  谷歌如此未雨綢繆並非多餘,公司在政府面前不是沒有吃過虧。施密特至今仍因司法部去年11月作出的有關阻止谷歌與競爭對手雅虎在搜索廣告上聯手的裁決而痛苦不堪。司法部給出的理由是谷歌已經在搜索市場上佔據了統治地位。

  在強大的政府壓力下,2008年11月5日,在經過美國司法部為期數月的詳細審查后,谷歌宣布終止與雅虎公司的搜索廣告協議,理由是監管機構和客戶對該協議心存擔憂。但在私下裡,華爾街方面認為是微軟公司和一些廣告公司向政府私下遊說取得的結果。微軟公司和谷歌,以及雅虎公司是美國網際網路廣告市場里的三大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谷歌也曾在政府公關方面吃過甜頭。去年,在未授權無線產品是否能很快開始使用空閑電視廣播波段一事上,谷歌在政府的助力下擊敗了廣播公司。在新的無線網路是否必須向所有手機和電子產品開放的問題上,谷歌還得以牽頭對手機業發起了大戰,在市場競爭上佔得了先機。

  谷歌如今已經學乖,和政府搞好關係可以規避一些風險。在這方面,谷歌更多地吸取了微軟公司當年的教訓。微軟由於在美國政界關係少,結果在1998年遭遇政府反壟斷的訴訟。後來,微軟痛定思痛,每年投入上百萬美元對後來由共和黨人布希主導的政府進行公關。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時的美國政府是民主黨人柯林頓主政,而現在的美國總統是來自同一政黨的奧巴馬。

  掌門人施密特與美國新任總統的親密互動,事實上只是谷歌政府公關戰略的一部分。據谷歌方面透露,為了全力以赴向政府進行遊說,谷歌甚至還專門聘請了一個由民主黨和共和黨政策分析家組成的智囊團,在華盛頓為這個顧問班子專門租賃了一間辦公室,希望他們能夠為谷歌的政府營銷行動出謀劃策。

  谷歌聘請的遊說「外援」中不乏一些退休的政府高級職員,其中包括柯林頓政府的外交政策顧問羅伯特·布爾斯廷、布希任期內的白宮遊說家傑米·布朗。此外,谷歌公司還高薪聘請了一些重量級公關公司,譬如波代斯塔公司、金氏與史波定法律事務所等。

  為了打入國會山,谷歌公司策劃了一個名為「谷歌101」的活動,其內容是通過舉辦系列講座,讓議員們進一步了解如何更好地使用谷歌。

  2008年的總統大選,谷歌直接贊助了兩場總統競選人辯論會,並把4名總統競選人邀請到其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總部做客,他們中除了奧巴馬,還包括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希拉里、共和黨總統競選人麥凱恩。為了在新一屆政府班子里打好基礎,施密特可謂是左右逢源。

趁機排擠微軟

  當然,谷歌之所以看重政府業務,完全是基於巨大的商業利益。

  據悉,在谷歌與美國國家安全局達成的一筆交易中,後者一次性支付前者200多萬美元,購買4套搜索設備和一份售後支持服務,真是一筆大買賣。據專門跟蹤聯邦政府合同的網站「OMB瞭望」透露,谷歌政府業務的利潤,從2005年的7.3萬美元猛增到了2006年的31.2萬美元。

  從2007年開始,谷歌就在華盛頓地區加強了銷售攻勢,重點走訪軍方和情報機構。2007年2月,谷歌更是前所未有地在華盛頓五星級的麗嘉酒店舉行了一個為期兩天的營銷會議,拉來了不下200個聯邦政府客戶,其中既有工程師,也有軍方成員。

  目前,美國聯邦、州及地方政府部門以及公共部門和學校等,都已被谷歌納入其戰略擴展計劃,這些部門包括海岸警衛隊、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國家海洋與大氣局、美國颶風中心等,其中,國家海洋與大氣局和海岸警衛隊早就是谷歌的用戶了,他們主要利用谷歌的伺服器以及「谷歌地球」來管理信息並獲得數據。

  爭取政府訂單一方面有豐富的利潤,另一方面也是排擠競爭對手(如微軟)的最佳手段。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谷歌大力發展美國政府部門成為谷歌在線辦公套件的客戶,從而在該業務領域向微軟Office等產品發起新一輪挑戰。

  華盛頓方面的政客們都心知肚明,微軟公司和共和黨人的關係遠好於和民主黨人的關係。2001年,布希總統上台後,取消了柯林頓總統在2000年做出的分拆微軟的政令的事實就足以證明這一點。而今,民主黨人再次走進白宮,無疑給了谷歌從政治層面打壓競爭對手的契機。

  2008年6月,美國華盛頓市計算機網路管理中心表示,已與谷歌簽訂了價值近50萬美元的服務合同。合同規定,今後該部門將使用由谷歌提供的Gmail電子郵件、電子數據表和字處理軟體,並把此類產品作為微軟Office辦公套件的補充。

  市場研究公司SanfordC.Bernstein分析師傑弗里·林德賽對此表示,「如果谷歌繼續贏得美國政府部門的大客戶合同,微軟勢必會丟掉不少市場份額。這對微軟發出了警告。」美國喬治敦大學客座教授邁克爾·尼爾森也認為,如果美國政府部門願意使用谷歌軟體,則將迫使大量公務員轉向使用谷歌產品,這對谷歌來說無疑將是利好消息。

  一朝天子一朝臣。美國權力場的遊戲,谷歌才剛剛開始參與,但它已經顯示出不凡的功力。正如谷歌華盛頓辦公室負責人戴維德森所說:「我認為,谷歌的政府業務將全方位擴展,目前我們的工作還只是邁出了第一步。」

9

主題

617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沙發
獨暈輪末日 發表於 2010-1-15 14: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