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長平:縣長集訓應對危機有用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1-14 2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1月14日08:38新聞晨報長平

  國務院日前發布消息說,中國將加強應急管理培訓,加快國家應急管理人員培訓基地建設。培訓的對象,初步確定為縣長一級。這個消息是從一個針對國家行政學院的工作指導中挖掘出來的,被媒體放大后,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從網路上看,大家關心的是,這樣的基地有必要嗎?用來培訓什麼?

  專門建一個基地,也許設施會更加完備,培訓也將更加具體吧。但是類似的培訓,這些年在中國已經有了很多。據報道,從2008年11月以來,從縣委書記、公安局長、紀委書記培訓開始,已經進行了四次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培訓。各地方舉辦的這類課程更多。我自己就不止一次,作為授課者或者討論嘉賓參加這樣的活動。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回答培訓有沒有必要,要看它的內容。而內容方面,不在於它是什麼,而在於它不是什麼。網民們所追問的,是學習了解民意、疏通民意呢,還是學習搪塞群眾、調動警力?其實培訓可以多元的,但是一定不能太功利,學一套處理問題的教條。和很多所謂「務實派」不同的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觀念的碰撞和改變。

  就在一周前,我受邀去廣州某高校的危機管理法官培訓班開講座。我講的時候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接下來的討論比較熱烈。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我準備課程的時候,對基層法官們不夠了解。我先入為主地,把一些基本的觀念當作共識。首先是法官的身份自覺,我發現他們中間很多人,首先認同自己是公務員,而不是法官。其次,民意和長官意志發生衝突時,應該通過什麼樣的程序來解決?讓我驚訝的是,有些法官竟然對此程序不以為然,強調要相信政府凡事都已經過深思熟慮。若干次群體性事件之後,連政府官員自己都承認,很多環節都欠考慮。更何況,這只是政府官員「客氣」的說法,他們考慮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關聯。至於更深入的,比如基本的自由和絕對的自由,人的權利和政府效率,媒體自由與司法獨立,這些經常在媒體和網路上討論的話題,站在我的角度看,有部分法官學員是稀里糊塗的。

  我舉這個例子,並沒有批評學員的意思。我想說的是,這正是這些培訓班的必要性。很多政府官員怪罪媒體煽動,其實真正懷著惡意的媒體並不多見。媒體與官員的衝突,正在於觀念的差異。底層民眾雖然沒有什麼政府治理理論可講,但是他們從最樸實的觀念出發,也會和一些政府行為發生衝突。如果不討論這些觀念衝突,而直接研究對付群體事件的技術問題,可能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情形。

  然而,討論觀念問題又容易陷入一個困境,那就是明白了道理也徒喚奈何,最終變成一場清談。這種時候往往會出現兩種相反的傾向,一種是充滿激情,一種是毫無興趣。在我看來,這裡面有一個微妙而又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前者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希望有所改變;而後者往往灰心喪氣,或者固守既得利益。由此可見,清談並非對所有的人都沒有作用。只要觀念通達了,具體的辦法,基層官員比上課的人知道得多了。何況所有的辦法都不是靈丹妙藥,都需要因地制宜。

  對於各種培訓班,我們需要擔憂的是,這些不過是縣長書記們的又一次公款旅遊。我認為解決辦法在於,讓那些有學習動機的人來學習,不能全部公款報銷。現在好像一談學習,就是進步,進步就可以公款支持。學習也是個人充電,納稅人可以拒絕為他繳納學費。問題在於,這些縣長書記們,用公款比用私款往往方便多了。私款很可能還有老婆管著,公款幾乎沒有任何約束。這本是行政倫理的第一課,不知道該怎麼開講。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士)

(新聞晨報)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