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府智庫警告,96%的中國民眾表示憎恨富人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0-1-14 1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政府智庫警告說,貧富差距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有96%的中國民眾表示憎恨富人

CWI報道

華北科技學院副教授顏燁近來在官方媒體上警告說,"近年來由於貧富分化進一步拉大,群體性事件日益增多。"中國相關的其他一系列調查也都證明了這一點。雖然最近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國,但經濟的快速增長並沒有使中國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獲得多少受益。顏燁的警告是根據中國政府智庫中國社科院對2008年以來6起重大社會群體事件的調查而得出的,這六起事包括,貴州省甕安事件、三鹿毒奶粉醜聞和重慶計程車司機罷運等。

社科院上周所發布的《當代中國結構》一書中顏燁的調查報告指出不同經濟部門間收入不平等是導致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的原因。政府應加強監管控制"壟斷行業中一部分高級管理人員的高收入"。

社科院的陸學藝告訴《中國日報》"政府的監督可以影響國有企業的政策以保障僱員,但針對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卻沒有類似的監督機制","政府需要,一方面,確保市場經濟的運作,但在另一方面需要促進建立一個公正和諧的社會。",這反映了官方人士對政府應該做什麼的觀點。

社科院報告中沒有提供"'群體性事件(街頭抗議、罷工和其他民眾集體行動)"的具體數字,但顯然趨勢是明顯向上的。自2006年群體事件突破9萬起,2008年更是達到破紀錄的12萬起。這些統計數字對當局來說是高度敏感,所以自2007年起官方不再公布相關的統計數字;但有人估計說2009年的群體事件數量可能達到23萬起。

由於缺乏民主權利、工會和其他基層草根組織,所有工人和其他受壓迫群體無法利用合法的手段來反抗微薄的工資和殘酷的工作條件;這樣就使得官方研究機構,如社會科學院等,發揮預警系統作用——以警告中國其任期內的潛在威脅。但問題在於這個所謂的"共產主義"一旦收到這些警告,在多大程度上有能力進行應對。

作為報告的共同作者陳光金警告說,"中國現在正繼續陷入衝突多發的階段。與去年相比社會動蕩局勢會進一步上升。自2001年起所發生的設計環境保護的群體事件中有6成是在2009年發生的。"

在另一份新聞報道中,一流的農業專家李小雲如果不使用官方過時的貧困標準來界定,中國貧窮人口至少增加3倍。如果使用國際公認的每天1美元的標準來衡量,中國現在貧困人口預計1億5000萬左右,而非是官方宣步的4000萬。即使1億5千萬仍然可能是個低估的數字。李估計說約有20%到30%農村人口——1億4000萬至2億3千萬處在及其脆弱的貧困邊緣,如果因突然生病、自然災害或經濟衰退完全可能重歸貧困。他呼籲政府儘快建立社會安全保障網路,以加強農民對貧困的免疫力。目前只有極少數的中國農村人口可以享受養老金支付,多數人即使生病都沒有足夠經濟的能力負擔去醫院看病。

而另一份報告更加使中國的統治當局變得緊張,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發現96%的受訪者憎恨在對富人。該報告還發現,70%的受訪者認為今天中國存在嚴重的"貧富差距"。

上海大學進行社會分層研究的仇立平教授表示"我認為就全國範圍而言貧富差距的問題比(過去所設想的)更加嚴重。 官方的《中國日報》引用上海一家雜誌的編輯抱怨,她的紅色保時捷(跑車)在2周內被惡意破壞三次。她朋友的蘭博基尼(跑車)也好不到哪裡去。她對《中國日報》說"我認為這個城市中有許多人對富人敵意。"

一觸即發的階級仇恨暴露出貧富懸殊所帶來的巨大問題,而且其沒有絲毫縮小的跡象。試圖通過引進新措施以遏制銀行貸款和減少投機來控制目前全國範圍的地產泡沫。近幾個月在如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中的豪宅銷售打破記錄。但是社科院的另一份報告發現80%的城鎮居民買不起住房。對許多人來說,豪華超級富豪精英階層的增長和執政黨的危險行為直接相關。

根據12月份零點諮詢集團所作的一份調查顯示,腐敗被視為中國國際形象最大的污點。在中國五個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和重慶--60%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官員的腐敗是最嚴重的問題。

這些調查證實了社會主義者,以及中國工人和農民,根據切身經歷所得出的經驗。今天精英們多推行的傾向富有階層的政策不僅與所謂儒家思想所傳播的在不同階級間實現"和諧"相距甚遠,而且事實上正在醞釀著一場社會和政治爆炸。由於仍然維持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所以這一進程被延遲了,但目前這種依靠史無前例的銀行信貸維持的經濟發展最終是不可持續的。而且這種排斥窮苦階層的經濟發展類型無法提供真正的出路或在未來進一步改善。正如最新調查所證實的,基於目前的經濟基礎,社會動蕩將進一步戲劇性的急劇增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