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房四寶別稱」知多少?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10-1-13 04: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筆、墨、紙、硯統稱為「文房四寶」。古人認為萬物皆有靈性,筆、墨、紙、硯亦然。在使用之餘,文人雅士還給它們取了人性化的名字(見韓愈《毛穎傳》):   



  筆:中山人毛穎。中山是古代諸侯國名,在今天的河北省定州一帶,戰國時為趙國所滅。據王羲之《筆經》記載,漢朝時天下諸侯郡國爭獻兔毛筆以書寫洛陽鴻都門上的匾額,結果只有趙國兔毛筆入選。中山屬趙,所以稱毛穎為中山人,穎是指毛筆呈錐狀的筆頭。另有人因宣城多產筆,也稱之為宣城毛元銳,字文鋒的。   

 

  墨:絳人陳玄。古時絳州在今天山西省新絳縣,所產之墨較為有名,為朝廷貢品,而墨又以陳年、濃黑者為上品,故稱之為絳人陳玄。又:南唐時燕人李廷圭以松煙造墨,光澤可鑒最負盛名,后渡易水而居江南,故也有人稱墨為燕人易玄光,字處晦的。   



  紙:會稽褚知白。古時會稽在現在的浙江紹興,出產貢紙。楮樹之皮是造紙的上等原料,而褚與楮音同形近,故有人從人的姓氏中取「褚」為紙的姓氏,稱之為會稽褚知白。另外也有人因河南華陰多產紙,稱褚知白為華陰人士,字守玄。   



  硯:弘家陶泓。隋唐時期,天下陶硯盛行,而其中又以虢州,即漢時弘家郡(今河南靈寶)所產最負盛名,硯中間下凹以存墨汁,故稱之為弘家陶泓。也有人稱以石料所制之硯為石虛中,字守默(墨)的。   



  古人不僅給筆、墨、紙、硯取了名字,而且還給它們封了官職。筆:書寫用品,因筆桿以竹管作成,使用時要飽蘸墨水,故封之為中書君、管城侯、墨曹都統、墨水郡王、毛椎刺史;墨:多以松煙製成,品質上乘的還要添加香料,故封之為松滋侯、黑松使者、玄香太守、毫州楮郡平章事;紙:性柔韌,可隨意裁剪,且以潔白者為佳,故封紙為好畦(侍)侯、文館書史、白州刺史、統領萬字軍略道中郞將;硯儲墨之器,質地堅硬,幫封之為即墨侯、離石侯、鐵面尚書、即墨軍事長。



文房四寶在古詩中的別稱

馮志偉



  唐代才女薛濤曾作詩《四友贊》:「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引書煤而黯黯,入文畝而休休。」詩中所歌詠的就是硯、筆、墨、紙。筆墨紙硯被稱為「文房四寶」,自古至今,一直深受文人雅士和凡夫俗子的喜愛。現就文房四寶在古代詩歌中的稱謂分類歸納一下:



  一、 筆



  玉管 「今來承玉管,布字改銀鉤。」 (隋•;薛道衡《初學記•;詠苔紙》)



  翠管 「玉窗拋翠管,清袖掩銀鸞。」 (唐•;李遠《觀廉女真葬》)



  銀管 「蜀王宮樹雪初消,銀管填青點點描。」 (元•;袁桷《薛濤箋》)



  象管 「象管細軸映瑞錦,玉麟棐幾鋪雲肪。」 (宋•;米芾《寄薛郎中紹彭》)



  筠管 「窗里日光飛野馬,案頭筠管長蒲盧。」 (唐•;韓偓《安貧》)



  斑管 「輕輕斑管書心事,細摺銀箋寫恨詞。」 (元•;白仁甫《陽春曲題情》)



  毫管 「雲濤觸風望,毫管和煙搦。聊記夢中游,留之問禪客。」 (唐•;陸龜蒙《紀夢遊甘露寺》)



  寸管 「本經史而為詞章,盍展長才與寸管。」 (清•;林則徐《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



  毫 「夜開金鑰詔辭臣,對御抽毫草帝綸。」 (宋•;王安石《題中書壁》)



  紫毫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工人採為筆,千萬毛中選一毫。」 (唐•;白居易《紫毫筆》)



  兔毫 「會得窺成績,幽窗染兔毫。」 (唐•;羅隱《寄虔州薛大人》)



  柔毫 「憶挈柔毫就石渠,春風花藥襲襟裾。」 (清•;姚鼐《過程雨門墓下作》)



  弱毫 「物新唯人舊,弱毫多所宜。」  (晉•;陶淵明《答龐參軍》)



  秋毫  「轉腕摧峰增崛崎,秋毫繭紙常相隨。」  (唐•;朱逵《懷素草書歌》)



  寸毫  「文兮乏寸毫,武也無尺鐵。平生所韜蓄,到死不開豁。」 (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



  霜毫 「霜毫擲罷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銀毫 「揮灑銀毫,舊句他知道。」(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中山毫 「隱侯三玄士,贈我栗岡硯。灑染中山毫,光映吳門練。」 (唐•;李白《殷十一贈栗岡硯》)



  玉兔毫 「鋒芒妙奪金鳴距,纖利精分玉兔毫。」 (五代•;齊己《寄黃暉處士》)



  秋兔毫 「莫嫌文史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宋•;黃庭堅《劉暉叔洮河綠石硯》)



  毫錐 「策目穿如札,毫鋒銳若錐。」 (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毫穎 「試卷波瀾入毫穎,莫教歐九識劉幾。」 (金•;周昂《送李天英下第》)



  翰 「亦曾戲篇章,揮翰疾蒿矢。」 (宋•;王安石《送董伯懿歸吉州》)



  毫翰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唐•;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柔翰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西晉•;左思《詠史》)



  弱翰 「豈無弱翰,才不克贍。」 (晉•;陸雲《答大將軍祭酒顧令文》)



  寸翰 「騁我逕寸翰,流藻重華芳。」 (魏 •;曹植《薤露行》)



  毛穎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穎頭尖漫費呵。」 (金•;龐鑄《冬夜直宿省中》)



  霜兔 「自矜霜兔健,安有魯魚乖。」 (元•;倪瓚《畫竹寄張天民》)



  栗尾 「書來乞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 (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



  雞距 「雞距初含潤,龍鱗不自韜。」 (宋•;梅堯臣《九華隱士居陳生寄松管筆》)



  諸毛 「又論諸毛功,劈水看蛟螭。」 (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毛錐 「驛書馳報兒單於,直用毛錐驚殺汝。」 (宋•;陸遊《醉中作行草數紙》)



  退鋒郎 「禿友退鋒郎,功成鬢髮傷。」 (清•;陶谷《清異錄•;文用》)



  二、 墨



  玄圭 「急磨玄圭染霜紙,撼落花須浮硯水。」 (宋•;楊萬里《春興》)



  玄玉 「玄玉初成敢輕用,萬里豹囊曾入貢。」 (明•;高啟《贈賣墨陶叟》)



  玄珠 「萬灶玄珠一唾輕,客卿新以玉泉名。」 (金•;元好問《賦南中楊生玉泉墨》)



  陳玄 「賴石陳玄典籍傳,肯教邊腹擅便便。」 (宋•;庄季裕《雞肋篇》)



  烏丸 「秦郎百好居第一,烏丸如漆姿如石。」 (宋•;陳師道《古墨行》)



  烏玉玦 「近者唐夫子,速致烏玉玦。」 (宋•;蘇軾《孫莘老寄墨》)



  松煙 「往逢醉許在長安,蠻溪大硯磨松煙。」 (宋•;黃庭堅《答王道濟寺正觀許道寧山水圖》



  松液 「要與陶泓作佳傳,老磨松液寫《黃庭》」 (元•;宋無《端石硯》)



  松煤 「山中老僧憂石泐,印之以紙磨松煤」 (宋•;歐陽修《石篆》)



  松腴 「蒼鼠奮須飲松腴,剡藤玉版開雪肌。」 (宋•;蘇軾《六觀堂老人草書》)



  麝煤 「蜀紙麝煤添筆媚,越甌犀液發茶香。」 (唐•;韓偓《橫塘》)



  珍煤 「貴價市珍煤,風前試寒泓。」 (宋•;文同《謝楊侍讀惠端溪紫石硯》)



  灶煤 「瓦池研灶煤,葦管書柿葉。」 (宋•;蘇軾《孫莘老寄墨》)



  書煤 「引書煤而黯黯,入文畝而休休。」 (唐•;薛濤《四友贊》)



  黑蛟 「綠蟻灧樽芳醞熱,黑蛟落紙草書顛。」 (宋•;陸遊《醉書山亭壁》)



  翠餅 「何以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餅敲雲笏。」 (宋•;蘇軾《贈潘谷》



  龍賓 「龍賓十二吾何用,不意龍文入吾手。」 (元•;泰不華《桐花煙為吳國良賦》)



  三、 紙



  楮 「若入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蘇軾《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



  楮生 「楮生毛穎賀得友,坐令几案增光輝。」 (元•;許有壬《李惟中學士自西台侍御召入以未央宮瓦硯為祝》



  楮先生 「孤寂惟尋麴道士,一寒仍賴楮先生。」 (宋•;陸遊《日飲酒對梅花醉則擁紙衾熟睡》



  玉楮 「雲母光籠玉楮溫,得來原自剡溪濆。」 (元•;陳端《以剡溪贈待詔》)



  玉鸞紋 「吳箋新制玉鸞紋,沖雨殷勤寄蓽門。」 (元•;陳基《無題》)



  雲肪 「象管細軸映瑞錦,玉麟棐幾鋪雲肪。」 (宋•;米芾《寄薛郎中紹彭》)



  雲藍 「道士有神傳火棗,故人無字入雲藍。」 (宋•;姜夔《湖上寓居雜詠十四首》其一)



  剡藤 「蒼鼠奮須飲松腴,剡藤玉版開雪肌。」 (宋•;蘇軾《六觀堂老人草書》)



  溪藤 「書來乞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 (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



  剡溪藤 「我有剡溪藤一副,無人重寫妙蓮花。」 (清•;金人瑞《題邵僧彌畫》)



  麥光 「麥光鋪幾凈無瑕,入夜青燈照眼花。」 (宋•;蘇軾《和人求筆跡》)



  箋 「宴分王母樂,詔授薛濤箋。」 (元•;王逢《宮中行樂詞》)



  四、硯



  硯台 「夕陽照個新葉紅,似要題詩落煙台。」 (唐•;司空圖《偶詩五首》其一)



  硯瓦 「玉龍筆架,銅雀硯瓦,金鳳箋花。」 (元•;喬吉《水仙子•;廉香林南園即事》)



  硯田 「以文為業硯為田。」 ( 宋•;戴復古《寄王溪林逢吉》)



  石田 「葯里但隨庭草積,學徒應供石田荒。」 (清•;方文《病中寄鄧柬之》)



  石友 「剡溪來楮生,歙穴會石友。」 (宋•;王炎《題童壽卿博雅堂》)



  石泓 「晴窗影落石泓處,松煤淺染飽霜兔。」 (宋•;黃庭堅《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



  寒泓 「貴價市珍煤,風前試寒泓。」 (宋•;文同《謝楊侍讀惠端溪紫石硯》)



  陶泓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穎頭尖漫費呵。」 (金•;龐鑄《冬夜直宿省中》)



  龍尾 「君看龍尾豈石材,玉德金聲寓於石。」 (宋•;蘇軾《龍尾硯歌》)



  墨海 「帝鴻墨海世不見,近愛端溪青紫硯。」 (宋•;程俱《謝人惠硯》)



  黑白月 「萋萋兮霧轂石,,宛宛兮黑白月。」 (宋•;蘇軾《龍尾石月硯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6: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