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時代的三項福利:相當於現在的91萬元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2-30 1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民網強國社區

  40歲以上的人都經歷過,毛澤東時代的人們享受著公費醫療、義務教育和福利住房,這些福利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呢?以現在為參照,一個家庭的這三項福利是整個家庭除吃喝以外的總收入的2.8倍!

  在毛澤東時代,義務教育中小學的學費極少,大學中專以上的學生不但學費由國家承擔,而且國家還為大學生髮工資,學生們每月都能得到生活費。......那麼,這些無形的福利總共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呢?我大概算了一下,供網民參考:

  公費醫療:以某市2004年為標準,每人年均醫療消費支出為1434元,按平均每戶4人計算(毛澤東時代一個孩子的很少),每戶年均4302元,1964年人均壽命75.85歲,每戶一生平均支出相當於今天的為75.85×4320=435046元

  義務教育:以某市2004年為標準,每戶年均消費教育支出5510元,每戶一生平均支出相當於今天的5510×75.85=417934元。

  福利住房:80年代,中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由80年代初的3.6平方米,均價按3000元/m2(還不算維修等費用),每戶一生按1.3套房子,戶均1.3×3.6×4×3000=56160元。

  三項共折:435046+4179345+56160=909140元!

  也就是說,毛澤東時代每戶家庭一生所享受的這三項福利91萬元!

  家庭收入:以某市2004年為標準,每一就業者收入為10009元,剔除就業者生活費后,其年均節餘5800元左右每戶家庭按1.6個就業者,每個就業者的平均工作時間為35年算,每戶一生平均節餘5800×1.6×35=324800(元)。

  每戶家庭一生的三項福利是一生所攢錢的909140÷324800=2.8倍,也就是說攢一輩子的錢還不夠毛澤東時代的這三項福利!!!

  毛澤東時代難道真的像有些精英說得很窮嗎?這麼窮還讓老百姓享受這麼高的福利?毛主席去世時是既無內債又無外債!以上數據僅僅是家庭內的福利,還不算國家工業由一窮二白至第六工業強國,什麼二彈一星了等等!

  再說說農產品的價格,以小麥為例,1970年--1976年小麥的市場價格:從"0.35元/市斤"上漲到"0.36元/市斤",物價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非常穩定。我想說的問題是農民在市場上賣掉一市斤小麥的錢,可以用來做什麼?

  在 1970年讀小學一年級報名時,學生只須向學校交三毛錢(0.3元),當時只需交納書籍費,沒有學雜費,是真正的"一費制"。待到開學發書時,兩門教材《語文》、《算術》的定價相加也只有兩毛八分錢(0.28元),當初報名時多交的貳分錢還是被老師退給了每一個同學。0.28元就是當時整個一學期的費用,當時小麥的市場價是:0.35元/市斤。也就是說,農民只需要賣掉八兩(0.8市斤)小麥就足夠了。

  讓我們再看看當時其它內容的一些消費情況:柴油機灌溉或拖拉機耕地所需的柴油價格,每市斤是八分錢(0.08元),也就是說"1市斤小麥"就可以換來"4.38市斤柴油";當時的公共汽車每次收費是伍分錢,也就是說賣掉"壹市斤小麥"的錢可以乘坐"柒次公共車";當時的公園很多都免費,收費公園的門票也不會超過伍分錢;當時在電影院看電影,一張電影票只需"壹角錢",也就是說農民賣掉"壹市斤小麥"就可以去電影院"看3.8次電影"。

  當時一個雞蛋的市場價是肆分錢,有人曾粗略地估計說:家裡養上一隻老母雞,老母雞所下的雞蛋足夠供兩個學生上學的費用。這話不無道理,我兄妹兩人從小學到中學的費用,基本上就是靠我母親所養的幾隻老母雞下蛋,這些雞蛋所換的錢,除了供我們兄妹上學外,還要供應家裡的油鹽醬醋茶之需。

  再讓我們看看改革開放后的今天農產品的價格,同上,看看賣掉一市斤小麥的錢都可以用來做什麼?再看看養一隻老母雞可以供應幾個學生上學?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本帳,無須我再一一列舉。通過比較,我們不難得出結論:究竟是誰在壓低農產品的價格?!究竟是誰在犧牲農民的利益?!事情已經很明顯了。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當時的農民雖然還須向國家交納愛國糧,雖然還沒有免交農業稅,但是農民當時的生活負擔要遠比現在輕鬆得多!雖然當時的物質財富沒有現在豐富,但是他們卻是真正的國家主人翁!

  從網上看,從周圍人看,多數老百姓特別懷念毛澤東時代,在毛澤東時代感覺幸福、踏實,過得有奔頭。這其中原因很多,有理想,人吃人、人剝削人的現象少,不受當官的和有錢人的氣,人人相對平等,當時是真正的和諧社會。

  毛澤東時代每戶享受的三項福利相當於現在的91萬元,誰說毛澤東時代窮?


  

36

主題

1070

帖子

126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69
沙發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09-12-30 15:10 | 只看該作者
LZ你的毛澤東時代的三項福利:相當於現在的91萬元的說法是否包括八億農民。因本人也是毛時代的農民,我想農民首先要減去LZ的戶均1.3×3.6×4×3000=56160元,因為農民的住房都是自建的。我們村上大部分都是文盲,初中文化以上的沒有,何來教育支出。我想即使是現在,許多農村地區大部分農民教育支出也沒有你的戶均1.3×3.6×4×3000=56160元。當時即使在城市裡的國有企業工作的能享有大勞保的,其子女醫療能報銷50%。當然你在街道工廠等集體企業工作的話,其子女無醫療福利。還有標準麵粉0.17元/斤,何來小麥的市場價是:0.35元/市斤。其他錯誤百出的例子太多,不多一一舉例了。
我想強調的是:LZ認為當時的農民雖然還須向國家交納愛國糧,雖然還沒有免交農業稅,但是農民當時的生活負擔要遠比現在輕鬆得多結論從何而來!請問你在農村呆過嗎,你知道我們在農村一天的辛苦勞動,而工分還不值5毛錢嗎?你知道那時農民的真正生活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3
shanren 發表於 2009-12-31 08: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nren 於 2009-12-30 19:46 編輯

這種破玩意兒都是誰嘬著咖啡、喝著老白乾、拿著5毛一帖編的? 能TMD略微包括一些事實不行???

花3毛錢上一個學期課???我怎麼沒趕上?60、70年代我上學怎麼每一個學期開學都不得不交 10 - 12元 = 我母親月薪的 1/4? 雜費6 元+ 書本費(每學期不一樣)。下鄉學農、拉練(=每天列隊出去走幾十公里的路、作為「戰備」的一部分)等活動的費用另外收取。這還是當時供給等狀況最好的城市之一 ----- 上海。

標準粉的麵條 ¥0.21一斤,標準麵粉 ¥0.17一斤。LZ帖子的作者是一個北京人說的「空手套白狼」的主兒,一張嘴就能從一斤麥子里打出3斤麵粉來,否則不知道怎麼有本事搞出¥0.35/斤小麥收購價。我老家就在上海郊縣,每年種冬小麥,但即便是這樣的江南魚米之鄉,農民早、晚兩頓都喝粥,中午才吃一頓乾飯,原因只有一個:糧食不夠吃。我去老家過暑假,從來就是揣著自己的糧票去的,否則鄉下親戚沒法歡迎你。

公共汽車票 5分錢隨便坐??? 我知道惟有大連是這樣的,在全國其他任何城市,這句都是謊話,包括北京。上海的公共汽車票是5分起步,最高到2毛(電車是 4分到 ¥0.17)。

每戶還能分到 1.3套房子??? 夢話也不能這麼說吧? 我多少同學家裡都是三代、甚至四代人同居一室。70年代我的一個班主任結婚,一間20來平房的房間里,用大衣櫃隔一下,這邊就是他的新房;那一邊,睡著他的岳父、岳母、大舅子、小姨子。這還算是有「婚房」的、運氣好的!

49 - 1980年間,全國人口增加了將近1倍。但是1980年前,可著全上海,總共造了多少新公房??? 惟有番瓜弄、肇嘉浜那麼幾個編入全國語文課本的「新村」,屈指可數,只夠做「革命樣板」的,充門面都不夠。

雞蛋:上海當時的雞蛋是 ¥0.80 左右1斤,憑票才能賣,我家算「小戶」,每個月我們家可以買 1斤雞蛋,大一點兒的8個,小一點兒的10個蛋,全家人吃一個月!我那3歲的表弟不小心砸爛了小半籃子雞蛋(用3家人一個月的蛋票買的),要不是我們護著,他那小屁股不被他爹揍攔了才怪!

通篇沒有一句真話。純粹是寫來欺騙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青少年的。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4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09-12-31 09:59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真搞笑。毛時代的醫生都被蹲牛棚掃廁所了,醫生都是有權有勢的無產階級的親戚子弟充當的「赤腳醫生」,有病看不了,沒病還能給你看出病來。
至於免費讀書是真的,不過那時候,讀書也是為了將來當農民,大學都是農業大學。也學不到什麼新東西。
所謂福利房就是筒子樓,沒有廚房沒有廁所,卧室不隔音,共用水池子。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5
chujiakang 發表於 2010-1-1 09:41 | 只看該作者
無知,無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195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43
6
南丁 發表於 2010-1-1 16:11 | 只看該作者
看五毛的文章真是長見識啊。 原來中國早在文革時代就已經是「和諧社會」了。而且還是「真正的」
世人都是平等的, 不過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7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1-3 07: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隔岸觀火 於 2010-1-3 07:21 編輯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當時的農民雖然還須向國家交納愛國糧,雖然還沒有免交農業稅,但是農民當時的生活負擔要遠比現在輕鬆得多!雖然當時的物質財富沒有現在豐富,但是他們卻是真正的國家主人翁!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2-30 12:49

這些主人公每年要種三季水稻,一季小麥,冬天農活不是太忙的時候,就得去改造河流,就是把原來暢通的河道堵上,為什麼呢?不知道,可能是看農民沒什麼事做,給農民找點破壞破壞大自然的是事情做。不過政府讓農民做,給錢也行,但政府是一分錢不出。不但要「主人翁」出力,還得他們自己帶糧食帶鋪蓋。三九寒天呀,就只能背一床破棉絮上工地。就像《洪湖赤衛隊》里唱的:一條棉絮象魚網。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農民工進了城,沒那麼多抱怨,因為他們怎麼說也能掙上錢。毛時代服政府的徭役是要自己倒貼錢糧的。
毛時代的「主人翁」就想當兵。當兵就算是當工程兵,成天上工地服苦役,那好歹吃得是大米白面,被子是正正經經的軍被呀。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1070

帖子

126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69
8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3 08:17 | 只看該作者
這些主人公每年要種三季水稻,一季小麥,冬天農活不是太忙的時候,就得去改造河流,就是把原來暢通的河道堵上,為什麼呢?不知道,可能是看農民沒什麼事做,給農民找點破壞破壞大自然的是事情做。不過政府讓農民做 ...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1-3 07:20
確實如此。我在安徽時,差不多每年冬天都要去挖河,國家不給一分錢,自己生產隊里記工分。國家唯一所做是,派個慰問團送一點豬肉什麼的。因為沒有具體的,科學的規劃,今年挖了明年改,反正勞動力不要錢。在皖南至今還有不少一條條幹涸的溝渠,就是當年的後遺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9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1-3 08:38 | 只看該作者
確實如此。我在安徽時,差不多每年冬天都要去挖河,國家不給一分錢,自己生產隊里記工分。國家唯一所做是,派個慰問團送一點豬肉什麼的。因為沒有具體的,科學的規劃,今年挖了明年改,反正勞動力不要錢。在皖南至今 ...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3 08:17

我在四川的時候見到過一些被堵塞的河流,據說,這裡解放前可以通過水路直達成都的,後來被改天換地搞的到處被堵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據說是為了學大寨改水田,其實哪有什麼水田,到處是河卵石和沙子,根本沒法種莊稼,最要命的是,堵塞河流不是為了修水庫,只是為了破壞河流,結果就是導致年年災害。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1070

帖子

126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69
10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3 13:02 | 只看該作者
我在四川的時候見到過一些被堵塞的河流,據說,這裡解放前可以通過水路直達成都的,後來被改天換地搞的到處被堵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據說是為了學大寨改水田,其實哪有什麼水田,到處是河卵石和沙子,根本沒法種莊稼 ...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1-3 08:38
這就是五毛嘴裡所謂的「豐功偉績」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1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1-3 15:01 | 只看該作者
「豐功偉績」還包括糧票、油票、火柴票、香煙票、肉票、布票、等等等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2
zjd713 發表於 2010-1-3 15:54 | 只看該作者
看五毛的文章真是長見識啊。 原來中國早在文革時代就已經是「和諧社會」了。而且還是「真正的」
南丁 發表於 2010-1-1 16:11



你就是傳說中看場子的打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78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3
13
cadillac 發表於 2010-1-3 16:36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時代的國民生產總值怕是人均到不了400塊人民幣吧。否則改革開放的「偉大」目標怕是貽笑大方了。毛澤東時代那麼搞一人一生的貢獻才400x75.85=3萬0340元,全家4口人算也才12萬1360元。明白為什麼有人那麼「懷念」那個時代了吧。干1塊錢的活花子孫6塊多,多麼「美好」的時代啊。美好是美好,這樣的好事也輪不上75.85年。把國家吃光了,這樣的德政自然也就沒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15

帖子

433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3
14
大錢世界 發表於 2010-1-3 21:47 | 只看該作者
Allen,

還真有你這樣的白痴啊?

這種文章也敢拿出來貼!

看北朝鮮就知道了,那是毛澤東時代的活標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15
司馬遷 發表於 2010-1-3 23:52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說的基本都是事實。
把為毛時代實事求是說話的人稱為「五毛」是大錯特錯了,今天吠毛的才能領到賞錢呢。
中華民國在中國搞了三、四十年,到它垮掉時,中國的總人口竟然跟滿清統治時代差不多,幾乎沒什麼增長,人均壽命甚至不到35歲。毛統治中國的時間雖然沒有中華民國歷史長,只有二十幾年,可就在這二十幾年,中國的總人口卻翻了一番,人均壽命達到67歲。最讓人不解的是,在這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中國竟然還能躋身核子大國,不但擁有了原子彈、氫彈,還製造出了核子潛艇,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台灣直到今天還沒這個能力)。如果毛澤東時代只會大量地餓死國人,那麼這翻一番的人口和人均壽命哪裡來?如果毛澤東時代只會土法鍊鋼,迫害科學家,那麼這原子彈、氫彈、核子潛艇和人造地球衛星哪裡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1070

帖子

126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69
16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4 00: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安徽農民 於 2010-1-4 00:38 編輯
樓主說的基本都是事實。
把為毛時代實事求是說話的人稱為「五毛」是大錯特錯了,今天吠毛的才能領到賞錢呢。
中華民國在中國搞了三、四十年,到它垮掉時,中國的總人口竟然跟滿清統治時代差不多,幾乎沒什麼增長, ...
司馬遷 發表於 2010-1-3 23:52
請問閣下的家裡,和你的親戚,鄰居,在老毛時代又沒有平均分到1.3套房呀。希望能以事實來講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17
格林 發表於 2010-1-4 00:47 | 只看該作者
我們村上大部分都是文盲,初中文化以上的沒有,何來教育支出......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09-12-30 15:10

當年小崗村出來的混混。一會兒城市、一會兒農村地到處流竄,到現在都沒有完成初中文化教育也是可想而知的。但能以偏蓋全嗎?
文化教育:毛時代絕大多數的農家孩子都有上學受教育的機會。很多農村辦了學堂、學校。而中國今天很多成材的高級知識分子,就是由這些「泥腿子」的後代們中培養出來的。
醫療衛生:農村條件雖然比較差,但生產大隊、小隊基本都有衛生所、受過初步培訓的赤腳醫生,可以處理一些不太嚴重的傷病。而重一點的病患,一般是往公社、縣城裡送。公社都有衛生院,大一點公社甚至有醫院。當年農村的醫療衛生事業雖不先進,但普及度很高。不然,中國人的人均壽命也不會從1949年的35歲跳到1976年的67歲了。當年農村的醫療成就跟幾十年後的今天並不是沒有可比之處。隨便舉個例子:
血吸蟲病、性病在那個時代是絕了跡的,肺結核、麻風病也基本得到控制和有效治療。也沒有聽說過有周總理走訪艾滋村的報道,不然,今天溫總的艾滋親民秀也沒有這麼風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18
司馬遷 發表於 2010-1-4 01:00 | 只看該作者
請問閣下的家裡,和你的親戚,鄰居,在老毛時代又沒有平均分到1.3套房呀。希望能以事實來講話。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4 00:3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對小崗村出來的混混,喻義,讓他們象南街村、華西村那樣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顯然是不行的。這類人只能喻利。哪怕只有五毛,只要是CASH,就肯做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1070

帖子

126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69
19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4 01: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安徽農民 於 2010-1-4 02:34 編輯

你除了人生攻擊,謾罵又會什麼呢,你知道我的學歷嗎?你有真據嗎?拍良性問一下,在上海除了那些住滾地龍的,在老毛時代有幾戶分到過房子。當年農村的醫療衛生事業雖不先進,但普及度很高。請問你在農村呆過嗎。我在農村當過鄉村教師,你有同樣的經歷嗎。不要看不起安徽,安徽也是中國。如果你罵我是小崗村的,都能得到快感,那也說明你自己活脫脫的小市民。告訴你,我用我的網民就是以自己曾經是安徽農民而自豪,安徽是我的第二故鄉。當然閣下您的性格是,以曾經住過上只角(哪怕是汽車間)為豪。一個上海的小市民一生賴在一個窩裡,還要嘲笑別人一會兒農村一會兒城市,和井底的青蛙有什麼兩樣。每當您辯論不行了,就是對對手進行人生攻擊,本人不才但也會適當反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1070

帖子

126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69
20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4 02: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安徽農民 於 2010-1-4 02:15 編輯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對小崗村出來的混混,喻義,讓他們象南街村、華西村那樣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顯然是不行的。這類人只能喻利。哪怕只有五毛,只要是CASH,就肯做事了......
司馬遷 發表於 2010-1-4 01:00
圍繞主題辯論你怕了。今天又是你開這個先例,回答不出了提問,進行人身攻擊。老夫不會示弱。怎麼樣閹人。辯論也好,對罵也好,我會奉陪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4: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