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評社:2009 中國模式改變世界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12-30 1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拯救世界」的說法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中國模式」對世界所作的貢獻。

  過去一年,「中國拯救世界」一說頻現於西方媒體的報道。人們對這個概念最簡單的理解是:中國以其巨大的經濟實力,在金融危機中帶動全球經濟復甦。澳大利亞分析家嘗試從更宏觀的歷史視角,為西方讀者解析「中國發展模式」究竟如何給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


  這篇文章被同時刊登在澳大利亞最具影響力的報紙《悉尼先驅晨報》和《時代報》的新聞網上。文章說,中國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拯救了全世界,這一觀點幾乎得到各方一致認同。然而,這種說法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國模式」)對世界所作的貢獻。

 

  文章說,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主政時期,中國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領域都進行了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要素結合起來的「經濟改革」。中國與世界接軌,扭轉了經濟自立和貿易孤立的傳統政策。對於市場經濟,鄧小平有「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的名句,以及「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致富光榮」的哲學。


  中國的經濟改革,正好碰上低利率、低油價、機構管制寬鬆的世界經濟強勁增長的好時期。這一繁榮期的興起,部分是因為柏林牆倒塌、蘇聯解體和社會主義陣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中國模式」借鏡了日本戰後經濟復甦的經驗,充分利用貿易加快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經濟的引擎是出口帶動增長,此外,中國還設立了深圳等經濟特區,帶動投資和工業發展。中國又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引進了大量外國投資、技術、管理和貿易知識。中國部分地區變身為世界工廠,它從外國進口部件和原材料,組裝加工后又轉手賣到外國去。


  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外商看好快速發展和不斷提升的生活水平,開始進入中國投資。同時,遍地良機也吸引不少海外華人歸國。


  出口貿易的成功發展,為中國帶來了總額超過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些巨額外匯儲備,推動了全球貿易流動。然而,必須注意的是,中國外匯儲備中的60-70%是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另一邊廂,美國的低利率政策帶動消費增長,並助長了房市和股市泡沫的形成。美國消費增長的結果,是對來自中國的貨物的需求進一步擴大。


  借錢給美國人,讓美國人買更多中國東西。到頭來,中國其實是在用自己口袋裡的錢,去買自己的東西。在美國償還債務之前,錢並沒有落入中國自己的口袋裡。


  文章認為,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建立巨大的外匯儲備,歸根究底,就是增加了流動性,並直接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與繁榮。至於其他國家(比如澳大利亞)則直接受益於市場對商品需求的增長以及原材料價格的提高。澳大利亞央行行長斯蒂文斯(Glenn Stevens)曾多次提到中國在澳大利亞避免陷入嚴重衰退中所起的作用。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該國所受的衝擊較輕,這應該歸功於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的雙邊貿易,及中國對澳大利亞商品的巨大需求。


來源:中評社 記者:亦昀編譯報道 2009-12-29 00:46:3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