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群體冷漠症」比甲流更可怕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12-29 1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1日,兩民工在從廣西乘大巴返鄉的途中,因大巴空調出故障身患感冒,每次咳嗽,其他乘客都投來異樣目光。後來,全車近30名乘客都在激烈討論,迫於乘客壓力的司機聽取大多數乘客意見,打開車門將他倆攆下車。
  兩名返鄉民工的乘車遭遇,讓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表露無餘。這種「民意表決」攆人下車的舉止,其實是對民工身份的一種間接歧視。倘若這兩名乘客衣著光鮮、有頭有臉,想必不至於受到如此對待。
  乘客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這兩位返鄉民工,從而引發「群體冷漠症」的根源是什麼?是信任危機。在當今社會中,當人與人之間砌上了厚厚的「防火牆」,互相不信任的眼光主宰彼此的交流時,所有的善意和關愛將被冰封。
  讓人感慨的是,兩名患感冒的民工得到的是無情而不是同情,乘客的「群體冷漠症」是對現實的無奈還是緣於心靈的麻木,我想後者多一些。不過是車內的幾聲咳嗽,就讓乘客在特定的環境下變得自私與世故,這種異樣的目光潛藏的禍患尤其值得警惕。
  「群體冷漠症」不但可怕,而且可悲。對構建和諧社會而言,這是一道阻礙和諧的無形屏障,也是傷害社會肌體的「癌細胞」。這種「癌細胞」一旦擴散,對整個社會風氣的破壞極大。
  行文至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事歸咎於自私自利的思想在作祟。事實上,這起偶然事件,顯現出社會群體對民工尊嚴和關愛的缺失。
  甲流的持續蔓延固然可怕,但比甲流更可怕的是「群體冷漠症」。當下,我們一方面要著手於甲流的防控,一方面亦要對「群體性冷漠」對症下藥。而要從根本上醫治「群體冷漠症」,就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彼此之間具備基本的理解與起碼的信任,這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