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谷歌數字圖書館未經授權收錄中國圖書8萬種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12-29 1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12-27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25日公布了谷歌公司提供的谷歌數字圖書館收錄的中國圖書初步清單。根據這份清單,谷歌數字圖書館共涉及中國圖書8萬餘種,其中涉及中國作協會員約2600人的約8000種圖書。

  今年10月,中國文學著作權協會發布穀歌「侵權」調查,570位中國著作權人的17922部作品被谷歌數字圖書館掃描上網。這570位包括國家領導人、政府官員和作家在內的權利人對此毫不知情,沒有證據表明谷歌公司取得了權利人的授權。文著協之後與谷歌方面就這些作品的版權問題進行了三輪會談,谷歌方面同意將賠償標準從每本60美元提高到每本300美元,此次向文著協提供清單,也是會談達成的約定之一。

  文著協有關人士稱,谷歌此次公布的數據是其技術部門對國際統一標準書號(ISBN)中國號段檢索得出的數據,由於1987年以前中國沒有採用ISBN,1987年以前中國出版的圖書並未包含在此次谷歌提交的清單中。因此,谷歌數字圖書館掃描收錄的中國圖書應該會超過8萬種。

  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2004年開始實施,因涉嫌侵權,在美國和歐洲等地都引發了版權糾紛。文著協有關負責人表示,清單將會在確定后以適當方式予以公布。

  雙方約定在2010年1月上旬進行第四輪會談,谷歌總部負責與中國方面談判的高管將專程來華參加談判。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12-29 10:4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稱將通過訴訟向谷歌維權

2009-12-28       來源:中文業界諮詢站

  10月19日,上海《青年報》的一篇名為《谷歌數字圖書館涉嫌侵犯500餘名中國作家著作權——60美元賠款惹怒中國作家》的報道引起了國民的強烈反響。而站在谷歌侵權案第一戰線的就是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副總幹事——張洪波。值得一提的是,引發這場戰爭的人並非是中國人,而是國際影印複製權組織秘書長奧拉夫。

  一個炎熱和悶熱的夏日,張洪波按照平時的安排有條不紊地為成立不足一年的協會而奔波。為了讓更多的人熟知這個年輕而又承擔無限著作人權利的機構,張洪波基本跑遍了當時北京所有有關出版行業的論壇。而在一個讓所有人都看似平淡的一天,張洪波的生活卻被奧拉夫的一封信打亂了。這封信內容只有一個,谷歌提出了一份關於谷歌數字圖書館版權和解方案,這份方案規定谷歌數字圖書館的版權所有者的補償申請在9月4日前到期,如果版權人不提出申請,就視做自動放棄。

  看完這封簡短的信,張洪波疾跑到了電腦前,登錄谷歌數字圖書館。令張洪波怎麼也沒有想到的事發生了。在他的眼皮底下,一連查找的30多個國內著名作家的作品已經呈列在了谷歌數字圖書館中。

  震驚、氣憤!張洪波怎麼也沒有想到作為一個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會隨意侵犯中國著作家的權益。此後的兩個月,張洪波閉門不出,一心趴在了谷歌數字圖書館中。隨著深入的調查,在570位中國作者的17922部作品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谷歌非法掃描上網,而這僅僅是查出來的冰山一角。

  即使現在回頭去看,張洪波依舊氣憤的是他發現谷歌打破了延續了幾百年的「先授權後傳播」的版權界傳統,變成了「先使用后和解」。和解的條件由谷歌決定,於是原本擁有主動權的版權人,一轉眼就成了一個任人擺布的角色,谷歌則能因此減少很多購買版權的成本。

  張洪波的大聲疾呼使得谷歌「版權門」事件成為各大報刊的頭條新聞,谷歌也不得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在收到文著協的一份措辭強硬的律師函之後,谷歌終於給張洪波打來電話,稱將派專人來和文字著作權協會談判。此後數日,張洪波和同事們著手為談判做準備。

  11 月2日,當谷歌圖書搜索戰略合作部亞太區首席代表埃瑞克·哈特曼出現在文字著作權協會辦公室里時,張洪波驚訝地發現,哈特曼一點也不像電視劇里的談判專家那樣咄咄逼人,他十分客氣。當張洪波向他抱怨谷歌處理這件事的效率太低,他還笑著點頭稱是。但就是這個客氣的年輕人,卻在第一輪談判之後向央視拋出了所謂 「摘要不算侵權」、「只是合理利用」的言論。張洪波頭次感覺到了這個年輕的對手是多麼地不好對付。「由於圖書館圖書種類過多,我們不能整理出詳細的圖書使用清單;摘要不算侵權……」面對谷歌一次一次逃避責任,談判陷入了僵局。儘管谷歌迫於壓力,發出了一份和解聲明,把條款分為「同意和解」和「不同意」兩類。同意者,每人每本書可獲「至少60美元」作為賠償,以後則能獲得圖書在線閱讀收入的63%。但這賠償需本人提出「申請」,要是過了2010年6月5日還未申請,則視為自動放棄權利。如不同意,則請提出訴訟,但不得晚於2010年1月5日。這樣的條件張洪波怎麼也不能接受,「如果談判一直陷入僵局,我們將採取訴訟的手段來維護中國著作家的權利」!張洪波堅定地表示。

  儘管談判陷入了僵局,張洪波為了能讓更多的著作權人關注版權的重要,最近的兩個月他幾乎跑遍了國內各個省市自治區,就在前幾天,剛剛從廣西回來的張洪波沒有得到休整就要準備去下一個城市去宣講谷歌「版權門」事件了。為了能滿足各地的邀請,張洪波不得不開始排計劃,他甚至有了自己的助手。為了能讓著作家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權利,張洪波依舊奔波在版權保護的第一戰線上。

  2009年被很多人稱之為版權元年。從 KTV版權收費是否透明、谷建芬兩會上書廣電系統應徵收音樂版權收費、谷歌侵權案、廣電系統音樂版權收費制度的制定、BTCHINA關停……一年間數件版權保護大事記見證了國家對版權保護力度的關注。無論從出版、影視、新媒體,一股版權「春風」正刮向國內的各個行業。

  不難看出,長期缺乏版權保護的著作人看到了行業發展的曙光。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12-29 10:43 | 只看該作者
棉棉訴谷歌侵權案 今日首次開庭

2009-12-29 08:14   來源:網易 作者:牛立雄  

  12月29日凌晨消息,備受關注的作家棉棉起訴谷歌侵犯著作權一案,將於今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首次開庭交換證據。棉棉的起訴讓谷歌圖書搜索版權案蒙上了一層陰影。谷歌計劃創建全球最大的數字圖書館,它掃描了部分中國作家的書籍並上傳至谷歌「圖書搜索」中,這遭到了中國作家的反對。

  12月29日凌晨消息,備受關注的作家棉棉起訴谷歌侵犯著作權一案,將於今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首次開庭交換證據。中國第一位以作家個人名義發起的訴訟讓谷歌中國圖書搜索版權案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個月前,作家棉棉宣布將以個人名義起訴谷歌,理由是谷歌未經授權掃描其作品《鹽酸情人》中的部分內容,並將其上傳到谷歌的「圖書搜索」中。棉棉要求谷歌賠禮道歉並賠償其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失共計6.1萬元。中國作家協會近日以公開信的形式聲援棉棉。

  今日的首次開庭主要是證據交換。棉棉代理律師昨日向媒體透露,他今日將主要提交經過公證處公證的谷歌掃描棉棉作品《鹽酸情人》的網頁證據。按照程序,證據交換之後,案件將進入正式審理程序。

  棉棉的起訴讓谷歌圖書搜索版權案蒙上了一層陰影。

  谷歌計劃創建全球最大的數字圖書館,它掃描了部分中國作家的書籍並上傳至谷歌「圖書搜索」中,這遭到了中國作家的反對。谷歌提出了和解方案:在谷歌未經實現許可就掃描圖書的情況下,該書作者可以得到一筆60美元的補償以及未來電子書銷售收入的63%。數月前,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呼籲中國作家拒絕谷歌的這一和解方案,目前該協會已經同谷歌進行了三次會談,第四次會談將於1月上旬進行。棉棉發起的訴訟的結果也將對會談的結果產生一定影響。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4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12-29 10:46 | 只看該作者
作協支持棉棉起訴谷歌:讓世界看到中國法律尊嚴

時間:2009-12-28 15: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作家協會25日通過「公開信」的形式,對作家棉棉起訴谷歌公司的行為表示堅決支持。作協表示,相信受理相關訴訟的司法機構,會遵照有關著作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公正審理此案,還著作權人以公道,讓世界看到中國法律的尊嚴。

  作協25日在其官方網站上對外公布了「中國作家協會支持作家棉棉依法維權的公開信」。

  作協在公開信中表示,近日,作家棉棉就谷歌公司「圖書搜索」欄目未經作者許可掃描收錄使用其作品《鹽酸情人》的行為向法院提起訴訟。中國作家協會堅決支持棉棉進行維權訴訟。

  中國作家協會認為,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任何公司或機構掃描收錄使用他人作品都必須遵守「先授權,后使用」的法律原則。越是國際大公司,越應守法自律。谷歌公司未經許可掃描收錄使用中國作家作品,這是鐵的事實。而谷歌公司至今未向中國作家公開道歉並提出合理的處置方案,「我們深感不解和失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的《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將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應當取得權利人許可,並支付報酬。」中國作家協會相信,受理棉棉維權訴訟的司法機構,會遵照有關著作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公正審理此案,還著作權人以公道,讓世界看到中國法律的尊嚴。

  谷歌公司數字圖書館未經授權收錄多位中國作家作品一事,日前引發各界關注。相關中國作家的反應不盡相同,多位作家選擇加入文著協,向谷歌表達維權訴求。也有一些作家表示樂見谷歌收錄自己的作品,還有一些人目前仍保持沉默。作家棉棉則選擇通過個人起訴的方式,向谷歌公司維權。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5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12-29 10:52 | 只看該作者
谷歌"侵權"引軒然大波 "賠60美元"適用於中國?

2009年10月23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從2004年開始,谷歌的「數字圖書館」計劃一直面臨相當嚴峻的版權問題,美國、歐盟等都曾明確表示質疑和抗議。據統計,至少有570位中國權利人的17922部作品「未經授權」被收錄。這一事實在中國境內激起軒然大波,「谷歌數字圖書館對中國權利人來說是利是弊」「和解賠償該不該60美元」「如何抵制谷歌的文化霸權」等成為討論的焦點。

  谷歌究竟侵權與否?
  中國權利人在乎「未經授權」

  昨天,谷歌相關人士在接受央視《第一時間》採訪時回應到,谷歌數字圖書館中的圖書顯示是摘要,不存在任何版權問題,也就不存在侵權。
  「現在大家的爭議焦點是未經權利人許可,圖書作品被谷歌擅自掃描上傳至數字圖書館供美國公眾閱覽,根本沒有提及『摘要』的問題,谷歌卻顧左右而言他,分明是避重就輕的搪塞與託辭,」中國文著協常務副總幹事張洪波說。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文著協)最早將於今日向谷歌中國(Google China)致函,要求就此事進行談判。張洪波明確表示:「有些人認為,根據美國法律,谷歌提議的和解方案也適用於中國作者的作品。我們不接受這一觀點。」

  針對谷歌數字圖書館侵權一事,中國文著協一直很關注,在今年6月26日和9月27日先後發布兩次「致中國權利人」的公告。第一次公告題名為「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關於轉發谷歌數字圖書館侵權集體訴訟和解通知概要的公告」,提醒中國權利人主動檢索著作收錄情況,並表示會協會中國權利人追討合法權益。第二次公告題名為「致廣大著作權人通知書」,轉發了谷歌在2008年和美國作家協會和出版商協會達成的和解協議。
  在9月24日文著協專門召開的法律專家座談會上,專家建議「中國權利人應該有組織地與谷歌交涉,維護中國權利人的正當權利」。文著協還表示,已經爭取到中國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積極支持,將代表中國權利人開展維權行動。

  中國作家協會也表示會積極配合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及其他相關部門進行維權訴訟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新聞發言人陳崎嶸說:「谷歌掃描並上傳中國作家的書籍,公然違背了國際社會關於著作權保護的基本通則」。同時,陳崎嶸也指出,中國作協是一個獨立的、中央級的全國性人民團體,不是政府機構,並不能直接進行訴訟,但會呼籲更多作家知道此事,並組織整理被侵權作家的反對意見。


  谷歌「賠60美元」也適用中國?
  中國權利人不接受,網友呼籲「罷讀」

  據報道,2008年美國作家協會與美國出版商協會就谷歌未經授權即對圖書進行數字化一事達成和解協議。11月6日,美國法院將對和解協議召開聽證會,和解協議一旦獲得批准,將產生效力。根據美國版權法,中國著作權人也會包含在和解協議範圍內。

  該和解協議規定,如果權利人同意和解協議,谷歌對每本書至少賠償60美元,對於今後的使用,谷歌會支付給著作權人銷售收入的63%作為使用費,權利人可選擇讓其繼續使用或者要求其刪除圖書。

  這份和解協議還聲明,經包括中方在內的權利人的要求,谷歌給予現金賠償的截止期限已推遲至2010年6月5日,刪除圖書的截止期限是2011年4月5日。如權利人不提出索賠,谷歌將認定權利人放棄權利,在今後使用權利人的著作也將不會支付給權利人著作權使用費。如果權利人不同意和解,提出訴訟,另行要求賠償。請注意截止期限為2010年1月5日。

  然而,不管是中國權利人還是中國網友,多數人都對谷歌在美和解協議表示憤怒,畢淑敏、張承志、徐坤、陳村等中國作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烈指責谷歌的「霸權」行為。畢淑敏認為,谷歌的和解協議裡面有很多霸王條款。徐坤說:「作家作品未經授權就直接收入數字圖書館,這樣做簡直就是文化霸權。」陳村憤憤地說:「60美元就想把人打發了?他們做夢去吧!」

  甚至,有網友呼籲成立「罷讀聯盟」,封殺谷歌數字圖書館,堅決不看未經授權的作品。網友阿淵認為,谷歌敢明目張膽地將中國作家的作品掃描上網,這本身就說明,他們把中國作家看得太輕了,這是一件傷害國人自尊心的事情。因此,阿淵在網上呼籲成立谷歌數字圖書罷讀聯盟,「谷歌就是想通過霸權來賺錢,我們不能去讀那些書,讓他們的計劃落空」。


  谷歌「重磅出擊」!
  中國數字出版業何處去?

  在剛剛結束的第61屆的法蘭克福書展上,谷歌再次表示,將數以百萬計的書籍電子化,供讀者在網上閱讀。對此,德國海德堡大學的Roland Reuss大加指責,認為谷歌「徹底改變市場的後果是只會令整個出版業界被完全擊毀。」

  谷歌啟動的「數字圖書館」計劃是全球第一個集眾知識於同一(數碼)空間的電子書庫計劃。這是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完整收藏人類文化資產意念上的首次轉化。谷歌圖書歐洲分部的高管Santiago de la Mora稱:「我們並不想用這個圖書館來賺錢,我們是在為社會做貢獻。」

  8月30日,據英國《觀察家報》報道,谷歌高調宣布將在原有的谷歌數字館基礎上,構建全球最大的在線圖書館,全球用戶均可通過免費搜索,在線瀏覽相關的圖書內容。

  不管谷歌的初衷如何,事實是「全球最大的在線圖書館」計劃引來各種抗議和訴訟。對於權利人個體來說,這是一種「侵權行為」;對於他國數字出版業來說,這是一種「文化霸權」行為。

  早在2005年4月27日,由法國國家圖書館牽頭的歐洲19所國家圖書館負責人,在巴黎發表聯合共建歐洲數字圖書館的聲明,以對抗谷歌的「文化入侵」。

  有知情人士也透露,此前谷歌就曾委託中國數字圖書館同國內出版社表示「尋求合作」。合作的大體內容是:由中國數字圖書館作為版權代理,同谷歌數字圖書館合作,將這些出版社的書籍通過掃描收入谷歌數字圖書館,而權利人因此可獲得相應的廣告分成。不過,合作並沒有成功。
  對中國數字出版業來說,谷歌的「中文圖書」數字化速度更是警鐘。雖然中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早於谷歌,早在1999年中國國家圖書館已經開始建設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但由於有關數字圖書館的訴訟不斷出現,中國數字圖書館一直沒有做強做大。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張平教授認為,國內的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果嚴格按照先授權后使用的交易模式,則成本過於高昂」。

  對於針對谷歌侵權可能發起的一場中國權利人集體訴訟,張平教授表示,如果站在權利人的角度上考慮,是和解還是參與訴訟,最終應該追求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結果,但是如果從整個數字版權產業發展來看,這次侵權事件無論是和解還是訴訟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新華社新聞採訪中心外事室主任錢彤也同意業內意見,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可能是谷歌的一次轉身,完成從搜索引擎巨頭到全球圖書在線銷售統治者的轉變。「我覺得對於未來處理類似的事情,可能有一個指向性的意義。」

  「中國的著作人也好,著作權的代理機構也好,應該通過這件事情認識到兩個方面。」錢彤進一步表示:「一是關注新興媒體的發展趨勢和動向,二是要關注怎樣通過國際協調來平衡各方利益。畢竟搞這麼一個全球的數字圖書館,對於直接受眾來講,還是可以從中得益的」。

  如何做得既符合法律規定,又能讓產業快速發展,同時不讓谷歌搶佔先機?這應引發中國的數字版權產業界的反思。正如10月23日《解放日報》刊發文章《忘記60美元》中聲稱:「動蕩的網路時代,不分國別,誰佔得先機誰就掌握主動,等待別人給我們安排座位,還是自己找座位,或者乾脆自己建座位?答案不言而喻。」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6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12-29 10:57 | 只看該作者
韓寒逆勢「聲援」谷歌侵權
未經授權收錄中國作家作品,文著協就「侵權門」事件與谷歌兩度會談
來源: 新快報    2009-11-24  


  
  谷歌圖書館未經授權收錄中國作家作品的事件日前引發各界關注。目前,谷歌公司與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已進行兩次會談。據介紹,雙方將在12月進行第三次會談。

  昨日,作為「被侵權」作家之一的韓寒,公開發表聲明稱,「歡迎谷歌圖書館掃描我的每一本圖書」。因為他發現「這是非常合適的一個條件,谷歌只顯示我的書的目錄和摘要,就支付給我60美元」。韓寒還透露,谷歌是第一個願意就已出版圖書支付給他錢的網站,而在國內,僅有起點中文網向他支付過網路連載費用,但只針對未出版的新小說。

  谷歌未經授權將中國作家的作品掃描上網,是構成侵權還是大家誤讀?最少讓人們開始關注國內數字圖書館的種種問題。

  「侵權門」作家狀告谷歌

  2004年,谷歌著手打造全球最大的數字圖書館,公司開始大量掃描圖書,目前該圖書館收錄的圖書已經超過1000萬冊。據了解,數字圖書館的計劃初衷,是將知識的寶藏為全人類免費共享,但圖書館的版權問題成了爭論的焦點。

  今年9月27日,文著協就在其官網發布《致廣大著作權人通知書》,認為谷歌侵犯了中國著作權人的權利,和解協議中對中國著作權人的限制並不公平,並讓中國作家上網去查自己的作品是否被掃描,如果被掃描,就提出權利的申請。《通知書》稱,根據谷歌提出的和解協議,作家有「同意和解」和「不同意」兩種選擇。同意和解,每本書至少賠償60美元,以後可獲圖書在線閱讀收入的63%,但這賠償需要本人提出申請,截止日期是2010年6月5日。不同意的,可提出訴訟,另行要求賠償,但不得晚於2010年1月5日。

  初步調查顯示,有570位中國權利人的17922種作品被收錄在谷歌的數字圖書館中,都是未經允許擅自掃描上網。谷歌這種「不問自拿」的行為,引起了中國作家的強烈不滿,認為這是「明目張膽侵犯知識產權的小偷式行徑」。谷歌的賠償方案也引起大家的憤怒,抨擊這是「霸王條款」和賠償數額偏低,進而指責谷歌態度傲慢,對作者的不尊重。

  據正義網報道,國內知名作家棉棉11月6日一紙訴狀將谷歌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確認侵權,判令谷歌將作品從網站上刪除,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共計6萬餘元人民幣。這是谷歌「侵權門」事件發生以來,國內第一例以個人名義起訴谷歌主張權利的案件。
  谷歌:搜索絕非全文閱讀

  陷入「侵權門」事件后,負責圖書事宜的谷歌全球研發總監Daniel Clancy日前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強調,谷歌圖書搜索只是為搜索,不是為閱讀,並表示谷歌願意和所有的作家一起協商解決版權問題,希望通過溝通使中文著作能在世界範圍得到共享。

  谷歌圖書搜索戰略合作部亞太區首席代表Erik Hartmann介紹說,掃描的書籍有兩個來源:一是掃描了由圖書館合作夥伴提供的藏書,對於已經超過版權保護期的圖書,用戶可以免費閱讀並下載整本圖書。如果所掃描的圖書仍在版權保護期內,最多只在搜索結果中呈現該書的三個片段;或應著作權人要求不呈現任何內容。

  另一個來源由出版社等授權谷歌,對其圖書進行數字化並在網際網路上提供有限的內容預覽,「預覽」部分一般為整本圖書的20%。目前,有3萬名著作權利人提供了超過150萬冊圖書的授權,僅在中國,就已有超過50家出版社向谷歌提供了6萬本圖書的授權。

  針對「未經作家同意掃描圖書已構成侵權」這一說法,Daniel Clancy表示,所有圖書的掃描只是用於搜索,並且只顯示非常小的一部分。如果有作家不願意自己的書被掃描,谷歌會非常尊重作家的個人意願,將書刪除。

  韓寒:歡迎谷歌掃描我的書

  就在很多作家忙著向谷歌維權的時候,韓寒昨日公開聲明:「我歡迎谷歌圖書館掃描我的每一本圖書,並欣然接受在顯示目錄和摘要下60美元一本的條件。」

  韓寒說,經過對比,他發現這是非常合適的一個條件,谷歌只顯示書的目錄和摘要,就支付給他60美元,而在國內,無數的網站都能下載他書的全文,從1999年2009年,他從來沒有收到過一分錢。現在谷歌僅僅刊登了書的目錄,就支付60美元,他覺得非常滿足。「谷歌是第一個願意就已出版圖書支付給我錢的網站。60美元僅僅是個目錄而已,如果有人要全文下載,那需要另外收費,如果我拿七谷歌拿三,我認為是非常合理的,因為在傳統出版中,我只拿一,書店要拿到四到五。」

  韓寒還「現身說法」表示,十年來,他一度接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賺點稿費,在2000年的時候,某中文網曾經和他簽約第一本書的電子版權,在點擊和下載量終於可以接近1萬元人民幣的時候,突然間所有數據都變成了0,後來就再也沒有人提起過這事。「在中國,唯獨起點中文網支付給我網路連載的費用,但那是針對尚未出版的新小說。」

  此前韓寒曾表示:「假設谷歌的確掃描了全書,並在網路上提供免費閱讀和下載,那麼毫無疑問的,這是非法的。假設谷歌掃描和摘錄了圖書的一部分或者一些段落,並沒有提供全文閱讀,可顯示和閱讀的字數控制在一個很小的比例內,我個人並不認為這個行為違法。」

  爭議:是侵權還是誤解?

  在11月2日舉行的第一次會談中,谷歌承認「圖書館掃描計劃未經包括中國作家在內的任何人授權」。11月20日的第二次會談,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在是否侵權這一核心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

  本月18日,中國作協亦曾通過其官方網站向谷歌發布維權通告。通告中稱,谷歌須在2009年12月17日前向中國作家協會提供已經掃描收錄使用的中國作家作品清單。未經合法授權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掃描收錄使用中國作家作品。對此前未經授權掃描收錄使用的中國作家作品,谷歌公司須在2009年12月31日前向中國作家協會提交處理方案並儘快辦理賠償事宜。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王自強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家版權局支持中國作家、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中國作家協會依據法律和事實進行維權。

  據新華網報道,文著協常務副總幹事張洪波說,谷歌公司的代表在談判中不承認「侵權」,而是認為掃描圖書本身是種複製行為。至於僅供搜索和顯示摘要是否涉及侵權這一問題,國內著作權人看法各異,也許因為存在法律盲點,這一問題才顯得如此複雜。張洪波表示,中國廣大作家認為,谷歌使用自己的作品就是必須先經授權,否則就是侵權。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則表示,很多人其實對谷歌圖書館根本不了解,對谷歌有一種恐懼,總說「狼來了」。谷歌確實把很多圖書館的圖書掃描成數字格式,但其閱讀模式至少目前為止還未損害作者和出版商的實際利益。

  無論說我們「誤解」了谷歌,還是谷歌「欺騙」了我們,最少谷歌「侵權門」事件使人們開始關注國內數字圖書館的種種問題。

  ■新聞鏈接

  谷歌圖書和解協議
  獲美法院初步批准

  據中新社報道,紐約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法官陳卓光(Denny Chin)上周四宣布,已初步批准谷歌同兩家美國出版機構提交的修訂版數字圖書和解協議。陳卓光還表示,法院將於2010年2月18日就此舉行所謂的「公平聽證會」(fairness hearing),屆時該修訂協議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將陳述各自觀點。

  美國作家協會、美國出版商協會於2005年期間對谷歌提起法律訴訟,稱谷歌數字化圖書項目涉嫌侵權。2008年10月,谷歌同這兩家機構達成和解協議。對於該和解協議,不少行業機構表示反對。正因為如此,該協議簽署方於上周提交了修訂版和解協議,希望藉此來平息外界不滿。與原協議相比,修訂版協議縮小了允許谷歌所發行數字圖書的數量。

  美國司法部一位發言人早些時候表示,目前該機構正對谷歌修訂版協議加以評估,且對該協議的反壟斷調查仍在進行之中。按原定計劃,美國司法部將於明年初對谷歌修訂版圖書協議正式作出回應。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