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洲9千億緊急基金成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12-29 1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12-29]     



 ■東盟與中日韓在2007年5月原則同意建立自我管理的外匯儲備庫作為「清邁協議」多邊化的形式。網上圖片

——遇危機避免高額求助IMF 中日各出資32%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28日電】中國、日本、韓國及東盟10國28日表示,已於日前簽署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擬成立一個1,200億美元(約合9,360億港元)的緊急基金,成員國可在外匯緊張的情況下動用這筆資金,以應對流動性緊張問題。這意味?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正式成立,將成為亞洲構築金融危機防護網的第一步。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劉煜輝向本報指出,此貨幣互換機制是對現有《清邁倡議》的升級完善,亦是亞洲首個金融合作制度化的機制。一旦爆發金融危機,此機制將有助於確保充裕的美元流動性,資金將在發出請求的一周內提供。據了解,這一基金將於2010年3月24日起正式啟動。

2010年3月正式啟動

 根據中國央行的新聞稿顯示,中國、日本、韓國和東盟的10個成員國分別佔該穩定基金不同的額度,其中中國(含香港)與日本各佔32%,分別出資384億美元,而在中國的出資,有42億美元來自香港;韓國佔16%,出資192億美元;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東盟10國則共計佔20%的份額。協議各參與方有權在事先設定的額度內用本幣與美元實施互換。

 中國央行表示,清邁倡議多邊化將通過貨幣互換交易向面臨國際收支和短期流動性困難的參與方提供資金支持,這一安排將強化本區域防範風險和應對挑戰的能力,其核心目標是解決區域內國際收支和短期流動性困難,對現有國際融資安排加以補充。

香港出資42億美元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許多東亞國家認識到,難以依靠自身力量防止危機蔓延和貨幣貶值。2000年5月,東盟10國和中日韓3國(10+3)的財長在泰國清邁共同簽署了「清邁倡議」(CMI),主旨是亞洲國家不再需要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避免重演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數國以高額加碼求助於IMF的一幕,令亞洲國家可從鄰國獲得資金幫助,來避免本國貨幣遭遇失控性貶值。

中國成亞洲穩定器

 作為亞洲貨幣基金的雛形,東盟與中日韓在2007年5月原則同意建立自我管理的外匯儲備庫作為「清邁協議」多邊化的形式。今年2月,各方又承諾加快「清邁協議」多邊化進程,同意將籌建中的區域外匯儲備庫資金規模由原來的800億美元擴大至1,200億美元。會議決定將由中國和日本各出資384億美元,韓國出資192億美元,佔儲備庫的80%,東盟10國出資240億美元,佔20%,每個國家(地區)能借用的最大金額是其出資額乘以各自的借款乘數(見表)。

 劉煜輝認為,這一基金在未來可能發生金融危機時,對維護亞洲區域貨幣金融穩定將起到一定作用,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亦將成為亞洲區域金融的穩定器。

 不過這一機制最終將達到怎樣的效果仍有待觀察,目前各國對於如何建立相應的監控和決策機制、如何管理基金、預警危機等尚未明確。

(文匯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5: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