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彭德懷立功,三千殘兵救毛澤東擺脫張國燾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12-24 1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引子:
    彭德懷是中國共產黨一位戰功卓著的名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卓越的領導者之一。從他於1928年發動和領導平江起義並率部上井岡山與毛澤東匯合以後,彭德懷指揮的紅三軍團就一直是毛澤東手下最得力最忠誠的部隊之一。在彭德懷波瀾壯闊的戰爭生涯中,指揮過無數精彩紛呈的戰役,並長期保持不敗的記錄。彭德懷對戰爭指揮藝術的深刻理解和行雲流水般地發揮,奠定了其在紅軍、八路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崇高的威望。成為中國共產黨名將行列中從紅軍時期起直到奪取全國勝利的少數幾個高級將領之一。由於彭德懷長期在毛澤東身邊作戰並接受毛澤東直接領導,使得他在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政權數十年的艱難歷程中,數次搭救過毛澤東,使彭德懷成為毛澤東一生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戰友之一。
    
    三千殘兵救毛澤東擺脫張國燾挾持。
    
    中國共產黨率中央紅軍長征達到遵義以後,在遵義城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重新掌握了紅軍的指揮權。成為中央在軍事方面起決定作用的首要人物之一,同時也是中央最高領導成員之一。1935年6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四川北部,與張國燾領導下的紅四方面軍匯合以後,確定了繼續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並將匯合后的兩支紅軍部隊重新整編,中央紅軍一、三、五、九四個軍團改番號為第一、三、五、三十二等四個軍,四方面軍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五個軍的番號不變。並決定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重新混合編成左路軍和右路軍兩支部隊分頭北上。右路軍由中央紅軍的紅一軍、紅三軍和四方面軍的紅四軍、紅三十軍組成。由徐向前、陳昌浩分別擔任紅軍前敵指揮部總指揮和政委具體指揮右路軍行動,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也隨右路軍行動。左路軍由四方面軍的紅九軍、紅三十一軍和紅三十三軍以及中央紅軍的紅五軍、紅三十二軍五個軍組成,並組成紅軍總部。朱德仍然擔任紅軍總司令,張國燾擔任紅軍總政委,隨左路軍行動。
    從以上這個格局來看,張國燾挾四方面軍八萬餘人的強大的實力,取得紅軍總政委一職后,又對紅軍左、右兩路軍的實際領導權進行了滲透,中央紅軍的五軍和三十二軍被編在左路軍,實際上已經被張國燾抓到自己手上,而四方面軍的四軍、三十軍雖然隨右路軍行動,但張國燾派出徐向前和陳昌浩二人擔任前敵總指揮和政委一職,直接指揮右路軍,由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人為主的中共中央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紅軍的指揮權力。
    1935年9月初,右路軍北上途中通過了艱難的草地,到達巴西地區休整。其中第一軍林彪部作為前鋒已經前出至甘肅境內迭部縣之俄界附近,彭德懷部紅三軍及四方面軍之四軍,三十軍駐巴西。俄界與巴西兩部紅軍相隔數十公里。中共中央、毛澤東及徐向前,陳昌浩等人均駐巴西。當時周恩來得了嚴重的傷寒病,駐在彭德懷的紅三軍。9月8日,張國燾致電徐向前和陳昌浩,指令二人率右路軍南下返回阿壩。徐、陳二人把這一情況向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作了彙報。為了堅持北上的方針,毛澤東要求召開一個會議。9月9日,毛澤東來到徐向前、陳昌浩二人駐地,巧妙地以周恩來病重無法行動為由,邀請徐、陳二人去彭德懷的紅三軍駐地開會。當時的紅三軍僅存不足三千人,而四方面軍的四軍、三十軍仍然有著三萬多人的強大實力。出席這次會議的共七人,他們是: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博古和徐向前、陳昌浩。彭德懷以自己對黨中央的絕對忠誠,很好地安排了對這次會議的安全保衛。在會上毛澤東對徐、陳二人做了大量工作,動員他們按原定方案繼續北上。並以中央的名義再次致電張國燾,要求其率左路軍北上與右路軍匯合。但徐、陳二人明確表示,張國燾的命令是不能違抗的,右路軍必須南下。9月9日當天,張國燾回電中央,公開反對北上。在這一情況下,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博古等人知道,徐向前、陳昌浩二人及四方面軍之四、三十兩軍是不可能聽他們的。一軍林彪部又遠在數十公里之外。如果徐、陳二人採取強制措施,挾持中央南下,中央的處境將是十分危險的,遂決定於9月9日晚連夜離開巴西駐地。此時的彭德懷在實力十分懸殊的情況下,堅決服從中央指揮,率三軍不足三千人保護中央機關撤出巴西北上與一軍匯合。
    彭德懷的三軍最終雖然沒有與徐向前指揮的四軍和三十軍發生武裝衝突,但當時的情況對於中央來說是十分危險的。沒有彭德懷和三軍的保護,中央不可能安全撤離巴西。而且只要彭德懷在當時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稍稍猶豫,毛澤東等人就不敢做出連夜撤離的決定。面對徐向前、陳昌浩二人堅決南下的態度和四、三十兩軍三萬多人的強大實力,中央只能跟隨徐、陳二人南下,這是沒有辦法的。這樣以來,中國革命的結局也許就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樣子 !就在1935年9月9日張國燾對中央致電公開反對北上的關鍵時刻,還有一個張國燾指令徐、陳二人對中央「徹底展開黨內鬥爭」密電的傳說。由於沒有留下電報原文,這一密電事件也就成了千古迷案。解放后對此一迷案也進行過一些調查,但都沒有實質性的結果。因為接收這一密電的兩個關鍵人物徐向前與陳昌浩如果承認有密電,那對他們在中國共產黨內的政治前途將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但不論這一密電是否存在,當時中央及毛澤東的處境都是十分危險的。
    其實在此之前中央紅軍長征途中慘烈的湘江戰役中,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與林彪指揮的紅一軍團以每天犧牲一千人的代價,同樣從死神手中搭救了當時的中共中央。只是當時毛澤東並不是中共中央的最高領導人,所以這一次搭救不能算作是對毛澤東最直接的搭救,而只是間接的。
    彭德懷這次率紅三軍不足三千人保護中央脫離虎口,在毛澤東內心來說是非常感激的。為什麼這麼認為呢?有以下兩個證據。
    其一,在隨後不久召開的俄界會議上,毛澤東就任命彭德懷擔任了由一、三軍縮編組成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司令員,毛澤東自任政治委員,林彪任副司令員(兼一軍軍長)。此時林彪的一軍實力要比三軍強大很多,大約還有五千餘人。彭德懷的三軍卻只剩下不足三千人了。紅軍改編成八路軍時,彭德懷的三軍僅僅編成115師的一個團另加一個營。由此可以看到三軍當時的實力之弱。
    其二,1935年6月,一方面軍與四方面軍匯合以後,中央決定實施「松潘戰役」,把匯合后的兩個方面軍組成左、中、右三路。以一方面軍全部一、三、五、九四個軍團組成左路軍,以林彪為司令員,彭德懷為副司令員,聶榮臻為政委,楊尚昆為副政委,這時的彭德懷是林彪的下級。當時之所以這樣決定,也是因為一方面軍四個軍團只有一軍團實力最強大,還有約八千餘人。而其他三個軍團合計才萬餘人。僅僅過了三個月,彭德懷一躍而為林彪的上司,這能說不是毛澤東對彭德懷的感激嗎?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23: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