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經濟轉向「中國航道」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12-18 15: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時間2009年12月18日 轉載)
    來源:專家周刊
   
     日本今年第三季度GDP較上季度增長1.2%,摺合成年率增幅為4.8%。這是近20年來最好的指標之一,但即便這種增長也無法彌補日本GDP 在世界危機過程中的急劇縮減。到年底,日本GDP將至少下降5.4%。今年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計算下降14.2%,整體經濟降至2003年的水平。
   
    日企生產紛紛轉向中國
   
    如果說1990年以前,日本企業的投資收益率超過了美國和歐洲的同類指標,那麼近20年來已落後於它們。上世紀90年代初美日工業部門的投資大致相同,但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超過了日本。目前日本的投資額比美國多三分之一,但勞動生產率仍落後美國近20%。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情況也大致如此。
   
    國內生產收益率和效率的下降導致日本生產者越來越多地把生產向國外轉移,而中國成為首選目標。已經有上萬日本大中型企業在中國建立了公司,而且日本人還越來越多地把整個生產流程都安排在中國,留在日本國內的常常是最高層的幾個領導部門和財務部門。
   
    從2005年起,日本實際對華投資每年增長15%-20%,在中國日資企業工作的中國人有數百萬之多。而且,這還是在整個日本對外投資自本世紀頭十年下半期起趨於下降的背景下。
   
    此外,日本對外投資越來越具有保守性質,實際上所有企業領導和工程技術部門都由日本人控制,而產品仍在更大程度上定位於日本市場(中國對日出口60%是日資企業製造的產品)。
   
    當前日本正在轉向中國的航道,儘管在經濟方面,中國暫時還落後於日本,但它有更加龐大的內部市場,在國際舞台也具有更大的政治分量。日本對中國的依賴越來越大,迅速增加的兩國貿易、相互金融資本滲透及生產協作的加強都能證明這一點。雙邊貿易對日意義更大
   
    日中貿易的特點在於,這一貿易對日本的意義越來越大,對中國卻只是一種平衡的貿易活動,日本在其中的地位是重要的,但並非優先的。日中貿易額 2008年超過了2000億美元,也超過了日美貿易額。而且,中國對日出口超出美國對日出口500億美元。據一些經濟師預測,2010年中國將成為日本的頭號貿易夥伴,包括出口和進口兩方面。
   
    2009年對全球貿易而言都不是輕鬆的一年,全年貿易額將減少至少9%。日中貿易也在劫難逃,僅頭10個月就減少20%多。儘管這一降幅十分顯著,但仍比日美貿易額降幅少一半。10月份的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日本對華出口減少14%,對美出口減少28%。
   
    2009年日本貿易結構本身也發生了變化。與出口第三國相關的產品減少,而流向日中兩國國內市場的商品的比例在增加。這是因為兩國的刺激內需計劃產生了作用,結果中國進口的家用電器和配件及其他消費品增加了,日本從中國進口的與汽車和家用電器相關的商品也同樣增加了。但日本為中國出口型加工企業提供的設備,例如紡織設備卻大幅減少。
   
    併購加劇日本對華依賴
   
    中國國有和私營企業收購日本公司的行為也進一步加劇了日本對中國的依賴。被優先收購的是遭遇經濟問題的技術公司。這一政策是不久前才啟動的,主要原因是北京不滿日本在華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意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日本公司投資中國基礎設施的積極性不高,對中國協作企業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有限,以及對中國專家獲得生產技術設置障礙,因為領導和工程技術部門仍主要由日本人控制。
   
    此外,許多日本企業,包括技術最先進的企業正面臨資金嚴重缺乏的問題,2009年這一問題尤其突出。因此,中國對日本相對來說並不大的投資產生了顯著的效應。近年來中國對日實際投資步伐在加快,儘管存在著全球危機,今年數額仍在繼續增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8: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