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百萬人的故事始於1849──打開美國「排華法案」塵封的歷史

[複製鏈接]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anren 發表於 2009-12-17 0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百萬人的故事始於1849──打開美國「排華法案」塵封的歷史

                              ·董潔林·

1849年開始了一個的故事,可以說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詩。沒寫錯,是1849,不是1949,顯然當代人對1949的故事更為熟悉。相比之下,1849年是不起眼的一年,查看史書雖然也發生了許多事兒,如美國加州開始了淘金熱,全世界的淘金者蜂擁而至(這也是「49ers」的由來)。在中國,那一年是道光29年,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幾起農民起義,還有後來的成為清朝水師名將的鄧世昌出生。

然而,就在這個不起眼的一年,有兩個名字沒有被歷史記下的中國男人在海上飄了幾個月後來到了那個傳說中遍地黃金的美國港口-San Francisco。他們應該是從廣東某地上船的,很可能是澳門,當時有些移民到美洲的白人在亞洲招募勞工,半蒙半誘地將許多中國人弄上了駛向美州的船,他們被稱之為「苦力」(Coolie)。按歷史記載,這兩個人是最早登上美國土地的華人。

19世紀中期作為淘金者來到美國的華人,也許有人找到了黃金,而更多的人一無所獲。然後更多的人來到美國修鐵路,第一條橫跨美國大陸的鐵路。這些人也許是自願前來,也有人是被迫離開家園。他們工作努力,成果卓著,但被蔑稱為「苦力」,而且被當時的社會無情蹂躪。更後來,雖然知道當時的美國社會充滿難以忍受的種族歧視,但是他們還是前赴後繼地趕來,因為那時他們的祖國戰亂不斷,難以生存。

1882年,旅美華人的噩夢正式開始了,那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然後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之中多次被修正加強,以達到排斥中國新移民,限制已經居住在美國的華裔移民的權利和行為的目的。當時的排華浪潮是從華人聚集的加州開始的,很快蔓延到全國。除了種族之間文化隔膜的原因,當時排華的主要理由是因為勤勞節儉的華人爭取了其他人的工作,這個理由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變得格外得人心。顯然,這些法案違反了美國憲法的精神,違反了美國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由於排華法案,不僅新移民不能再來美國,美國的華裔妻兒也不能來此團聚,更不能在這裡形成新的家庭。還有,當時任何離開美國的華裔不能再自由回到美國,華裔的永久居民也被剝奪了成為美國公民的權利,甚至作為法庭證人的權利。在1924年,國會擴展了「排華法案」,將這些限制強加給所有亞裔種族。直到20世紀中期這些不合情理的限制條款被逐漸取消之前,華裔一直被隔離居住在所謂的「中國城」自生自滅。無疑,華裔美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巨大的,然而中國早期移民的遭遇是悲慘的歷史一頁。

那些旅美的華人前輩,包括那兩個最早登陸美國的華人,他們知道前往美國的路很遠,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個旅程竟然是一輩子,甚至他們的兒孫仍然繼續在他們的旅程……他們明白通往美國的路艱難坎坷,但他們沒有想到竟然需要用自己的尊嚴、鮮血、甚至生命去開拓向前的每一步。他們以為自己永遠是中國人,會將屍骨和祖先一起埋在那個叫「中國」的地方,然而最終美國卻變成了他們永久的家園。他們更沒有想到數百萬新一代的中國人會沿著他們開闢的道路相繼來到美國,成為華裔美國人。

那批最早從中國來到美國的移民,大約10萬名卑微、誠實、勤奮的中國人,他們獲取的很少,卻留下了那條橫跨美國大陸的鐵路,也為加州建造了一套造福世代的農業系統。他們攜帶的是和其他移民類似的一個典型的「美國夢」,然而這個夢對他們來說格外沉重,尋夢的航程也格外坎坷。

今天,當我們打開塵封的歷史,回望那條他們歷經艱辛的道路,我們看見了不公正和歧視。我們還看見了那部可恥「排華法案」高懸在美國法典之中。當我們現在享受著美國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時候,我們清楚地知道,早期中國移民是如何被不公平地對待,他們遭受的痛苦是如何的不該,他們的靈魂不會安寧的。

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簡單道理,就是如果有人做了如此錯誤的事,那麼至少應該「道歉」。是的,這些早期中國移民應該得到一個道歉,一個來自美國國會的正式道歉,因為那份可恥的「排華法案」以及早期中國移民因此所遭受的痛苦。

也許有人會說,「一個道歉太少了、太遲了」。對於死去的亡靈,這也許有幾分道理,然而國會的道歉將為這段讓華裔社區蒙羞數代的歷史畫上一個正式的句號。

也許有人會說,「對一件那麼久遠的事道歉有什麼意義呢?」事實上,道歉有著急迫的現實意義,因為該法案的立案緣由在現實中仍然不絕於耳,用不同的方式時常騷擾我們。而且,不公正的種子永遠都會存在於人類的某個角落,隨時在尋求合適的土壤和氣候再次發芽。

這個過程一方面可以讓公眾更好地了解華裔的歷史、認可華裔祖祖輩輩對美國方方面面的巨大貢獻、促進華裔社區更好地融入主流,同時從另一個側面提醒整個社會不要重複歷史的不公正。這個過程也會讓華裔能夠有機會治療歷史的傷痛,還原作為華裔美國人的尊嚴。

當我們回頭看這段歷史的時候,甚至在排華最為狂熱的時期—19世紀的下半段,我們也可以看見良知仍然存在於社會。在1882年,共和黨籍麻州參議員 Senator George Frisbie Hoar認為「排華法案」「將種族歧視赤裸裸地合法化」。在1893年,麻州眾議員Morse說,「於第52屆國會通過的排華法案(Geary Bill),我認為是不人道和不公正的」。從1870到1890年間,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也是這段歷史的目擊證人,他用善良和公正的筆不斷為華裔的不公平遭遇呼籲。這些故事說明良知可以跨越種族的隔閡、穿透國家的界限,反映出良知在歷史長河中折射出來的溫暖光芒。

為了爭取今天這個平等和公正的社會,許多民權領袖和團體都付出了許多努力。最近年來,各國政府紛紛就其歷史上所從事的種族歧視的行為向受害人和公眾道歉。2006年,加拿大總理 Stephen Harper就歷史強加在中國移民身上的特別稅收向華裔加拿大人道歉;2008年,澳大利亞總理Kevin Rudd就歷史上的種族歧視法案向澳洲土著道歉。在美國,1988年美國政府決定向二戰中被關押的日裔人士道歉並附帶賠償;2008年,就黑奴歷史以及」Jim Crow」法案,美國國會正式向非裔美國人道歉。還有,2008年,就過去美國政府對土著美國人的不公正行為,美國國會向土著美國人做出道歉。這個過程是正面的,將國家的各個群體更進一步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撕裂開來。

最後,讓我們來聽一聽麻州眾議員William Everett在1893年國會有關「排華法案」的聽證會上的歷史性發言:

「讓我告訴你們,那一天總會到來的,也許是兩百五十年之後,那時,太平洋海岸邊(加州)的先生們的子孫將悔恨今天你們對中國人做法,他們將更願意和我們麻州人一起,而不是像加州人一樣,公平地對待中國人。」

眾議員William Everett是對的。2009年7月,加州政府終於為那段發生在130年前對中國人歧視的歷史正式向華裔美國人社區正式道歉。感謝神靈,這聲道歉來的比眾議員William Everett預期的要早了許多。

從1849年起一百多年之後的今天,華裔美國人已經達到了四百萬。為了慰籍那已經作古的10萬個亡魂,也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永久平安的家園,我們四百萬華裔美國人社區應該團結在一起來尋求一份國會的正式的、遲來的道歉。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3: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