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萬億功與過:中國將被迫加速結構調整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12-11 12: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時間2009年12月11日 轉載)
   
    來源:文匯報
   
    在全球經濟遭遇金融風暴衝擊的2009年,中國經濟「保八」目標已觸手可及,毫無疑問這首先歸功於政府強有力的救市措施。但不少經濟學家亦提出擔憂,這一輪在四萬億「猛葯」刺激下的「保增長」,卻讓中國付出了經濟結構失衡加劇的沉重代價,而天量信貸支撐下的增長亦埋下諸多「後遺症」。總結過去一年救市的功與過,中央在部署明年宏觀經濟時果斷「變陣」,明年政府料將多管齊下、穩中漸進地引導中國經濟走向可持續增長之路。
   
    去年11月9日,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對中國經濟帶來的衝擊,中國政府果斷宣佈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出為期兩年、總額達4萬億的刺激計劃,並公佈了以「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為核心的10項具體措施。從目前情況看,今年中國經濟實現8%以上的增長已無懸念。
   
    中國社科院最新公佈的經濟預測認為,今年中國GDP將增長8.3%,更有不少經濟學家預測第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實現接近10%的增長速度。但在亮麗表現的背後,吞下救市「猛葯」之後的中國經濟亦顯現一些隱憂。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坦言,今年政府「四萬億」猛葯,「保增長」效果顯著,「調結構」卻不盡如人意。對今年中國經濟表現,庄健以4句話評價:「內需強勁增長,經濟明顯復甦,結構調整緩慢,通脹預期增大」。
   
    在他看來,中國經濟以政府投資為龍頭,帶動內需強勁增長,迅速企穩回升;但工業?比高、投資份額大等結構難題仍未解決,依靠物質投入獨撐經濟大局的尷尬局面沒有改變;同時過於寬?的貨幣政策,導致資產泡沫膨脹過快,並有發生惡性通脹的危險。
   
    「保增長」與「調結構」是今年中國經濟的兩個主線。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最近發?的報告稱,在「四萬億」政策下2009年中國經濟「調結構」的目標非但沒有實現,反而問題更突出。投資與消費的矛盾更加凸顯,過快的投資增長加劇產能過剩矛盾,以政府為主導的投資也引發對投資效率的擔憂。
   
    特別是產能過剩問題,不僅傳統的鋼鐵、水泥、氧化鋁、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過剩加劇,一些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如太陽能板、風力發電設備的生產也出現嚴重過剩,「一放就亂」問題再度顯現。
   
    中國中斷了長期以來將經濟增長由投資和出口轉變為居民消費主導的努力,?管同時將『保增長』和『調結構』列為政策目標,但在過去一年中,中國實際不惜犧牲後者實現前者。」亞洲開發銀行在其最新的一份報告中如此評價中國救市後遺症。
   
    有經濟觀察家表示,2010年將是中國解決救市後遺症的一年。作為「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中國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的調整與轉變亦到了不得不加速的關鍵時刻。而中國若保持當前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不轉變,未來在世界將無立足之地。因此明年將是中國經濟從「量變」向「質變」轉化、奠定未來可持續發展模式的關鍵一年。
   
    觀察家認為,明年政府宏觀調控將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基礎上,更加註重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註重就業和民生的改善,加大改革和調整在需求結構、產業結構等的失衡,培育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0

主題

3303

帖子

66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7
沙發
dj-diesto 發表於 2009-12-11 1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1035

帖子

6727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27
3
borninheaven 發表於 2009-12-14 05:3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救市後遺症是, 產能過剩問題加上生活資料通脹和資產泡沫膨脹過快。整一個矛盾大捆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0: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