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啟博:911保險案陪審親歷記

[複製鏈接]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7-31 16: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1984年末我到紐約讀書,然後接眷,就業,至今已20年。和美國
的小城與鄉村比較,紐約顯得擁擠,吵鬧,髒亂,人情冷漠甚至治安不靖
,但同時又富於歷史文化氣息和充滿活力。世界貿易中心的雙塔,和聯合
國大廈與自由神象並列紐約地標,為觀光者所必到。

  世界貿易中心原為政府房產,由紐約和新澤西政府港務局所有,鄰華
爾街金融區,是含幾座建築物的一個小區。世貿中心1號和2號,即廣為人
知的北塔和南塔,是兩座110層的辦公樓,於1970和1972年峻工,面積各為
4,761,416平方英尺,樓頂隨風擺幅為10英尺,樓內辦公室容納5萬人上班
,登樓頂看紐約市容的遊客每年達兩百萬人。4號和5號是兩座9層辦公樓。
此外還有商業零售設施和6個地下室,分成B1到B6共6層。連接紐約和鄰近
的新澤西州的火車PATH和紐約市地鐵在這裡有站,每天過往乘客15萬人。

1990年代以來,世界恐怖組織針對西歐和美國的活動逐步升級,紐約作為
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和美國東岸最大都市,理所當然地成為首選目標。1993
年初,恐怖組織初試鋒芒,在世貿中心地下室引爆炸藥,造成傷亡和破壞
。北塔和南塔因此分別關閉6周和4周,經濟損失估計為3億3千萬美元,保
險公司出巨款理賠。紐約市人心惶惶了幾個月後才恢復正常。政府的情報
治安部門調查之後捕獲數名嫌犯,在離世貿中心半(英)里之遙,緊鄰唐
人街的聯邦法院審理定罪。聯邦法院區從此保安大幅度升級,遍設路障及
持槍警衛成為永久性措施。聯邦法院警員(U.S.Marshal)用直升飛機押解一
個重要人犯從法院回監獄時,飛經世界貿易中心,這個恐怖分子憑窗凝視
雙塔良久。警員看他心有不甘的樣子,故意調侃說「這兩個塔不還好好地
站在那兒嘛?」,他回答「我們如果經費再充足些,它們就不會再站在那
里了!」

  恐怖組織放話說「這次我們只想給一個警告,不想傷人,所以避開了
停車場人流高峰時間。下一次就不客氣了。」全世界仇視美國的組織形形
色色,美國情報治安機構收到的恐嚇和警報虛虛實實,多如牛毛,這項聲
明顯然沒能引起美國朝野的特殊重視。911以後美國總統任命的911調查委
員會從2001年起花了近3年調查有關劫持民航機撞世界貿易中心的情報為什
么被忽略,報告預計2004年7月完成。聯邦調查局紐約站的一位愛爾蘭裔探
員約翰奧尼爾(JohnO』Neal),追蹤研究賓拉登的埃爾凱達組織多年,認定
他們將重創美國利益,大聲疾呼重視這一威脅,未獲上級注意。柯林頓任
內美國軍艦寇爾號(USSCole)在南葉門被炸,他判斷是埃爾凱達所為,屢
次請纓后獲准率隊前往調查。他與當地警方合作調查,殫精竭慮,獲得埃
爾凱達準備攻擊美國的重要線索,也引起當地政府中親賓拉登勢力的反感
。美國駐南葉門大使認為保持友好關係高於情報和反恐,將他提前趕回美
國,禁止他再去南葉門。他獲取準確情報的努力功虧一簣,但已知線索使
他堅信埃爾凱達對美國本土下一次攻擊已迫在眉睫,而且紐約世界貿易中
心可能是目標之一。愛爾蘭人在美國各族裔中以固執己見著稱,他回紐約
之後繼續在設於世界貿中心的辦公室里分析敵情,向有關政府機關呼籲早
作準備,但是他的警告還沒「上達天聽」,埃爾凱達就動了手,」出師未
捷身先死「,他成了世界貿易中心近3000名犧牲者之一。

  相對於政府官僚機構的遲鈍,許多租用世界貿易中心的私營公司卻敏
銳地感到恐怖組織不會善罷甘休,也看到了雙塔應急疏散能力不足的隱患
,紛紛遷離。1993年後世界貿易中心空置率居高不下,政府出租收入劇減
,被迫降價招徠,許多過去被高租金拒之門外的小公司也得以進駐,不少
華人公司就是這時在世界貿易中心設立了辦公室的。911當天,華裔的表現
象其他族裔一樣良莠具見。一方面,青年曾哲路經現場,奮勇救人而犧牲
,市政府於2004年將唐人街哥倫布公園旁一段街道以他命名,作為表彰。
另一方面,設於塔樓高層一間華人公司的經理,帶傷攜沉重錢箱下樓,從
地面跑上來救援的兩個警員勸他丟下錢箱,那麼一個警員就可送他下樓,
騰出另一警員救助其他傷員。他堅不放棄錢箱,兩個警員不得不為他一人
下樓一次。華人視錢如命的口碑又多一實例。

2001年紐約州和紐約市政府決定實施醞釀已久的世界貿易中心房產私有化
方案。州長伯德基(Pataki)表示這是他一貫支持的政策。政府港務局作
為房東以99年租約向社會招租。紐約風頭最健的地產巨子是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
,但是行事低調的猶太人地產大亨萊瑞希爾維斯坦(Larry Silverstein)卻
出人意外地中了標。世界貿易中心房產大部分是辦公樓,小部分是零售商
業設施和餐館。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Silverstein Properties)專以建築和
出租辦公樓營利,總部在澳大利亞的西地公司(WestfieldCorp)則以在世界
主要城市經營零售中心(ShoppingMall)見長。雙方合夥承租,由希爾維斯
坦地產公司代表兩個公司與有關各方交涉。世界貿易中心租金達1.2億元,
超過兩個公司的支付能力,於是他們向銀行貸款,通用汽車公司下屬的財
務公司(General Motor Acceptance Corp,簡稱GMAC)是貸款銀行,同意貸給他
們5.5億元。涉及世界貿易中心的各方都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政府港務局作
為房東,需要租客按時交租,並且在世界貿易中心損壞時拿得出足夠資金
作維修,因此要求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先辦妥足夠的保險之後再簽租約。
通用汽車財務公司貸給希爾維斯坦房產公司巨款,需要不論世界貿易中心
出什麽事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都能按時償還,所以也要求希爾維斯坦地產
公司購買足夠保險;鑒於保險公司按經營好壞和賠償能力分級,還對保險
公司級別作了苛刻規定,如果希爾維斯坦房產公司投保的保險公司級別不
夠,將得不到貸款,當然也就租不成世界貿易中心。希爾維斯坦房產公司
是政府港務局的房客,但又作為二房東把世界貿易中心租給自己的房客,
也就是許多需要辦公室和店面的政府和私營機構。希爾維斯坦全靠從他的
租客收取租金之後才有錢向政府港務局交租金,向通用汽車財務公司償還
貸款和獲取自己的利潤。如果世界貿易中心損壞,他的租客不再交租,他
需要有保險公司賠償他的租金收入。商業金融活動環環相扣,每兩個相鄰
環節之間都有合同詳細規定運作方式,一環毀約就全盤癱瘓。希爾維斯坦
切望能控制世界貿易中心,以獲得豐厚盈利並在地產界聲譽鵲起。2001年
春天,他指派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的風險經理羅伯特斯揣肯(Robert Strachan)
負責購買能滿足房東,貸款銀行和自己安全需要的保險。由希爾維斯坦地
產公司牽頭的被保人還包括政府港務局,西地公司和作為貸款銀行的通用
汽車財務公司。貸款銀行除了要收回本利之外,還想借參與世界貿易中心
租賃項目而提高的知名度發行債卷另賺一筆。美國和歐洲休假高峰是從7月
底到8月底,重要事項如果7月中還辦不成,就要等到9月。因此辦理貸款銀
行的債卷和世界貿易中心保險的時間緊迫,而保險問題是各方交易成敗的
先決條件,希爾維斯坦限令7月上旬辦完保險。斯揣肯已經從事地產保險多
年,鬚髮皆白,是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資深經理人員,預定作完世界貿易
中心項目就退休。

  世界貿易中心含雙塔和幾座較小建築,過去政府港務局為這一組建築
購買了最高賠償額為15億元的保險,因此對1993年汽車炸彈攻擊造成的3.3
億元損失應付裕如。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考慮到全球恐怖活動升級,把最
高賠償額提高到35.5億元。世界大保險公司中沒有任何一家有足夠資金單
獨承保,因此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需要向多家保險公司同時投保,才可能
湊足35.5億元。

保險業的理念是「分散風險」。一千年前,中國的民俗故事就講到,農民
攜幾隻家畜渡河,把家畜分開放在不同的渡船上。三百年前,現代保險業
肇源於資本主義開始萌發的英國。商賈以原始的貨船遠渡重洋,拓展海外
貿易。走運就安全回家大賺一筆,倒霉則葬身魚腹血本無歸。船主們成立
了類似互助會的組織,出海前每人交一筆份子錢,湊成一筆基金,專人保
管。等於每個人的財產分散到了所有其他人的船上。失事不歸的從這筆基
金得到補償,俾家小不知凍餓,安全返回的當然就永遠拿不回自己的那一
份錢。保管人意識到如果份子錢收得夠多而沉船次數夠少,自己就有利可
圖。於是開始遊說更多的船主加盟,用那時通用的鵝毛筆和羊皮紙寫下合
同,保險業就此應運而生。洛伊德保險公司,又譯勞埃德(LloydLtd),是
英國歷史最悠久的保險公司。現在它的業務重點已經從海洋擴展到了陸地
,業務部門分成了海事和非海事。它的非海事業務部參加世界貿易中心保
險,所用的圖章仍然有一支鐵錨圖案。隨著經濟發展,保險涉及的金額大
增,保險成為市場經濟中一個盈利豐厚的部門,保險從業員成為高收入專
業階層。合同條款和操作也更複雜。記載保險公司和投保客戶的權利,責
任和利益的所謂保單(policy)從當初的一張羊皮紙變成了一本大書,外加
被保地產的風險評估和工程師檢查報告等輔助文件,動輒成百上千頁。保
險合約條款必須清楚嚴謹,含糊一字可能損失萬元。保險公司職能部門除
擬定保單的投保受理部,負責賠償的理賠部,還設立措辭部(wording department)
,專門斟酌合同保單的行文。保險公司發現自己承擔的風險太大,需要有
人保自己,於是出現了給保險公司保險的再保險公司(reinsurance),還產
生了保險中介(insurance broker),撮合保險公司和投保客戶以賺取傭金。

保險公司賺取的保費和承擔風險成正比,一些公司願意冒大風險賺高額保
費,另一些則寧肯少賺也要限制風險。因此分層保險的安排在高額保險項
目中廣為流行。例如世界貿易中心的35.5億元保險額,分為10層。各保險
公司根據自己經營方針決定參加哪層,金額多少。第一層(primary layer)
金額達千萬。每次事故災害損失額在此數之內,悉由第一層的公司承擔,
超過此數,進入第2層,參加第2層的公司才加入賠償。以世界貿易中心的
規模,涉及建築,車輛,設備和人身的事故幾乎無月無之,但損失額多不
高於百萬,因此參加第一層的保險公司風險最大,收取保費也最高。由於
大災害發生幾率低於小事故是常規,層級越高需要理賠的幾率越小,因此
收取保費也越低。

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僱用著名保險公司維利斯(Willis Group Holdings Ltd)
充當保險中介,要在2001年7月之前的幾個月內拉來足夠的保險公司填滿10
層,湊足35.5億元。維利斯派出付總裁提姆伯伊德(TimBoyd)負責此事。此
人年逾50,慣穿高檔西裝,頭髮和唇上鬍鬚修理精緻,看去精明幹練。但
實際上學歷平平,保險業經驗也有限,應付世界貿易中心這種高額多層級
項目就力不從心。他動用了維利斯在全球的資源,包括維利斯負責歐洲業
務的倫敦分部,和與維利斯合作多年的幾個美國和歐洲的保險中介公司,
與世界20幾個有實力的保險公司接洽。保險交易的中心文件是保單,保單
的重要部分是所謂表格(form),其中列出保險交易中的重要名詞術語的定
義。如果一個保險公司和一個投保客戶交易,該保險公司提出自己編製的
表格或自己認可的其他組織的表格請投保客戶審閱,雙方討價還價,修改
出雙方都接受的版本。因為是20幾個保險公司和代表投保客戶的維利斯交
易,維利斯就提出自己的維利斯表格,全名是維利斯地產表格2000年版(英
文名Wil Prop 2000),作為和每個保險公司討價還價的起點。20多個保險公司
保同一個房產,使用同一表格和同樣條款能簡化管理,避免扯皮。對複雜
的大保險項目,從保險公司簽訂承擔風險的意向書到雙方接受保單最後版
本,中間常有數月到一年的過渡期用於細節談判。如果在過渡期中發生災
害損失,保單最後版本尚未產生,通常按已簽字的意向書和其中所附表格
的規定賠償。由於災害發生時雙方仍在就條款和定義細節討價還價,條款
和定義中尚未確定的灰色地帶有時難免引起爭議。

  歐美保險市場上保險合同常常是一年為期,起於7月1日,止於次年6月30
日。每年6月底7月初是保險公司忙於續約的時候。維利斯和各個保險中介
經辦人員以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和登門訪問的方式,接觸了美國和歐洲
的20多個知名保險公司,其中有
瑞士再保險國際商業保險公司(Swiss 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surance Company)
倫敦洛依德保險聯合公司(Lloyd』s Syndicates,London)含4個分
公司。
QBE國際保險有限公司(QBE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Ltd.)
哥本哈根再保險公司(Copenhagen Reinsurance Company)
聯邦保險公司(Federal Insurance Company)
萊克辛敦保險公司(Lexington Insurance Company)
瓦紹僱主保險公司(Employers Insurance Company of Wausau)
蘇黎士美國保險公司(Zurich American Insurance Company)
皇家災害公司(Royal Indemnity Company)
雙城火災保險公司(Twin City Fire Insurance Company)
等等。

  這些保險公司簽署了附有維利斯表格的意向書,承擔了世界貿易中心
的風險。但是,各個公司接受投保的經理人員對意向書和表格的許多細節
都提出修改意見,看來討價還價要曠日持久,各方接受的最後保單大有要
拖到2002年才能產生之勢。維利斯和保險中介們的工作進度低於希爾維斯
坦的預期,7月上旬的限期過了,35.5億沒有湊足。希爾維斯坦如坐針氈,
三令五申加快進度,並許諾提高保險中介的傭金,允許中介和保險公司談
判時像百年前美國西部牛仔買賣馬匹那樣臨機作更大讓步(horse trade),以
拉到足夠的保險公司來湊足35.5億。7月中旬過了,還差幾千萬元。雪上加
霜的是,貸款銀行堅持對保險公司評估的等級要求:所有參加10層級中第
一層的必須是被評為AA級的經營最佳,因而賠償能力絕無問題的保險公司
。提姆伯依德在電子郵件中形容自己是「被槍指著腦袋」,(we are really under the gun),
慌不擇路,找到了總部在康乃迪格州哈特福德市的旅行者災害公司(Traveler』s
Indemnity Company)。該公司實力聲譽俱佳,是AA級保險公司,但它堅
持必須在合同中使用自己的旅行者表格(traveler』s form)代替其他保險公
司已經接受的維利斯表格。為了湊足35.5億,伯依德除遷就旅行者別無選
擇。以旅行者表格替換維利斯表格無疑是保險交易中的重要事件,代表希
爾維斯坦地產公司的維利斯和所有保險中介,應該正式通知已經在含維利
斯表格的意向書籤字的所有保險公司並將旅行者表格提供他們審閱,然後
詢問他們是否接受旅行者表格。可是,維利斯和其他中介沒有這樣作。他
們唯一關心的是拉到足夠的合乎貸款銀行要求的保險公司簽署意向書,這
樣就湊夠了35.5億,那麼貸款銀行就可以貸款,希爾維斯坦就可以從政府
港務局拿到世界貿易中心的租約,他們自己的傭金也就到手。至於保單最
終版本用什麼表格,他們自己也還沒決定,而且並不在乎,覺得可以在隨
后的幾個月里慢慢商量。他們不知道埃爾凱達組織的劫機撞樓準備已進入
最後階段,幾星期後世界貿易中心就要徹底毀滅。後來法庭上對他們2001
年7,8月份每個工作日每小時每分鐘的審視,發現他們的專業水準和職業
道德都大可商榷。對一些保險公司,他們只在電話中輕描淡寫地提到表格
可能要換,對另一些保險公司,他們根本未提供旅行者表格,他們也沒有
追蹤詢問對方是否接受旅行者表格。用電子郵件發給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
風險經理斯揣肯的30幾份附加文件,由於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的電腦網路
無力接受這麽多信息而丟失,維利斯的發信人也不追蹤落實,就此不了了
之。紐約的大地產公司辦公電腦網路能力如此低下,和維利斯辦事人員的
玩忽職守一樣令人匪夷所思。保險行業規定電話談判后需寫談判簡記以電
子郵件傳給對方認可,以形成文字記錄。提姆伯依德有關旅行者表格和保
險公司的電話交談,竟然多數沒有文字記錄,理由是「沒有時間」。不少
其他中介和保險公司經理對電話談判的文字記錄也頗疏忽。但與此同時,
提姆伯依德卻有時間和維利斯及其他中介的有關人員研究怎樣提高自己從
保險公司收到的保費中提取的傭金。難怪媒體評論說,因電腦和網路之便
,各行各業的管理與交易都比從前更嚴謹和高效率,唯獨保險業似乎還是
那套羊皮紙和鵝毛筆時代的做法。

20幾個保險公司中,只有一兩個公司在談判合同時想到了1993年的恐怖攻
擊,但也沒認真考慮。汽車炸彈在1993年沒能炸倒雙塔的事實,反而加強
了恐怖組織無法進一步為害世界貿易中心的錯覺。政府港務局提供給希爾
維斯坦地產公司的世界貿易中心安全檢查報告,在預測可能發生的最大損
失(probable maximum loss簡稱PML)時說:「1993年恐怖分子以炸彈攻擊世
界貿易中心,造成可預測的最大財產損失。1號塔關閉6周,2號塔關閉4周
。…….雖然爆炸如此強烈,對建築結構造成的破壞卻微不足道。損害只限
於地下停車場水泥地面需換新,水泥震裂爆露出加固用鋼筋需要修理,和
非承重牆壁需要重修。」報告還說「……1993年爆炸后,世界貿易中心保
安措施大幅度加強」,詳細列舉新增警衛手段和監視系統,暗示來自地面
的恐怖攻擊不再可能。報告的確專為飛機撞樓寫了一段,說「這種設想有
其可能,但是極難發生。」「1946年,一架軍用飛機撞了紐約市帝國大廈
。從那以後這個地區對飛機的管制有了根本改變。如果這種極不可能的事
情真的發生,結果會怎樣呢?雙塔的結構設計師公開說過他們相信雙塔能
經得住大型現代化飛機的衝擊力。設計師認為,如發生飛機衝撞雙塔,飛
機燃油會一直灑到小區地面,造成建築物表面燃燒損壞。需要紐約市消防
局來滅火。建築物表面換新費用估計是整個建築物損失費用的35%,即大約4
億2千萬元,這樣的損壞導致一年租金損失約1億5千萬元,兩項合計不到6
億元。」事實證明這個估計過於樂觀了。有關人員中沒有一個想到雙塔全
都垮掉的可能,只有斯揣肯在工作筆記中寫下,整個世界貿易中心如重建
將耗資近100億元,35.5億元的最高賠償額看來還是低了。可是為這35.5億
元,每年希爾維斯坦要付的保費(premium)已達465萬元,不願多付保費的
本能壓倒了周密的商業考慮,沒有人出來堅持作最壞的準備,每個人只想
著湊足35.5億元就萬事大吉了。到7月下旬,金額終於湊滿,所有保險公司
簽了意向書,銀行提供了貸款,希爾維斯坦如願租得了世界貿易中心。提
姆伯依德和所有負責給希爾維斯坦拉保險的人鬆了一口氣,剩下的細節爭
議和決定用哪個表格,可以從容討論,這樣大的項目再多拖幾個月才最終
定下保單的不乏先例。維利斯表格篇幅37頁,旅行者表格篇幅80頁,保險
公司經理人員應該對全文字斟句酌再決定接受哪個表作最終保單內容,並
註明自己要求的修改條目。可是許多有關經理人員因為休假在即,已經心
旌搖搖,再重要的項目也要等到9月再說了。兩份表格有一個不起眼的區別
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按保險業慣例,意向書中的35.5億元是每次災害
的最高賠償額。如果發生兩次災害,保險公司應付的賠償就是35.5億元的
兩倍。怎樣定義「一次災害」(occurrence)就成了關鍵。維利斯表有對「
一次災害」的定義:「一次災害」是由一種原因或一系列類似原因直接或
間接造成的所有損失和損壞。不論這些損失在多長時間內和多大區域中發
生,將所有損失累計得到的損失總和算作一次災害。而旅行者表格卻沒對
「一次災害」作定義。

  大西洋兩岸參與世界貿易中心保險的高級管理人員們,過了一個和平
,寧靜和安逸的8月。大批人按慣例度假去了,在避暑勝地嬉戲於沙灘和海
水之間。他們在7月里向35.5億衝刺時的草率和匆忙已經拆了大爛污,正等
待時機找他們的麻煩。

9月初,世界保險業經理們在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召開年度行業例會。
該城是美國鄉村音樂中心兼休閑旅遊景點。許多保險業高層人員剛結束暑
期休假,就趕來這裡,因為參加會議能在專業討論和聚餐酒會時認識更多
同業,而人際關係是保險業成功的要素。提姆伯依德及維利斯公司其他經
理,和參與世界貿易中心保險各方的許多人物又都在這裡見面。大家聽聽
講座,與生意夥伴品酒閑談,輕鬆愉快地到了9月11日。早9點左右,正當
這些人按照習慣的生活節奏從下榻旅館的房間和餐廳前往會場時,所有電
視和廣播中斷正常節目播出了美利堅航空公司班機在8點46分撞入世界貿易
中心北塔的消息,驚愕的人群圍在電視機旁度過了以後的幾個小時。9點3
分聯合航空公司班機又撞入南塔。看著電視畫面上雙塔噴出的濃煙大火,
提姆伯依德和其他維利斯人員除了為沒有想到的事終於發生而震驚以外,
馬上開始盤算撞擊部位以上各層綜合損失多少,35.5億元夠不夠重建。接
著就發生了更意想不到的事:10點5分,南塔倒塌,10點28分,北塔也倒塌
了。看到雙塔先後夷為平地,他們知道損失已經超過了35.5億元的最高賠
償額。但職業敏感使他們馬上意識到,雙塔受襲間隔17分鐘,倒塌間隔23
分鐘,應該算一次災害還是兩次災害,保險公司應該付給希爾維斯坦地產
公司和政府港務局一個35.5億元還是兩個35.5億元,取決於保單表格中對
「一次災害」的定義。按照維利斯表格的定義雙塔倒塌確切無疑是一次災
害,而旅行者表格卻對「一次災害」未作定義。

  與此同時,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和各個保險公司也想到了同樣的問題
。希爾維斯坦當然中意旅行者表格,以便爭取兩個35.5億元;保險公司則
要力爭維利斯表格,以便只賠一個35.5億元。按照維利斯和各保險公司一
廂情願的時間表,世界貿易中心保單還要幾個月才能形成各方同意的最後
版本,所以災害發生時兩份表格的取捨在很大程度上還懸而未決。解決這
種爭執,只有對簿公堂。預見到曠日持久的訴訟,維利斯在納什維爾的高
層人員在北塔倒塌之後僅17分鐘成立了世界貿易中心案處理小組,小組的
第一個決定就是對外界詢問哪一份表格有效的問題一律不回答。在紐約的
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和散處美國和歐洲的20幾個保險公司當然循相同思路
,各自延聘律師,準備訴諸法律。

  幾星期後,位於紐約曼哈頓的聯邦法庭就接到了有關各方的訴狀,幾
起訴訟宣布立案。瑞士再保險公司在10層賠償額中每層都承擔了該層總金
額的22%,是保險公司中的「大戶」。前述13個保險公司由它牽頭,狀告希
爾維斯坦地產公司,政府港務局和西地公司,要求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和
政府港務局等承認911時生效的保單條款由維利斯表格決定。如果瑞士再保
險公司勝訴,維利斯表格有效,被保人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和政府港務局
只能得到一個35.5億元。如果瑞士敗訴,維利斯表格就無效,要由第2個案
子決定旅行者表格是否有效。如果第2個案子判決旅行者表格有效,還要由
第3個案子決定按旅行者表格911世界貿易中心被毀算幾次災害,最終決定
保險公司應付給希爾維斯坦和政府港務局多少錢。瑞士保險公司的律師是
白瑞奧斯特瑞格(BarryOstrager),希爾維斯坦和政府港務局的律師是赫伯
特瓦克泰爾(HerbertWachtell)。

  (2)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受到第一次攻擊時,我在開車接太太從醫院
回家途中聽到電台中斷正常節目報道此事,因我家離現場尚有20英里,沒
有感到切身威脅。2001年9月11日,我和太太不在紐約,卻感到了切身威脅
。因為我女兒1998年前後一度在世界貿易中心上班,我女婿上班的辦公室
事發時還在世界貿易中心。雖然我們知道女兒女婿已於前兩天休假去了南
方,還是捏了一把汗。回到紐約家中之後,發現電話答錄機上滿是親友詢
問平安的留言,需要一一予以答覆。我因為忙於謀生,拖到2002年才造訪
全球矚目的世界貿易中心現場。從各種新聞媒體中已經看了無數遍現場照
片,等到身臨其境時,仍然感到一種莫名的肅穆。現場旁邊歷劫而不倒的
樓上懸掛著巨幅標語:「人的勇氣之高下,不在於他做事是否驚天動地,
而在於他心胸是否寬闊包容。」政府港務局具名的告示牌感謝每個參觀者
為911犧牲者的祈禱。環顧四周,我忽然感到自己對紐約的歸屬感比過去覺
察到的要強。我在這裡嘗過新移民都要經歷的辛酸苦辣,確有一些不愉快
的記憶。但是是這個城市20年來給了我安身立命的機會。我雖一介平民,
在這個城市遇襲受傷的時候,到現場致意是至少應該做的。

  這個現場也是所有政客的舞台。總統布希,紐約州長伯德基,紐約市
長布倫伯格(Bloomberg)都到此亮相,昭告天下美國和紐約不會向恐怖低
頭。州長市長對世界貿易中心原址的重建計劃重視有加,因為這個舉世矚
目的建築在自己手中按時開工,按時落成將大有助於自己連任現職和問鼎
更高官位。紐約市政府成立「曼哈頓下城發展局」,總攬重建事宜。911以
后全世界發達國家都認識到了摩天高樓的缺點和隱患,而紐約仍然要在世
界貿易中心原址重建高樓,應該說是和恐怖組織一別苗頭的政治動機壓倒
了務實的經濟考慮。租約規定世界貿易中心損壞時,希爾維斯坦負責出資
重建,否則即屬違約,政府港務局作為房東可以取消他的租客身份,另尋
重建合伙人。重建耗資近百億,希爾維斯坦指望從保險公司得到兩個35.5
億,再加上聯邦政府的若干億資助,就可湊夠。州和市政府當局算政治賬
,希爾維斯坦的私營公司算經濟賬,都需要在法庭上打敗保險公司,拿到
第2個35.5億。

1990年代,我曾被徵召做陪審員,接觸的是偷車,非法持槍和毒品之類小
案,三,五天即可結案。2003年8月,我又接到位於曼哈頓下城的紐約州南
區聯邦法庭徵召通知。我考慮經濟不振,失業率高,不敢在這時離職過久
開罪僱主,回信要求延期。法律規定延期最長6個月,果然2004年2月我再
次接到通知去珍珠街500號聯邦法院報到,無法再延。我的老闆當然不快,
囑我盡量爭取落選。紐約聯邦法院的幾座大樓,與曼哈頓下城的唐人街緊
鄰。位於珍珠街500號的一座最新,約10年前建成,26層,用已故紐約參議
員丹尼爾帕特立克莫伊尼漢(Daniel Patrick Moyinihan)命名。記得那時政
府圍剿黑手黨正酣,頻頻起訴,法庭不敷應用,另建新樓。承包商竟然有
黑手黨背景,媒體曾用「政府讓黑手黨建法院審黑手黨」的標題揶揄當局
。31名聯邦法官在這樓里審理紐約州南區的案件,各有自己的法庭。首席
法官(Chief Judge)是麥克繆卡西(Michael Mukasey)。我們180餘候選人被帶
進一間法庭,由繆卡西法官簡介案情:瑞士再保險公司等保險公司為保單表
格事告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和政府港務局,屬於民事案件,需要12名陪審
員。法官助理隨機點了36人到前排坐下,有我在內。然後法官宣讀了幾十
個普遍性問題:有無犯罪記錄,從事的工作能否短期離開,家中有無病人
須照料,本人視力聽力正常否…,然後是專門針對本案的問題:如果候選
人從業於地產和保險,或者職業與司法有關,例如律師,即不能選用。因
為陪審員需要對本案涉及的專業完全外行,以避免先入為主的偏見。36人
中不斷有人提出自己有某個問題涉及的情況,經法官主持雙方律師討論同
意后獲准離開,由法官助理點其他人補進。由於裁決最後由陪審團作出,雙
方都想把容易接受自己觀點的人選入陪審團,所謂「陪審諮詢」(jury consultant)
竟成了收入不菲的職業。這種職業是在挑選陪審員過程中對候選人察言觀
色,建議律師接受或拒絕此人。希爾維斯坦的律師瓦克泰爾就僱用了一位
頗有聲望的「陪審諮詢」女士,她曾受雇於最近的知名案件,如紐約千萬
富翁瑪莎斯圖爾特(Martha Steward)股票違規案和加州斯科特皮特森(Scott Peterson)
殺妻案。這種「相面」沒有科學根據,她幫瓦克泰爾選擇的陪審團就拒絕
了瓦克泰爾的大部分觀點。兩個小時過去,只剩24人坐在前排。我仍然沒
有理由求去,又不想編造理由,覺得自己大約逃不掉了。這時法官讓每人
報自己姓名,在現地址已居住幾年,職業,教育程度,家庭成員,家庭成
員就業情況,業餘愛好等等。候選人對冗長的程序頗感疲倦,法官詼諧一
下給大家提神。一個候選人回答說家庭成員只有一隻貓,法官替她回答下
一個問題說「那這個家庭成員是待業在家的吧」,全場莞爾。法官把醜話
留到最後,這時宣布此案可能需時8周,這樣長時間不上班,對打工族困難
很大,20人立即舉手求去,我也在內。法官胸有成竹地擺出一番道理:「
如果你自己是訴訟的一方,你的生命,自由或者大筆金錢等著由陪審團發
落,你難道不希望陪審團花足夠的時間聽取你的每一條證據嗎?我們的制
度就是要保證訴訟雙方的這種權利。你們來陪審僱主不發工資,法院只補
助你們40元一天,是你們工資的幾分之一,這對你們是損失和不便,但不
算困難。許多人為了保衛我們的制度忍受的困難,做出的犧牲,遠大於在
陪審席上坐8個星期。你如果仍然不願意,上前來和我單獨談談。」我想到
兩條理由,上前作最後一搏。第一條:「我在報紙上讀過有關新聞,有先
入為主的成見」,法官答:「此案見報多次,每個人都讀過,只要你願意
從頭聽取雙方證詞就行。」第二條:「我的僱主給當陪審的僱員發前兩周
工資,然後就停薪了,陪審時間過長我怕飯碗不保。」法官直視著我說:
「如果僱員因為當陪審而被解僱,是僱主的犯罪。我會用我兒女的血給他
寫信要他收回成命。問題是你如果一個月沒有僱主的工資能不能克服?」
我盤算僱主給我前兩周工資,法官要我自己克服四周,大約是法官估計案
子需時六周,加兩周以備萬一,所以最長不會超過8周。在這個社會享受了
權利就應該盡義務,法官的心理攻勢觸動了在世界貿易中心現場感到的那
種歸屬感,我於是就範。僱主對此當然不快,公司的行政副總裁後來說「
你作為僱員的責任就是設法逃掉陪審的差事」。此案實際耗時12周之久,
我猜法官當時只說8周,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他如果說12周一定嚇退更
多的打工族候選人。歷時3小時的挑選結束,12個陪審員按性別分是7男5女
,按美國現行族裔劃分是7個白人,3個非裔,1個西裔,1個亞裔。按編號
從1到12為:

1號琳達,非裔,圖書館員2號卡羅琳,非裔,醫院職員3號約翰,白人,退
休金融分析師4號麥克,白人,酒吧東主5號朱麗亞,白人,紐約時報攝影
項目製作人6號弗朗西斯科,,西裔,原籍古巴,1960年代經西班牙移民美
國,退休中學教師7號漢克,白人,郵局資深職工兼郵局工會幹部8號瑪麗
,白人,美林財務公司(MerrillLynch)程序分析師9號我,亞裔,電子工程
師,1983年來美10號諾里斯,白人,高檔傢具代理商11號羅伯特,白人,
小印刷公司經理12號塔尼亞,非裔,信息工程師

6號弗朗西斯科和9號我是移民。

2月9日審判在21層樓的21B法庭開始。繆卡西法官的辦事員弗郎奇施瓦茲(Franci Schwartz)
女士負責照料陪審員。她年逾50,癌症在身,長期化療后嚴重脫髮,弱不
禁風,但敬業盡職。法庭休庭時解答陪審員有關司法制度的問題,講述有
趣的案例和軼事,開闊大家眼界。她青年時代追隨民主黨,70年代曾為民
主黨人馬斯基(EdMusky)競選總統效力。她現在的上司繆卡西法官是共和
黨,兩人共事愉快。對於恐怖分子案件的被告,她超越職責的要求與之交
往,用她的話說是「領養」(adopt)幾個恐怖分子。幾年前繆卡西審判的一
個來美搞爆炸的阿拉伯恐怖組織成員,是一個西班牙年輕人。他既非阿拉
伯裔,又無反美政治理念,只是自幼著迷玩爆炸,願意參加任何搞爆炸的
組織。因為西班牙本國反政府組織的主要手段已經不再是爆炸,他只好到
國外尋找同好,終於入伙阿拉伯恐怖組織來美活動。美國警員逮捕他以後
送他個有趣的外號「西班牙的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是常見阿拉伯名字,
西班牙人沒有叫這個名字的)。施瓦茲和他來往頗多,還給了他自己住處
電話。他被判監禁之後在科羅拉多州大山裡的聯邦重犯監獄服刑,感到孤
獨時想和人聊天抬杠,就給施瓦茲打電話,爭論自己是否獲得了公平審判


  聯邦法官由總統提名,國會批准之後任職。繆卡西法官是共和黨總統
里根提名的。法官為終身制,不必為自己的飯碗而看所在州,市政府和選
民的臉色行事,有利於保證司法相對獨立。對法官的監督,由聯邦調查局
等機構負責。最近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位法官辦理離婚案時索賄受賄,被
聯邦調查局安排一方律師在和他談交易時錄音取證,從法官淪為被告。雖
然總統提名聯邦法官候選人時不要求他們有律師執照,聯邦法官多數有法
學學位和律師從業資歷。繆卡西從哥倫比亞大學本科和耶魯大學法學院畢
業,現在每周仍在哥倫比亞大學教一堂「審判實踐」課。聯邦法官年薪十
萬,比名牌律師事務所新手起薪十多萬,幾年後就二三十萬當然不如,但
律師轉任法官仍不乏人,因為法官的權利和判決影響世道人心,比金錢能
帶來更大的成就感。陪審員每天進出大門,常遇到一個由狗領路的盲人,
警衛們稱他「法官閣下」(your honor)。詢之以施瓦茲,果然是31個聯邦分
區法官之一。法院配給他幾名額外助手,為他讀法庭上作為證據出示的文
件,為他照料帶路狗等等。顯然他判案比其他法官成本要高,效率要低,
為照顧殘疾人如此浪費納稅人金錢,應屬過分。

  陪審制度是在法庭所在地區人口中隨機選出與訴訟雙方毫無瓜葛的平
民,讓他們以證人在法庭上的證詞為唯一依據,用自己的常識做出判斷。
法官在第一天開宗明義,說陪審員雖然不懂保險業務,但可以從律師和證
人問答中學到,然後「用在自己家裡調解家庭成員糾紛的常識來裁決」。
陪審員應該不受證詞以外任何其他信息影響:包括雙方律師庭上發言,媒
體報道評論和親友同事的傾向等等。律師在庭上只許對證人提問題,不許
發表自己的觀點。如有違反,法官隨時可以打斷甚至停止他提問。精明的
律師會以提問的方式,措辭和協助提問的圖表文件展示來影響證人和陪審
員,這時法官經常提醒陪審員:「你們聽收音機時有節目和噪音,你們要
的是節目不是噪音,法庭上你們要的節目是證人的證詞,律師所說的一律
作噪音對待。」法庭建築和審判程序也注意了陪審員和外界隔離。陪審員
休息室有男女廁所,有專用門通法庭,每次開庭全體有關人員就座以後陪
審員最後進場,休庭時陪審員最先離場,以避免與其他人員接觸。審判進
行中律師要求與法官溝通,如法官同意,則在法官席遠離陪審員一側小聲
進行。陪審休息室還有白噪音(whitenoise)產生器,使陪審員在休息室內
時聽不清法庭內的討論。

  法庭內除法官席,證人席和陪審席之外,是4排律師席,每排8個座位
,4排聽眾席,每排約坐13人。案子逢高潮時,聽眾席一座難求,常有數十
人站在後排和兩側走道上。法官左側任何時刻都坐著一個便衣的法庭警衛
,以在必要時保護法官安全。廳內有一大一小兩個銀幕,律師可以從自己
座位用電腦把要展示的圖片文件經電纜送到投影機,為廳內全體人員放映
到這兩個屏幕上。一個法庭報告員(court reporter)把法庭對話逐字打字速
記,任何時刻法官和律師需要重讀剛才對話內容,都可以從自己面前的小
顯示屏上看到。

  案子焦點是在911當天事發時各個保險公司是否是按維利斯表格承保的
。因為最後合同尚未產生,代表各個公司態度的證據,只能從該保險公司
和維利斯以及其他保險中介的來往電話,電子郵件和傳真內容中去找,就
是所謂的「文件痕迹」(paper trail)。由於美國商業訴訟涉及文件數量劇
增,提供法庭文件印刷服務成為幾個公司的生財之道,例如皮特尼伯斯公
司(Pitney Bowes)本來是提供中小企業用的郵票機的老字號,現在也進入文
件服務領域淘金。11號羅伯特是印刷從業員,他介紹了法庭文件是這樣產
生的:雙方一經立案,律師即僱用皮特尼伯斯這類公司,持法院傳票到有
關公司辦公室,在各方監視下收繳有關人員檔案櫃中的紙張文件,工作筆
記和計算機硬碟中的所有電子文件。這個程序能夠有效的前提當然是全社
會對於商業文件記錄不能塗改銷毀的共識。千萬富翁瑪莎斯圖爾特為掩蓋
股票交易違規而對硬碟上的電子郵件做手腳,結果招來比股票交易違規更
嚴重的妨礙司法罪名。所有收繳到的文件都標號分類,製成可投影放映的
電子版。然後再印成紙張文件。對每個被傳訊的證人,律師事務所都提供
一套與此人有關的紙張文件彙集,每份文件不論是一頁還是數百頁,都有
扉頁,裝入帶標題的大活頁夾,一個活頁夾就像一本印刷精緻,裝禎講究
的大書。像提姆伯依德這樣的重要證人,雙方律師花了十幾天盤問他,他
在2001年中所有與世界貿易中心保險案有關的來往文件上萬頁,分裝在多
個厚度逾半尺的活頁夾中,每個活頁夾容納近千頁,重幾公斤,翻看十分
費力。因為法官,證人,雙方30幾個律師和12個陪審員需要人手一套,每
套文件彙集需印50到60份。出庭證人40幾個,法庭內活頁夾堆積如山,通
道為之堵塞。羅伯特估計所有紙張文件耗資至少25萬元,開玩笑說他的印
刷公司如能攬到一次這樣的活計,他掙的錢就夠退休了。

  紐約州南區聯邦法庭轄紐約市和市郊的威切斯特(Westchester County
)等縣,12個陪審員中7人住在紐約市,乘地鐵約一小時可到法庭,5人住
在遠郊縣,乘火車再換地鐵要2小時以上。在早晚高峰期間擠地鐵頗為辛苦
,3月中西班牙馬德里火車在通勤高峰期爆炸之後,紐約有些公司開始避免
高峰時間上下班,擁擠才有緩解。美國的大地產商,常因拆遷和平民衝突
,對簿公堂。此案進行期間,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大地產開發商要拆民房蓋
體育館,以便把鄰州紐澤西的職業籃球隊網隊(The Nets)買到布魯克林落戶
。他說服區市兩級官員由政府出面征地,以便依法少給拆遷戶補償。拆遷
戶以示威和訴訟激烈抵抗,迫地產商和政府收回成命,另行規劃。平民和
打工族認為地產商多數為富不仁,並非偶然。對於保險公司的唯利是圖,
平民和打工族也嘖有煩言。陪審員身為平民打工族,對本案雙方都沒好感
。現在雙方拆下爛污,自己無法解決,要陪審員犧牲自己的工資來當裁判
,陪審員們難免在休息室里發牢騷:「你們拿著高薪不干事,倒要我們來
收拾你們的爛攤子。」但是一坐到法庭陪審席上,每人仍然兢兢業業地聽
證詞,記筆記,翻檢沉重的活頁夾查找相關文件。只有古巴裔的弗朗西斯
科表現另類,除了一兩星期不換襯衫之外,從不記筆記,身邊摞到2尺高的
活頁文件夾從來不碰,還時時仰頭在皮椅靠背上閉目養神,一付「你們富
人的爛污與我窮人何干」的樣子。法官和施瓦茲並不以為忤,我則擔心他
最後討論裁決時無話可說,有失面子。後來才知道,他雖不動手不睜眼,
耳朵和腦子效率卻很高,最後討論裁決時他對主要案情無一遺漏,而且作
出幾處有說服力的分析。

  陪審幾星期之後,大家對輪流出場的十幾個律師的水平高下有了公論
。希爾維斯坦和政府港務局方面的領銜律師瓦克泰爾,年72,衣著考究,
油頭粉面,是紐約市著名「訟棍」。只是寶刀已老,時有口誤,當年銳氣
不再。有一次他不服法官制止他發問,情急之下脫口說出只有法官有資格
說的「駁回!」(overruled!),貽笑全場。保險公司方面代表瑞士再保險的
律師奧斯特維格,56歲,正當壯年,在大企業商業訴訟中頗有名氣,但他
的毛病是有意無意地重複已經問過的問題,昨天證人已經回答過的事,今
天他換個措辭又向證人提出。陪審員希望儘快結案,對他浪費時間一致反
感。幸虧繆卡西法官記憶力強,反應敏捷,經常截斷他說「這問題已經問
過,進行下一個!」代表洛伊德等倫敦保險公司的律師是大衛伯依斯(David Boies)
。2000年民主黨戈爾和共和黨布希爭奪白宮,為佛羅里達州投票結果發生
爭執,入廩聯邦最高法院。民主黨僱用的律師就是大衛伯依斯。他質詢證
人時口齒清楚,邏輯嚴密,措辭精確;引用文件證據的關鍵段落字句時,
分析名詞的單複數,動詞的人稱和時態鞭辟入裡,令人印象深刻。一次,
證人提姆伯依德對自己電子郵件中的不實之詞,只承認是說法「不完全准
確」(not entirely accurate)而非「根本上是假的」(flatly untrue),大
衛伯依斯用四,五個問題把他一步步逼到牆角,最後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說
法確實「根本上是假的」。陪審員一致認為大衛伯依斯的水平最高。律師
在揭露證人說假話時,一般做到讓陪審員能看出證人是不誠實的就為止,
不再窮追猛打,表現了理性和剋制。

  市場經濟中每個公司的第一要務是賺錢,以取悅股票持有者,社會責
任和對人的關懷則常常敬陪末座,所以此案證人的證詞也時時發出銅臭。911
以後希爾維斯坦和政府港務局決定力爭旅行者表格,維利斯受雇於他們,
只能配合。希爾維斯坦地產公司的風險經理斯揣肯是老實人,外界在911以
後來索取世界貿易中心保險表格時,他如實提供了手頭的維利斯表格,隨
后被從決策層隔離出去。維利斯一位經理芬哈維(FenHarvey)作證時,保險
公司律師問「因為你的客戶想要用旅行者表格來多得到一份35.5億元,所
以你就幫他這樣去做嗎?」他如實答道:「我們收客戶的錢,當然幫客戶
辦事,只要不犯法就成。你們律師不也一樣嗎?」令全場鬨笑。911現場傷
亡慘重,維利斯的若干僱員也生死未卜,保險公司律師問維利斯副總裁提
姆伯依德,在9月12日他最關注的是什麽,他竟然說是如何運走廢墟垃圾。
陪審員休息時對此缺乏人性的回答咸表吃驚。8號瑪麗亞卻說,大公司頭頭
就是這樣的,腦子裡只有錢和生意。不管發生多大災難,他們首先想到的
是穩住客戶,對外作出公司業務照常的樣子,美林財務公司的一個辦公樓
與911現場相鄰,樓內自動輸入客戶訂單的計算機系統事發后失效,雖然公
司多名職工傷亡,僱員生死的準確情況尚待查清,但是管理層首先做的是
從別的辦公室調人去那裡,用手工操作輸入客戶訂單,她就在9月12號被派
了去幹了好幾天手工操作,每次抬頭喘息就看到窗外的廢墟還在冒煙。所
以市場經濟如果離開法制與民主,勢必完全為金錢所統治,弱勢人群,例
如打工族和窮人,就將無地立錐。

希爾維斯坦本人也出庭作證。他72歲,自述在公立學校受教育,暗示自己
是平民出身,靠自己奮鬥爬到今天的地位。自2月9日開庭以來,他是聽眾
席上常客,3月中以後卻不見蹤影,原來是被法官禁止旁聽。法官為防止兩
造利用媒體影響陪審員,在第一天就明令雙方不得在公眾場合就本案發言
,但是州市政府急切希望希爾維斯坦和政府港務局勝訴,於3月15日在世界
貿易中心現場附近召開有關重建的新聞發布大會,向保險公司一方施壓。
會場高懸巨幅國旗,兩級政府重要官員和州市工會負責人到場助威,希爾
維斯坦上台發言,聲明自己如約繳納保費,譴責保險公司違約,重申「為
國家榮譽」而重建的意向,以打「愛國牌」爭取自己的第二個35.5億元。
證諸與會政府官員的身份,共和黨州長伯德基的幕後支持不言自明。可是
,共和黨總統提名的法官繆卡西在會議次日即嚴厲申斥希爾維斯坦與會發
言是挑戰法庭禁令,試圖影響司法程序,宣布將於一周內決定如何發落這
種藐視法庭的行為。保險公司方面趁機建議罰款一百萬元,法官考慮重罰
也可能影響陪審員的中立看法,決定以禁止他再來旁聽為懲處。

  訴訟雙方為爭35.5億元不惜工本,除了幾十萬元的文件印刷和著名律
師的收費之外,傳喚證人也開銷龐大。此案共有40多名證人出庭,來自美
國,歐洲和澳洲各主要城市及百慕大等地。來自巴黎和慕尼黑的證人不知
是不諳英語還是民族自尊心強,,出庭時要翻譯陪同。在兩年半的準備時
間里,有關律師要飛往每個證人所在地與證人討論案情,以錄音錄像方式
取得證言,再轉成書面文件。重要證人提姆伯依德的取證費時數月之久。
開庭之後,律師要安排證人從各地飛來紐約待命出庭,負責證人的交通食
宿。以上諸項,當然最終都出自委託人的腰包。自2001年立案起,希爾維
斯坦每月付給瓦克泰爾律師事務所400萬元,到此案開庭時,已付1億元,
估計3個官司全打完時,瓦克泰爾進賬將達2億元。希爾維斯坦花2億元打官
司去爭那完全沒有把握的35.5億元,很可能最後只肥了律師,還是爭不到
重建需要的第二個35.5億元。許多人質疑他的決定,認為這2億元直接用於
重建更為適當。美國人嗜訟造就了巨富律師階層,這也可算一例。

  由於繆卡西法官是紐約南區聯邦法庭31個法官中的首席法官,同時主
持幾個案子,而且除審判以外還有許多行政責任。911保險案常因法官需要
提前離去而浪費一二小時。首都華盛頓的女記者蘇珊林道爾(Susan Lindauer)
涉嫌向伊拉克提供情報,以間諜罪起訴。因為華盛頓認識她的人極多,在
當地恐難產生公正的陪審員,她被轉來紐約由繆卡西法官接手。提審她那
天,我們被關在休息室內,白白浪費半天。此類事屢屢發生,令我不快。3
月底,審判進入第8周,還遠沒收尾的樣子。施瓦茲來宣布,4月5日開始的
一周有復活節,有家小的律師要求放假,例如瓦克泰爾就需要帶學齡前女
兒去迪斯尼兒童樂園。有的陪審員問「72歲的瓦克泰爾有學齡前女兒?」
,施瓦茲擠擠眼說「二婚生的」。大家嬉笑起來,只有我火了,打工族為
了案子放棄工資,為什麽這些大牌律師不能放棄帶家人游迪斯尼?我當即
發言說,你的幽默我不覺得有趣,我希望抓緊時間結束案子,反對全周放
假。結果法官放棄了全周休庭的計劃。

  (3)4月14日,全部證人終於作證完畢。雙方律師用兩天時間一一面
向陪審席作結束髮言,重複一遍有利於自己的證據,然後陪審團開始討論
,決定每個保險公司的承保條件是否由維利斯表格決定。歷時10周的陪審
,就是為了對每個公司說「是「或「不是「,但是要求全體陪審員對每個
「是」與「不是」都一致同意則不容易。我曾暗自希望能在2-3天內解決,
結果竟然拖了2周。前10周看過的文件的重要部分,重新裝訂成5個大活頁
夾,每個含500多頁。討論中每人都看筆記,翻文件,堅持己見直到到自己
的最後一條論據被駁倒。幾天後我覺得大家太過認真了,弗朗西斯科甚至
半開玩笑地建議「咱們也像牛仔買賣馬匹那樣交易一下,你在這個公司的
裁決上接受我的意見,我在那個公司的裁決上接受你的意見,趕快取得一
致裁決,咱們就都早點回家。」他此言一出,即遭除我以外所有人的批評
,其嚴肅誠懇出我意料。陪審員們過去素不相識,今後也不會再共事,因
為弗朗西斯科幾句戲言,沒有法官或任何權威人士在場組織,他們自發地
開「生活會」予以幫助,不能不說是人口素質和公民意識的表現。美國的
民主和法制教育從幼兒園開始,所以這種思維方式已經成了條件反射,而
弗朗西斯科在古巴和我在中國都缺了這一課。我倆自知理屈,安下心來繼
續參加討論。由於12號塔尼亞經常與全體持相反意見,弗朗西斯科按耐不
住又和她吵了起來,再次被其他人批評幫助,曉以多數與少數在民主程序
中的關係。弗朗西斯科對我耳語:「民主太費時間,還是把毛(澤東)請
來,一句話就定了。」我說「卡斯特羅也行」。他說「還是毛好,卡斯特
羅先花一天給你作大報告,然後再辦正事。」到4月29日星期五,大家終於
就瑞士再保險以外的所有公司達成了一致,而對瑞士再保險是一半對一半
。大家決定要求法官接受我們的「部分裁決」,而將瑞士再保險歸入下一
個案子,由下一批陪審員去決定。

  法官向律師們宣布了部分裁決,休庭10分鐘后又開庭,對全體陪審員
說:「此案準備時間兩年半,雙方投入的金錢時間人力極大,審判此案又
用了12星期,如果你們不能做出一致裁決,功虧一簣,問題要留給下一批
陪審員。很難想象律師能再花這樣大的力氣重來一遍,也很難再找一批像
你們這樣盡職努力的陪審員,所以我決定你們繼續討論到達成一致裁決為
止。」眼看脫身不得,我們在周末各自仔細考慮瑞士再保險的案情,寫了
發言提綱。5月3日星期一,大家重新開始,反覆討論,對不清楚的概念要
求法官澄清,從早9點到下午2點,意見漸趨一致。只有4號麥克由於對一個
概念的解釋不確定而堅持不同意大家的意見。大家於是請法官再次解釋。
下午3點,法官的書面解釋傳來,疑點澄清,麥克幡然同意了大家的意見。
大家歡呼慶祝完成任務。雖然多數陪審員都不喜歡代表瑞士再保險的奧斯
特瑞格律師,瑞士再保險的案情較其他保險公司也更複雜,但大家慎重討
論6天以後,仍然選擇了奧斯特瑞格的觀點:瑞士再保險的表格也是維利斯
表格。法官立即開庭,宣讀裁決以後逐個點每個陪審員的名,問是否同意
這個裁決,每人都回答「是的」。法官宣布此案結束,並發表了10分鐘情
文並茂的結束語:這是一個複雜的案子,選擇你們做陪審員代表了紐約州
南區人口的各個組成部分。你們做了最大的努力。陪審制度是這個國家體
制的神聖的柱石之一,充當陪審對這個國家的服務僅次於拿起武器保衛這
個國家。你們的貢獻應該得到的感謝遠遠大於我簡單地說聲謝謝,所以我
就不說了。我祝你們在今後許多年中得到好運。雖然我們知道每個案子結
束時都法官都會用到這篇演講,但在付出3個月時間精力之後聽到這番話還
是感到了欣慰。

  主要媒體迅速報道了此案的裁決,由於承擔大部分賠償額的幾個主要
保險公司勝訴,希爾維斯坦和政府港務局已經不可能得到第二份35.5億元
。媒體評論說世界貿易中心重建由於資金不繼,可能不得不收縮規模或推
遲時間。州長伯德基和市政府主持重建官員發表聲明,希爾維斯坦對記者
談話,都對裁決表示失望,但重申要按計劃實施重建。但隨後傳出報道說
,政府作為房東約見希爾維斯坦,指出他如果沒錢履約就得靠邊站。

  我在3個月中近距離觀察了這個司法制度的運作。我覺得這種制度設計
得有利於司法獨立,從而使司法得到政府和公眾的尊重。裁決只依據當庭
出示的證據,其他因素如執政黨的意願,各級政府官員的好惡,媒體的評
論和民眾的各種傾向均不考慮。2003年以來,美國和歐洲的政治關係由於
攻打伊拉克而惡化到60年來最低點,布希當局把分歧擴大到經濟領域:不
出兵助美的歐洲國家不能分食重建伊拉克的經濟大餅,美國和歐洲公眾之
間的抵觸情緒也頗高漲。我所在公司的同事就向我表示同情希爾維斯坦,
惋惜世界貿易中心重建遇到困難。正是在這個時刻,歐洲保險公司領銜向
美國聯邦法庭狀告美國地產商和美國地方政府,而且在大部分問題上勝訴
。無論政潮洶湧還是民情激蕩,其影響只到法院門外為止。美國聯邦法院
對此案的裁決的確給美國地產商和美國地方政府造成幾十億元損失,但由
此向公眾,包括歐洲公眾,昭示了司法獨立,這是幾十億元買不到的。

  但是,這個司法制度並不完美,除了具體操作中的一些形式和程序過
於昂貴之外,還有陪審員本身帶來的問題。由於陪審員是隨機選出,人口
平均素質較高才能保證陪審員素質較高和裁決不太離譜。例如所謂「世紀
大案」的黑人體育明星辛普森殺人案,面對控方比辯方有力得多的證據,
黑人佔多數的陪審團不為所動,堅持判決無罪,令司法制度蒙羞,造成全
國種族關係倒退。控方白人檢察官瑪莎克拉克(Marcia Clark)和黑人付檢察
官克里斯托佛達登(Christopher Darden)以辭職表示對種族成見干擾陪審制
度的失望。十年之後,當時的洛杉磯市檢察官在國家公共無線電台(NPR,即
National Public Radio)節目中透露,他曾就無罪判決詢問路經洛杉磯的
前總統卡特,答覆竟然是,現在是白人向黑人還債的時候(payback time)
,因為兩百年以來許多無罪的黑人被白人法庭判決有罪而受到監禁和死刑
;既然這些(黑人)陪審員認為辛普森對自己的社區沒有威脅,就可以放
他一馬。所以前總統明知陪審團荒唐,也無可奈何。千萬富翁瑪莎斯圖爾
特的案子在鄰近珍珠街500號的法院大樓審理,政府作為原告投入巨額人力
物力,終於勝訴。宣判之後一位男陪審員代表全體同儕向媒體講話,自詡
做出了最大努力,稱讚富翁的有罪判決是公理和小人物的勝利云云。他在
媒體上出了風頭,旋即有人從電視上認出他有犯罪前科,是在遴選陪審員
時隱瞞此事而獲選,使判決的權威性打了折扣。因為這種陪審團出問題的
情況仍是少數,所以不論案件如何牽動輿情和民心,公眾兩派觀點如何針
鋒相對,,只要陪審團作出裁決,雙方一般均予接受。如果不服,就再次
回法庭以上訴解決,而不藉助上級政府插手,或訴諸陰謀與暴力,因而社
會的穩定和秩序得以維持。

  無論司法程序多麽昂貴,比起人的鮮血和生命還是便宜的。每個社會
都有人群之間的爭執,解決爭執的方式標誌了社會的文明程度。這個簡單
的道理,還有待許多國家的政府和民眾去領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7: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