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打開網路問政大門偽民意泛濫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10-2-13 07: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明報  2010-02-13
   
     日前,廣東省黨政一把手汪洋、黃華華向網民拜年,稱希望網民對民生熱點問題織圍脖,對政府工作不足拍大磚。
   
    圍脖是微博客(microblogging)的諧音。微博客在內地流行的時間還不長,主要是年輕人和知識分子發表網路言論的工具。汪洋和黃華華的圍脖論發出后,被許多人稱讚很時髦,為地方政府開放開明形象加分不少。
   
    廣東素來先行先試,政風開明,最近又被胡錦濤定位為當好排頭兵,故有圍脖說並不意外。除廣東外,還有不少地方也宣布對網路民意打開大門,成為一種政壇新風。
   
    本月9日,成都團市委舉行首次網路新聞發布會,稱將採用微博客等形式與青年聯繫,集納網路民意。而此前落幕的地方兩會上,湖南、安徽等地首次將網路民意、網路問政寫進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湖南省岳陽縣和安徽省亳州市地方兩會上還出現了網民被增補為政協委員的事例。
   
    地方政府的上述動作獲得多數網民肯定。有評論認為,內地政網關係從被動到互動,逐步走向成熟。
   
    觀察人士指出,對網路民意之重視,在過去一直是中央層面雷聲大,地方層面雨點小。今次不少地方擺明姿態迎接網路,說明網路自覺漸興。
   
    近幾年全國兩會上,溫家寶在記者會上必提網民,並稱每天上網關注輿情,外界遂有離中南海最近是網路一說。有消息稱,溫家寶今年兩會前夕還可能與網民進行線上交流,表示對網路問政的重視。
   
    在地方,去年雖是網路問政密集年,常見有省長信箱或官員博客等開通,但事後輿論並未太認可,詬病最多的是流於形式。
   
    所謂重視網路輿情,其中問政是根本,網路只是一個平台。網際網路雖是中國民主政治發展不可缺少的力量,但在現有體制下對其作用也不能過高估計。在各地大打網路民意牌的情況下,除應防作騷外,還應注意網路民意的獨立性。最新一期官方《半月談》雜誌即載文說,要警惕網路偽輿情干擾政府決策。文章指,目前已有受利益集團操縱和僱人製造的偽民意出現,此風若興將對政治決策造成嚴重影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0: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