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成品油低價出口引爭議 專家稱演演算法不科學

[複製鏈接]

1497

主題

1859

帖子

118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霹靂舞者 發表於 2009-11-28 0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前國際油價水平維持在80美元以下,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北京93#汽油每升達歷史最高價6.66元。近日一則關於國內石油企業出口成品油2.4元/升,遠低於國內成品油價格的帖子在網上迅速流傳,並引發爭議。

中石化:國內油價由政府定


  該帖子援引《商務周刊》的報道稱,「1-8月出口成品油1496萬噸,出口額66.5億美元,平均每噸444.5美元。」帖子里分析說,444.5美元約合3036元人民幣,因為該數據沒有汽柴油的比例,分別計算汽柴油的體積重量比,並且取簡單算術平均,汽油密度為0.739,柴油密度為0.86,所以1噸成品油大約為 1258升。如此計算平均的出口價格是:3036/1258=2.4元/升。而同期中石化在國內的售價大約在5.5元,國內價格是國際價格的2倍多。


  記者隨後查閱海關總署網站,數據顯示,1–8月出口成品油1496萬噸,出口額66.5億美元,平均每噸444.5美元,與帖子中援引的每噸單價 444.2美元略有誤差,按照帖子中人民幣兌美元匯率6.8和1噸成品油約等於1258升計算,每升的價格為2.41元/升。


  如果該演演算法所得結果與實際情況相同,國內消費者則在今年一直「享受」著這一巨大差價。


  對此,中石化方面昨日僅表示,國內成品油價格由政府決定,企業尊重政府的定價機制。


  網帖演演算法「不科學」


  昨日,國家信息中心能源專家牛犁向記者表示,「石油公司肯定不會做賠本的買賣。但問題的關鍵是,成品油包含很多不同的品種,十分複雜,如90#汽油與93#汽油,0#柴油與-20#柴油價格相差是非常之大,不能如此簡單計算。」


  「這一價格究竟是離岸價還是到岸價也存在差異,但不管是什麼價格,最後到達國外的價格還要加上海關關稅和增值稅等,最終價格可能要翻番。如此計算,國內價格去掉每升1元的消費稅,價差應該也沒有這麼大。」牛犁表示。


  牛犁認為,拿這一價格與國內含稅銷售價格進行比對並不科學。


  「除了是否含稅,出口汽油一般都是幾十萬噸的數量的大宗交易,其價格本身也會比較便宜。」易貿資訊的成品油行業分析師廖凱舜表示,這種比較方法並不合適。


  出廠價高於出口價、批發價


  廖凱舜認為,「比較科學的方法是,用均不含稅的煉廠出廠的汽油對外出口價格與在國內銷售價格比較。」


  據易貿資訊數據監測,目前華南煉廠93#汽油不含稅的對國內銷售的出廠價為5065元每噸,而不含稅的出口價格為4565元每噸,即出廠價高於出口價500元每噸。


  「這反映了目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弊端,就是不重視國內需求因素,而更多根據國際油價成本來調整價格。但在國際市場上成品油的價格是完全市場化的,不僅與國際油價聯動也與需求緊密相關。」廖凱舜表示。


  據了解,目前中石化煉廠93#汽油的出廠價為7314元每噸,但各地批發價平均為6904元每噸。廖凱舜表示,目前國內成品油批發價低於出廠價也體現了現行定價機制的尷尬,「雖然油價上調了,但是油賣不出去,批發價就一直上不來,成品油的批發價最能反映國內的供需問題。」


  對於石油公司「低價」向外出口成品油,廖凱舜表示,「中國的成品油出口大部分為來料加工,僅收取一些代加工的費用,但是今年以來國內的成品油銷售不旺,銷往國外的利潤明顯低於國內,石油企業主動出口以緩解高庫存壓力。」


  - 專家觀點


  應下調「對應國際價格基點」


  財經評論員葉檀昨日表示,國內油價自定價機制執行以來共8次調整,其中5升3降,明顯還是在補貼去年石油公司的煉油虧損,「這種做法更傾向於石油公司的利益,忽略了消費者的利益。」


  葉檀認為,政府在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時,應該將調整的基點相應下調。


  牛犁表示,定價機制確實存在缺陷,「從目前定價機制看,仍然是成本加成的思路,關鍵因素是石油公司的煉油成本,但這個成本掌握在石油公司手中,沒有對公眾公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