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媒:中越陸地邊界全線勘定越南向中國讓了一步!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09-11-23 1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09-11-23 19:58 編輯


11月18日,中國與越南陸地邊界勘界文件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中越陸地邊界經過雙方歷時10年的共同努力已全線勘定。對此,俄媒認為中國邊界問題是世界邊界問題最複雜的國家,其中與印度之間的分歧最大。

    11月18日,中越兩國簽署的文件包括《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定》和《中越陸地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雙方經談判確定真正有爭議的地方164處,共227平方公里。最終,這227平方公里土地113平方公里劃歸越南,114平方公里劃歸中國。  

   俄「紐帶」網11月19日報道,北京與河內就陸地劃界問題解決了很多矛盾,取得一致看法。目前,兩國在領海邊界問題還存在一些分歧。據越南VovNews 新聞社報道,中越海洋邊界問題也會在近期得到解決。報道說,在2010年前簽署該協議顯示了中越兩國的之間的友誼。2010年1月18日將會舉行中越建交 60周年盛大慶祝活動。  

    俄媒稱,中國是世界上邊界問題最複雜的一個國家,至今與部分鄰國還就邊界問題沒達成一致。報道說,其中最複雜的要數中印邊界問題。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 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文件簽字儀式18日在北京舉行。中越陸地邊界經過雙方歷時10年的共同努力已全線勘定。

今天簽署的文件包括《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定》和《中越陸地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與越南副外長鬍春山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上述文件。外交部長楊潔篪出席了簽字儀式。簽字儀式前,楊潔篪會見了中越雙方代表團。

在歷時8年的勘界立碑工作中,兩國政府代表團始終根據兩國領導人的共識,依據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實施勘界工作,實現了互利共贏。


    然而,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中稱,越南在中越邊界劃分及勘界立碑工作中可能受到中方的壓力並向中方「出讓土地」。對此,越南副外長、政府邊界談判代表團團長武勇日前在接受越共中央機關報《人民報》的專訪時重申,「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在邊境上一些居民過境或越境居住地區,越中兩國談判代表團在平等、相互尊重、合情合理、利益大體均衡的基礎上一致同意進行靈活的調整,因此,不可能出現如某些外國傳媒所稱的越南向這個或那個國家『割讓土地』的事情。唯一可以解釋的是,這些媒體要麼『消息不靈通』,要麼『別有用心』。」

武勇強調,越中邊界被認為是「設立界碑最密集及最清晰的陸地邊界線」,是按照現代的方法劃定並確保其真實性及永久性。越南邊境7個省的人民對此非常滿意。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有著1347公里的陸地邊界線。1999年12月30日,兩國政府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開始在邊境進行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工作。

2000年8月和11月,中越聯合勘界委員會正式成立,並開始起草勘界有關法律文件。根據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將在邊界全線埋設1537座界碑。

按照國際慣例,陸地邊界談判的第一步就是兩國各自提出邊界主張線。在最初的主張線提出來后,兩國專家組比對發現存在近300處爭議。但是雙方在詳細談判協商后,確定真正有爭議的地方只有164處,共計227平方公里。最終,這227平方公里土地113平方公里劃歸越南,114平方公里劃歸中國。

廣西測繪局一位姓梁的勘測人員向記者透露:「有爭議地區有幾十處是雙方都沒有畫出來的空白地塊,其中最大的一塊將近2平方公里。有的爭議是因為條約的文字表述與地圖不一致。」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對於參與實際工作的勘界隊員們來說「解決勘測中的爭議是非常頭疼的事情」。一塊界碑往往要勘察好幾次。如在龍邦口岸附近的山嶺上的界碑,就前後花了近2年8個月的時間才最終確定。

常年研究中越邊境問題的專家鄭維寬指出:「邊境勘界涉及國家利益,是談判,是鬥爭,是妥協,更是友誼。」他認為,中越勘界明顯呈現出前松后緊的態勢。從 2001到2006年的5年間,勘界工作只完成了總任務量的50%。而2006到2008年勘界工作則進展迅速。鄭維寬指出,這表明中越兩國之間已經有了越來越強烈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2007和2008年間,越南很早就遭到了國際遊資的衝擊,外匯儲備匱乏的越南方面不得不請求中國援手,在這樣的背景下,原來步履艱難的邊境勘界談判難題,迅速迎刃而解。

豎了近2000塊界碑

除了分歧,自然條件的險惡也給堪界工作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

中越邊界地區地形險要複雜,氣候條件惡劣,越南奠邊省及萊州省等許多地區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在1347公里的邊界線上,有344公里以河為界,而且連續的洪澇導致河流變化。許多邊界線遠離村舍,往來道路極為困難。一些勘界立碑工作組人員必須跋山涉水,穿越三四天叢林才能到達邊界線,而且一些地方還有地雷遺留,工作人員流血受傷是常有的事情,有的甚至犧牲了生命。所以,在勘界過程中往往需要當地嚮導來協助勘測。

界碑還分為單立界碑、雙立界碑和三立界碑等幾種。「有的地方只需要立一塊界碑就能明確邊界走向,這叫單立界碑。有的地方地形比較複雜,出現山坡、山谷、河流、峽谷等立了主碑之後,還需要立一塊附碑來標明邊界走向。為了確定河流主航道中心線,需要在河的兩岸各立一塊界碑,這叫同號雙立。」中國國家測繪局中越測繪辦主任武曉淦告訴記者。

正因為情況的複雜性,中越邊界上原來預計界碑編號1373號,總計大約1534塊,但從最終的情況來看,為清晰地表明走向,新增了400多塊界碑,界碑總數達到近2000塊。

衛星定位精確到厘米

有趣的是,中方的界碑與越方界碑有著鮮明的對比。

在憑祥友誼關口,中國大型界碑身高1.6米,基座高達40厘米,正面碑身鑲有直徑30厘米的金屬國徽。中型界碑有1.2米高,底座也是40厘米,而小型界碑的底座只有20厘米,碑身只有1米高。中型界碑立在邊界上比較普通的位置,小型界碑則往往立在人跡罕至的偏僻地方。

憑祥邊境立碑人員張力高告訴記者:「越方所立的雙號界碑也分成大中小3種型號,尺寸與中方相當,但湊近一看就會發現其中的差別,越方的界碑是空心的,中方的界碑都是實心的,而且幾乎都是整塊的花崗岩。」

根據國際慣例,我國所立的中越單號界碑分成大中小3種類型。確定立哪一種型號的界碑,需要通知對方。在交通通道、口岸等邊境來往頻繁的地區,一般會設立大型界碑。界碑由一塊完整的花崗石刻成,預計使用壽命至少100年。

武曉淦告訴記者,從技術上說,中越邊境很早就開始動用高科技的控制系統來確定邊界,高精度的衛星定位系統使得界碑和邊界走向達到了厘米級別。



此前,武大偉與胡春山就兩國陸地邊界和海上問題舉行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將全面加強在陸地邊界事務中的協調與合作,共同致力於兩國邊境地區的長治久安和共同發展。雙方重申將努力通過外交談判尋求解決海上問題的辦法。雙方一致認為應共同努力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並同意啟動制定指導解決中越海上問題基本原則協議的磋商。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9-11-23 19:5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涼山,法卡山,老山,
都還屬中國管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09-11-23 19: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09-11-23 20:04 編輯
中國的涼山,法卡山,老山,
都還屬中國管轄?
Hanxin 發表於 2009-11-23 19:53



多慮了,法卡山,老山當然還屬於中國,要圖片嗎?補充一下,涼山不是中國的,靠近越南首都河內,我估計你把「梁山」和「涼山」搞混了,你是不是認為當年宋江還在那裡聚義過?? 當然對你這樣的白痴說出這種沒有地理知識的話也可以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4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11-24 10:13 | 只看該作者
多慮了,法卡山,老山當然還屬於中國,要圖片嗎?補充一下,涼山不是中國的,靠近越南首都河內,我估計你把「梁山」和「涼山」搞混了,你是不是認為當年宋江還在那裡聚義過?? 當然對你這樣的白痴說出這種沒 ...
zjd713 發表於 2009-11-23 19:55


呵呵呵呵。看把人家說得沒聲了吧。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5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09-11-24 10: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09-11-24 12:21 編輯
呵呵呵呵。看把人家說得沒聲了吧。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11-24 10:13



呵呵,知道進退,那說明他至少還是白痴中的」上品「,有意思的是有些「下品白痴」,如傻蛋三度之流,居然是越被玩越HIG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