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蔣陵寢大揭秘:多門卧室設計為哪般(視頻)

[複製鏈接]

25

主題

26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中小中 發表於 2009-11-24 0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衛兵守衛的慈湖陵寢

兩蔣陵寢大揭秘:多門卧室設計為哪般(視頻)

蔣家父子安葬的「大麻煩」

兩蔣陵寢,分別位於台北桃園的「慈湖」和「頭寮」。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死在台灣。老蔣生前留下遺言,「日後光復大陸,中正(蔣介石自稱)生於斯長於斯,要將遺體移返南京,葬於中山先生之側。」可惜,無論是當時的兩岸關係還是今日的兩岸現狀,蔣介石移靈、安葬於南京紫金山孫中山先生陵墓之側的想法,都是很難實現的,因此,直到今天,蔣介石仍暫厝(讀音:「cuo」,中國古代對於封建帝王遺體的暫時停放,稱之為「厝」)於桃園慈湖。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也以「總統」身份在台北去世。去世之前,亦留下遺言:表示自己日後願意歸葬浙江奉化溪口——葬在母親毛福梅的墳前——以便「死後盡孝」。不過,既然老蔣不能移靈大陸,小蔣也只好暫「厝」台灣,陪伴在父親「身邊」。

根據台灣媒體的最新報道,老蔣遺體的善後處置,與海峽此岸毛澤東主席遺體的處置方式並不相同。1976年之後的毛主席,安卧在水晶棺材之中,主席遺體經過特別防腐處理,恆溫恆濕,因此迄今保存完好。

但老蔣1975年逝世之後,據說家屬堅持不贊成掏空其內臟,因此就算台灣當局也對老蔣遺體倍加「愛護」,予以防腐處理,楠木棺外,再加厚槨,但蔣介石貼身衛士仍然認為——「蔣總統」的遺體,應該早已腐爛了。

遺體腐爛或許難免,但蔣介石、蔣經國不能「入土」,卻與蔣家後代特別是蔣家男丁盡皆短壽的「事實」,聯繫在了一起。台灣的風水大師曾有預言:若兩蔣不能入土,則蔣家後代的生活還會有120年的「困擾」。

如此迷信說法,固不足信,但站在蔣家後人的立場考慮,老蔣一「厝」、再「厝」,延宕三十餘年而不能入土,實在也是中國歷史上聞所未聞之事。惟其如此,兩岸學者才會異口同聲說:蔣家父子歸葬何處,確實是個政治上的「大麻煩」。

眾所周知,蔣介石系浙江奉化溪口人,蔣家父子深受儒家觀念影響,向來恪守「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因此,蔣介石從中年起,就開始考慮自己靈魂的歸宿,根據國民黨的史料記載,1949年之前,蔣介石曾在大陸選定過三處墓地,南京中山陵始終為其「首選」。

但是,孫中山雖被國共兩黨尊為「國父」,蔣介石卻只是1949年之前的中華民國大總統,1949年1月之後,老蔣就變為中共「一號戰犯」。讓蔣介石歸葬南京中山陵,享受「元首」待遇,恐怕不現實。

遙想文革期間,蔣介石的結髮之妻毛福梅(蔣經國之母)和母親王采玉(蔣經國的奶奶)的奉化之墓,均曾被無法無天的紅衛兵搗毀。據親歷者懺悔稱,當年的紅衛兵、紅小兵甚至把兩口棺材從墳墓中挖出,然後澆上汽油焚毀……

如此慘劇,直至文革結束,始由北京高層出面糾正,下令將蔣家之墓按原樣修葺一新。

或許正因為看到了蔣家祖墳被大陸政府修葺一新的照片,蔣經國才會留下遺言:死後願歸葬浙江奉化溪口鎮,長伴慈母。


蔣家父子「奉安故鄉」好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蔣經國辭世,兩岸關係改善,蔣家後人也開始變得「務實」了。1996年7月,蔣介石次子、蔣經國的弟弟蔣緯國提出一項議案,建議國民黨成立「已故兩『總統』移靈大陸籌備委員會」,以便擇機「奉安故土,以安民心,促進和平統一」。

坦率講,如果蔣介石不葬南京,而是與蔣經國一起歸葬浙江奉化,問題就會簡化許多。奉化乃兩蔣出生之地,大陸自然不會拒絕兩蔣「回家」。隨著蔣緯國提出的議案在台灣得到通過,蔣經國之子蔣孝勇更於1996年前往浙江奉化,實地「考察」。

從大陸返回台灣后,蔣孝勇曾表示:「祖父(蔣介石)和父親(蔣經國)當時暫厝,就是希望統一之後再遷葬大陸。我從大陸回來后,曾和叔叔(蔣緯國)談到過處理移靈問題應該有三原則:第一,不要凡事比照孫中山先生;第二,不要強調『國葬』(移靈浙江奉化或在台灣暫時下葬,均不強調『國葬儀式』);第三,大陸對這個問題有他們自己的利益和立場,所以短期之內不會接受(我方提議)……至於就地『國葬』(在台灣按照國葬的規格讓蔣介石入土),也沒有必要」。

2007年12月23日,蔣介石三孫媳、蔣經國三兒媳、蔣孝勇的遺孀蔣方智怡,在前往慈湖陵寢謁靈時再次表示:蔣家絕對不會把兩蔣遺體移到台灣「國軍軍人墓地」,蔣家後代會遵照蔣經國遺願,選擇適當時機,把兩蔣遺體直接移至浙江奉化安葬。


陵寢內還有「地下指揮所」

大陸能夠接納「兩蔣回家」的另一個重要政治背景是,民進黨、陳水扁始終把「去蔣化」和「去中國化」聯繫在一起,站在統一中國的立場看,蔣介石、蔣經國能否魂歸大陸,或許也是兩岸關係冷熱的一個重要指標。

2007年,即將卸任的陳水扁,曾經瘋狂地推出了一系列「去蔣」政策,宣布台北「中正紀念堂」為民主廣場,拆除高雄蔣介石銅像,撤銷兩蔣陵寢的憲兵守衛,甚至關閉了兩蔣陵寢並且縱容綠色民眾燒毀了蔣介石的草山行館……與此同時,陳水扁還下令,要求台灣「中華郵政」等機構立即更名。

所幸者,馬英九上台執政后,情況發生逆轉。今年5月31日,台灣桃園縣長朱立倫,早早站在兩蔣陵寢門口,恭候台灣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這一天,距離兩蔣陵寢關閉,已近半年之久。重新開放的第一天,天空小雨,台灣各地民眾仍有超過1萬人冒雨前往拜謁。

至6月16日,台灣「國防部」批准,重新允許三軍儀仗隊進駐兩蔣陵寢守護。至6月21日,儀仗隊憲兵更恢復了在兩蔣陵寢之前的花式操槍交接表演。

稍早前,桃園縣報經台灣「國防部」批准,已經對蔣介石陵寢的後半部分,也就是「后慈湖」首次對外開放。至6月,桃園縣長朱立倫更對外宣布:蔣介石「慈湖」陵寢之內,另有「秘密軍事通道」,該通道在地下開挖,連接著50年前蔣介石指揮「金門炮戰」的「前進指揮所」。而整個后慈湖的山下,還同時開挖有台灣「立法院」、「行政院」、「監察院」、「考試院」等五大系統的單獨地下辦公機構。

據台灣媒體預測,兩蔣陵寢(慈湖、頭寮)的重新開放,經濟「錢景可期」。蓋因蔣介石、蔣經國的名字在大陸民眾之中,同樣如雷貫耳,去台灣看看曾經的「人民公敵蔣介石」和「台灣改革之父蔣經國」,應該是許多大陸遊客的「最愛」。


和「老蔣」合影?

實地考察,與北京毛主席紀念堂的清一色的嚴肅氣氛不同,台北兩蔣陵寢之內,既有「肅穆典雅的布置,也有休閑、踏青的活潑輕鬆味道。

譬如陵園的旅遊營銷處,特地為大陸遊客製作了大型Q版的「蔣大頭」及「蔣小國」模型,安放在慈湖遊客中心門口,猶如衛兵站崗。此舉當然是為方便兩岸遊客拍照、留念。

兩蔣陵園之內,還有活人(模特)扮演的蔣介石、蔣經國,一任旅客與「之」握手,更可「勾肩搭背」,與「之」合影留念。凡此種種,都是北京天安門紀念堂內還看不到的奇怪「景色」。

陵園的北廂房內,開設有「黃埔食堂」,專門出售宋美齡最愛的蜜梅糕、玫瑰煎茶、大溪黑豆乾及蔣介石當年最愛吃的餐點油雞炒飯、大肉面。陵園南廂房內,則有紀念品展售銷售中心。

紀念品中,除有蔣家第三代蔣友柏設計的紀念金筆、紀念表外,還有陵寢管理處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大陸遊客而專門製作、印有蔣介石與毛澤東當年在重慶談判時的合影紀念品,包括封面印有蔣、毛合影的指甲美容包、紀念表、和T恤。

那件紀念T恤很有特色:全紅或全黑的棉衫上,以金色印著蔣介石與毛澤東的合影。一塊商品介紹牌上寫道:「歷史記錄,國共和談,蔣中正與毛澤東」,當然,站在台灣設計師的立場,他們把蔣介石的名字,放在了毛澤東的前面。

設計人員說,這種彰顯出當年衝突與歷史的T恤,應該會受到大陸遊客的格外喜歡,畢竟,蔣介石在大陸的知名度,一定不比台灣低。一位售貨員還告訴記者,這裡往年的紀念品銷售額,多在1500萬元新台幣左右,她希望,「大陸遊客來台後,銷售額能翻上幾番!」

5月31日,兩蔣陵寢重新開放之日,朱立倫縣長率桃園各級官員前往慈湖恭候遊客,見到記者,他們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桃園準備好了!」大陸遊客呢,顯然也是「準備好了」,遊客中的許多人,或許都準備去和陵園內的蔣介石、蔣經國「模特」合影,表示「本人到此一游」!
當時發生的地方大師傅大師傅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