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超級計算機「天河1號」首次躋身全球五強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11-17 1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新浪科技
    北京時間11月16日下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一台Cray超級計算機超過今年6月的冠軍,重新奪回了全球第一超級計算機的桂冠。天津的「天河1號」則位列本次榜單第5位,這是中國超級計算機截至目前獲得的最高排名。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這台升級版Cray「美洲豹」(Jaguar)超級計算機的計算核心為22.4162萬個,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759 petaflop。其競爭對手、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IBM「走鵑」系統的速度僅為每秒1.042 petaflop。1 petaflop等於10的15次冪次浮點運算。
   
    本次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結果將於當地時間周一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公布。這一榜單每年評選兩次,目前已經是第34屆。本次入榜的系統總運算能力已經達到27.6 petaflop,今年6月的榜單總運算能力為22.6 petaflop。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採用Linpack基準測試來對系統進行排名。2008年6月發布的走鵑系統是首個在Linpack基準測試中運算速度超過每秒1 petaflop的超級計算機。2009年6月,走鵑以每秒1.105 petaflop位居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首位,但在本次最新排名中卻屈居第二。美洲豹今年6月的成績是1.059 petaflop,位居第二,但該系統本次升級了全新的處理器,並一舉奪得冠軍。美洲豹系統是基於Cray XT5 Linux超級計算機平台搭建而成,使用AMD皓龍(Opteron)處理器,其峰值速度可達每秒2.3 petaflop。
   
    排名第三的是美國田納西大學國家計算科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utational Sciences)的「海妖」(Kraken)系統,其Linpack基準測試速度為832 teraflop。該系統同樣採用Cray XT5平台,其今年6月的排名為第6,當時的Linpack基準測試速度為463 teraflop。1 teraflop等於10的12次冪次浮點運算。
   
    中國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是來自天津的「天河1號」,該系統的Linpack基準測試速度為每秒563 teraflop,位居本次榜單第5位。該產品使用英特爾至強處理器,並利用AMD的GPU作為加速器。該產品共有7.168萬個計算核心,每個節點都擁有兩個至強處理器配合兩個AMD的GPU。天河1號是由國防科技大學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研製,主要為中國東北部提供高性能計算服務。該系統主要用於石油勘探和飛機設計。
   
    除天河1號以外,排名前10的系統中唯一一個來自美國以外的是德國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中心的IBM Jugene系統。該系統排名第4,Linpack基準測試速度為每秒832 teraflop。
   
    在本次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美國佔據主導地位,共有277個系統入圍,歐洲入圍153個系統,亞洲入圍50個。要入圍本次榜單,至少要達到每秒20 teraflop的速度,而一年前的門檻為每秒17.1 teraflop。
   
    本次入圍的所有系統中,採用英特爾處理器的為402個,佔80.4%,較今年6月的399個略有提升;採用IBM的架構的系統有52個,低於6月份的55個;AMD皓龍處理器共出現在42個系統中。
   
    本次共有426個系統使用了四核處理器,只有59個系統使用雙核處理器,而使用單核處理器的系統僅為4個。還有6個系統使用了IBM的九核Cell Broadband Engine處理器。該處理器還被應用於索尼PlayStation 3遊戲機中。
   
    本次使用Gigabit Ethernet內部連接技術的系統共有259個,使用InfiniBand技術的有181個。
   
    在本次排行榜中入圍的惠普系統共有210個,佔總數的42%,IBM僅為185個。但IBM的系統總運算性能最高,佔全部系統總運算性能的34.8%,低於今年6月的39.8%。惠普占本次全部系統總運算性能的22.8%。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由德國曼海姆大學、美國田納西大學、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國家能源研究科學計算中心的多名專家共同彙編而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