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熊貓燒香」病毒製造者李俊:黑客是一種榮耀(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南方周末 2010年4月12日

[導讀] 「黑客是一種榮耀,希望你不要歪曲黑客。」李俊說,「成天無所事事,專門製作簡單的木馬病毒去搞破壞的一群人,實際上應該被稱為駭客。」


熊貓燒香病毒製造者李俊,已不再是黑客中的「自由騎士」,而更多欲擺脫成長的煩惱的90后黑客們,麻雀一樣在無邊的網路天空中呼嘯而來,又呼嘯而散,在虛擬世界滿足內心對自由與尊重的渴望,以此度過同樣躁動而迷茫的青春期,最終把「騎士」的黑色披風,甩在成人世界的門檻外


「熊貓燒香」病毒的製造者李俊、雷磊(左) (史春陽/圖)

李俊,曾是黑客中的大佬級人物,去年12月24日,因蜚聲中外的「熊貓燒香病毒」案入獄3年後得以提前釋放,目前在類似Twitter的新浪微博上,被關注熱度仍不減當年,達到近兩萬人。其中多數是有著霍霍青春的90后。

少年李俊曾在武昌干過網吧管理員,到電腦城幫人裝機,中間還替人開過車,這個離開打工的水泥廠時聲稱「不想做不喜歡的事」的少年開始了他的青春期。

他留在黑客江湖中的那段傳奇生涯,現在看來,與他躁動的青春期正不謀而合。

黑客帝國是少年李俊眼裡真正的理想國,充分滿足了他確認自我價值的需要,青春期被肯定、被關注的渴望,對自由、平等、分享的心理需要和對未來的好奇。

他常常強調自己「面對面的交流能力很差,會緊張」,哪怕僅僅是在電話里,和記者通話不到幾分鐘他也會借故委婉掛斷,而在陌生的網路世界,他可以飛快地敲擊鍵盤與20人同時對話。

此時,他自我感覺成了「蒙面大俠」,是虛擬空間里的「自由騎士」。他白天睡覺,夜晚亢奮,「我就是這解迷的人,自由穿梭於網路之間。」

出獄后,有出版社請李俊寫自傳,或寫跟網路安全技術有關的書,李俊沒有回復,「我需要想想清楚」。有大學請他免費去深造,他直接拒絕了,「我不想讓別人說我炒作」。「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已日漸理智的他現在似乎有些後悔,開始羨慕起那些開公司做安全維護的朋友,「他們靠的不是技術,而是機遇和商業眼光」,如果時光能倒退,他希望自己的過去十年活得和他們一樣。

已近而立的李俊,站在這一個標誌成熟的人生節點上,過去在黑客傳奇里的光榮與夢想早已隨風飄去—— 「以後不再做黑客了」,「我只想做個普通人」。他正在尋求轉型,或許做一名網路安全專家,即所謂的「白帽」。

而許多正陷入成長的煩惱的十幾歲年輕人,血氣方剛,就像當年的李俊一樣,想通過黑客技術一夜蛻變,成為閃耀的明星,關注的焦點,對迅速坐擁令人艷羨的財富無限神往。

不同的年輕人,有相同的爬滿了跳蚤而充滿壓抑的青春期。

「我們經過漫長的十年寒窗,循規蹈矩的做人,終於發現自己可以在黑夜來臨時成為虛擬世界的無冕之王。」被稱為黑客教父的萬濤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這裡存在捷徑和魔法,可以跨越國界種族文化,完全成為自己的主人。」

正因為此,即使李俊不再是黑客中的自由騎士,而青春期黑客,也許永不消逝。

紅與黑

把國旗高高地插在日本靖國神社網站的那一刻,電影《精武門》里李小龍扛了一塊「東亞病夫」的招牌到日本人的武道館,併當著日本人的面將其踢破砸爛的經典畫面馬上就出現在李俊的眼前:「叫你還敢欺負我們中國人!」

16歲的李俊開始觸網,並對網路里的熱血傳奇遊戲著迷。為了玩遊戲,他會選擇逃課。

在技校讀書時,同學們還在練習打字,李俊已自學了windows基本操作和dos命令。畢業后,他在水泥廠幹了一段時間,當時的廠長評價李俊:「只知道悶頭幹活兒,不投機取巧,是一個老實人。」事發后,廠長很驚訝居然是這個沉默的孩子做了「驚天動地的事」。

之後他去一家電腦城打工,網吧是李俊「練手」的實驗室,「下載個軟體發現能控制網吧里的其他電腦」,「很過癮」。

在小學、初中同學,後來的「熊貓燒香案」成員之一雷磊的指點下,他的技術日臻佳境。李俊的同學回憶:「那時,他常常對著書本擺弄電腦幾小時,茶飯不思,不知疲倦。」

李俊說,黑客一詞,源於英文Hacker,原指熱心於計算機技術、水平高超的電腦專家,他所理解的 「黑客」是一種專註、自由、免費的精神,「一個好黑客,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還要創造新東西,相信自由並自願互相幫助。」

崇尚黑客精神的李俊,稱其編寫的大多數黑客入侵軟體都在網路上公開,一旦檢測到政府網站或大型企業伺服器有入侵漏洞,他就會通過電子郵件告訴網路管理員,儘管這些好心的提醒「經常石沉大海」。「黑客是一種榮耀,希望你不要歪曲黑客。」李俊說,「成天無所事事,專門製作簡單的木馬病毒去搞破壞的一群人,實際上應該被稱為駭客。」

與此相反,若是發現國外黑客對國內伺服器發動攻擊時,李俊就會以牙還牙發出反擊。

中國「不高興」的時候,李俊站出來在網上說「不」,加入「戰鬥」只需在黑客站點註冊一個ID或者加入該組織的QQ群,僅此而已。

在「戰場」里,李俊不需要武器,而僅靠鍵盤和滑鼠在彈指間迸發出的病毒就可以決勝千里之外。「武器殺傷的是肉體,而電腦感染病毒就如人生病一樣,可以摧毀精神和意志。」李俊說。

1999 年,美國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為了伸張正義」,「給美國人臉色看看」,李俊奮勇加入一個名叫中國黑客緊急會議中心的組織,使用人海戰術,同時向白宮等美國政府網站投去黑壓壓的電子郵件以堵死其網路通道。

使李俊「快意恩仇」的事件陸續發生,2001年,中美髮生撞機事件。作為紅盟的重要成員,19歲的李俊接到了年僅20的創始人lion的軍令后,連夜馬不停蹄地在網上調兵遣將—— 向美國宣戰!

其實年齡不是問題,參與者中有是15歲左右的入侵高手。在短短一個月戰鬥中,他們共擊癱了一千六百多個網站,而其中涉及美國政府和軍方等重要網站多達九百多個。

殺敵一萬,自損八千。中國網站被擊癱的有一千一百多個,主要網站則有六百多個。當時的李俊感到「心情激動」,沒有什麼比在「紙老虎」的網站插上五星紅旗,並在它們的身上刻下「打倒美國霸權主義」、「FUCK!」等字樣和單詞時更痛快、刺激和榮光的了。

最讓李俊難忘的是,2001年日本前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后的那次網路的攻擊。

李俊在郵件里向記者描述當時的壯舉:把國旗高高地插在日本靖國神社網站的那一刻,電影《精武門》里李小龍扛了一塊「東亞病夫」的招牌到日本人的武道館,併當著日本人的面將其踢破砸爛的經典畫面馬上就出現在我的眼前:「叫你還敢欺負我們中國人!」

在當時的他看來,這是做了一件捍衛國家榮譽的大事。但現已近而立的李俊幡然醒悟,「其實沒有任何意義,把時間用在創造社會價值的事情上吧。」

「我懷著夢想走進現在的紅盟,我不去多想,也不去多問。」一位自稱是紅客的黑客說。紅盟是中國紅色聯盟的簡稱。紅盟網路安全專家劉慶把學習電腦技術比作練武,「簡單的學習招式是膚淺的」,還需要「培養品格」。

一個名為《中國黑客聯盟》的網站,在其原則里把「永遠保持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時刻牢記,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置在頭把交椅。

他們年輕、激情、叛逆、果敢,如司湯達的《紅與黑》所描述的於連:「約十八九歲,長得文弱清秀,兩隻又大又黑的眼睛。在寧靜時,眼中射出火一樣的光輝,又像是熟思和探尋的樣子,但一瞬間,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

被一些國家視為如臨大敵的中國獨立黑客們,顯得如此神秘莫測,其實有時候不過是一群年輕人的青春期荷爾蒙和追求刺激的心理糅合在一起,被極具煽動性的民族主義思潮點燃的產物。


要成為明星!

為了能成為明星,年輕的黑客們常常在QQ群里炫耀曾黑掉過某某伺服器,或發布自己編寫的黑客工具來凸顯自我。他們艷羨某某黑客又賺許多錢買了名車過著奢侈的生活而決意去黑掉某一網站!

在中國,加入黑客組織並不是什麼神秘事。手續非常簡單,在其網站上註冊一個ID或者加入該組織的 QQ群即可。

中國的黑客團體是一個廣泛分佈和結構鬆散的數字技工群體。

有資深黑客曾統計過,廣東、福建、四川、東北等是中國黑客聚集較多的地區,約佔全國黑客數量的 70%左右。

為了得到更高超的技術,李俊曾加入一個名為黑客聯盟的「小刀會」。在圈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代號。較於其他如老狼、黑鷹、猛虎、孤獨劍客等富有攻擊性的犀利代號,李俊給自己取了一個昵稱:武漢男生,他出生於武漢。

其實,黑客江湖有一線明星、二線明星,多數都是跑龍套的而已。明星都會曇花一現——「每天都會發生娛樂事件」。

明星就會有粉絲。李俊說,具有高超技術的黑客就會有很多菜鳥來巴結,來拜師請教或謀求商業合作。成為組織里的明星和核心成員需要資歷、作品以及很好的人緣。

為了能夠成為明星,年輕的黑客們常常在QQ群里炫耀曾黑掉過某某伺服器,或發布自己編寫的黑客工具來凸顯自我。他們艷羨某某黑客又賺許多錢買了名車過著奢侈的生活而決意去黑掉某一網站!

和其他黑客「不惜鋌而走險」區別的是,李俊沒有選擇低調的隱匿之身,他要的是不打自招,在他所到之處都會留下「熊貓燒香」的圖案:憨態可掬的告訴你,你被黑了!李俊覺得「這很好玩」。

最近,《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中國黑客探秘:為的是好玩賺錢》的報道。報道中的一名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有3.8億網民,網游市場也很繁榮,因此青少年精通黑客技術不足為奇。」

報道還談到了一位叫做斯科特·亨德森的人,他一直追蹤中國黑客的攻擊,並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他還著有《黑客訪客:透視中國黑客世界》一書。斯科特· 亨德森表示,最近,很多駭客開始通過竊取大公司數據、培訓其他黑客等方式賺錢。

該報道的結尾畫龍點睛稱,「他(馬甲,來自中國長沙,報道中的主人公)說:『微軟Adobe都有很多類似的漏洞,但都沒有公布。我們也將這些漏洞放在一邊,以便將來進行利用。』」

在一些西方媒體的報道中,中國就是黑客的天堂,個個都是凱文· 米特尼克,往往能輕而易舉地突破白宮和五角大樓網路的防護系統「竊取」機密情報。

凱文·米特尼克,15歲就闖入了「北美空中防護指揮系統」的計算機主機,同時他的朋友翻遍了美國指向前蘇聯及其盟國的核彈頭的數據資料,然後又悄然無息的溜了出來。這是黑客歷史上一次經典之作。

不可忽視的是,在凱文·米特尼克因非法入侵政府網站而入獄兩年後,中國才誕生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黑客組織。

「與國外黑客相比,中國黑客的一大特點就是張揚、賣弄。」萬濤告訴記者。

「靠著改寫、模仿和少量的『創新』四處出擊,他們不再關心愛國。」萬濤在自己的博客里寫道,而「這類案件很少被破獲、曝光更使得年輕的他們心存僥倖」。

黑客無國界。「我經常和一些國外黑客交流網路安全技術,他們更具有創新精神。」李俊說,「中國黑客數量也許是世界上最多的,但絕對不是最強的。在中國,黑客精神基本上已經完全喪失。」

「外國黑客也會光顧我們的黑客論壇。」李俊說,「不過他們對此不屑一顧。」

有資深黑客說,老一代的黑客更多的傾向於技術研究,而現在的黑客更多為了商業利益。也有一部分人傾向於娛樂自己,通過黑機而得到一種內心狂野的滿足,另一部分黑客抱著推波助瀾的態度,唯恐天下不亂,一不小心落入黑客群體內而不能自拔,成為半黑不黑的半邊人。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在李俊看來,那些對黑客趨之若鶩的「孩子」誤把黑客作為一種職業,混跡於灰色的產業鏈條。

「網路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和社會。」萬濤說。

李俊出事前每月工資僅為600元左右。父母是當地水泥廠的退休職工。因為經濟拮据,父親現在還在另一家水泥廠打工,母親就在自家門前擺了個飲食攤。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2007年,李俊所編寫的「熊貓燒香」病毒以出賣和由他人代賣的方式,在短短一個月里賺了10萬餘元。

在「熊貓燒香」案中,負責將被病毒感染后受控制的「肉雞」賣出去的王磊後來回憶道:「做廚師太累,用身體養活自己還不如用腦袋養活自己。」得到十幾萬報酬后,他給自己買了一輛吉普車。

李俊的生活也發生了變化。據雷磊回憶,錢包鼓鼓的他買了一台筆記本電腦,吃最好的東西,住最好的賓館,坐飛機見網友,出手闊綽,有時他一天消費上萬元。

而熊貓燒香的潘多拉盒打開后,病毒像核裂變一樣蔓延。據不完全統計,有上百萬台的電腦被感染。

無數網民們為此叫苦不迭。有人乾脆改編詩句苦中作樂:「熊貓已被格式化,此地空餘白硬碟。熊貓一去不復返,網民硬碟空悠悠。」「我製作的病毒被別人買去廣泛傳播,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李俊說。李俊被抓其實是被一個網友舉報的,他現在是某網監的警察。王磊亦回憶說:「做這行的人很多,我被抓是我運氣不好。」

李俊向警方提供了「熊貓燒香」的專殺程序,運行后殺毒效果相當好。這個被人稱為「病毒的核心、思想和靈魂」的25歲年輕人,大概是想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懺悔。有媒體報道,一名獄警曾開玩笑說,李俊是監獄里的電腦「醫生」,只要電腦出現了問題,他一擺弄就好了,「我們恨不得他50年都不出去。」

李俊現在對自己當年的行為作過反思:「入侵時,心裡也掙扎,而是擔心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製造麻煩。」李俊說,「其實人的心靈都是善良的。」李俊曾就讀的技校副校長回憶,有一次班裡給一位家庭困難的同學捐款,李俊捐的最多。

在母親的眼裡,李俊小時候從不和別人打架,很老實。有一次鄰居家把積木借給他玩,到了晚上,他吵著要按時還給鄰居。弟弟小時候被別人欺負,李俊讓弟弟不要去還擊。

有網站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六成以上的網友認為應當給李俊一次機會。

出獄前,網民們為李俊規劃了一個令人嫉妒的出路:或去公安部門的反病毒部門,或去反病毒軟體公司,或去大學的信息安全學院,但現實殘酷的多。

年初,他和雷磊應邀到北京的金山殺毒公司,但「去后發現他們在聘用我們這方面其實並不感興趣,可能只是想藉機自我宣傳。」雷磊說。

李俊坦言,僅有的中專學歷是他心中邁不過去的一道坎。「沒能上大學是我一直的遺憾」。

2003年7月,在武昌火車站的站台上,大學新生李明即將踏上開往成都的列車,在打工的哥哥李俊專程趕回來,他一面哭,一面囑咐弟弟「好好用功」。

一個資深黑客說,十幾二十歲的90后小朋友是現在黑客的主力軍,小黑客之所以那麼多,主要是不少年輕人需要一份工作養活自己,黑色產業鏈在某些利益團體的聯合推動下,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犯案風險小、隱匿性高,一些年輕人經不住誘惑就卷了進去。「不熟悉的人會問我,那麼年輕又不工作怎麼養活自己?」小A坦白說,「這個圈子不少人和我一樣,會做插件會掛馬,手裡有成千上萬台肉雞,一個月賺好幾萬不是難題。說實話,國內還沒有我攻不破的網站。」

小A原本是一家軟體公司的技術員,他經常出沒在黑客論壇上,發現比他年紀還小的孩子過得比他還好,並且不斷有人向其傳授「抓雞」技術,就算倒賣下肉雞也能輕鬆賺錢,技術提升后就有更大組織更大的單找上門來,於是他辭職融入這個圈子。

在李俊看來,那些對黑客趨之若鶩的「孩子」誤把黑客作為一種職業,混跡於灰色的產業鏈條,「而黑客並不是一種職業。」

黑客們制定作案計劃時,麻雀一樣在無邊的天空中呼嘯而來,之後又呼嘯而散,他們相互之間不道真名,也素未謀面。「公安部門要研發更多防禦黑客入侵與追蹤黑客行為的網路安全產品,」李俊說,「『無間道'對偵破案件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有網民為李俊惋惜:「他是IT界的天才,要充分利用他的長處為IT界作點有用之事。」也有網民認為這是李俊應得的報應:「如果他被重用,無疑將引導更多的人學走他的老路。」「現在的黑客泛濫,對網路造成的危害一年更甚一年。」劉慶說,「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天天與黑客作鬥爭。」

如今的李俊,正在籌備一個網路安全和殺毒的技術論壇,請圈內頂級高手來當斑竹,讓網友免費學習網路安全知識,不再中毒,「真正的黑客是不賺錢的,同時也不能違法。」「黑客正如俠客,這種反秩序是為了秩序趨於合理。」萬濤認為,黑客是未來信息社會重要的平衡力量,黑客的出現打破了技術的壟斷。

此外,「黑客不會消失,就好像沒有小偷也就沒有警察一樣」,萬濤說,「網路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是人和社會。」

之所以加入黑客這個江湖,和其他黑客一樣,李俊歸結於少不經事所致。

「我很喜歡比爾蓋茨給年輕人的 10點忠告,其中有一點是,生活就是不公平的,你必須去適應生活,而不是生活去適應你。」李俊說。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176

主題

7346

帖子

168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1681
沙發
amely7777 發表於 2010-4-12 13:31 | 只看該作者
好樣的.人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656

帖子

80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0
3
hansontu 發表於 2010-4-20 22:55 | 只看該作者
奇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0: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