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男子花費10年在內蒙古草原種下350萬棵樹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11-3 1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11/3  消息來源:外灘畫報 
倍可親(backchina.com)   

  
在內蒙古種樹的大龍隆司。


  在內蒙古種樹的日本男人

  內蒙古科爾沁草原沙漠化嚴重,是東亞沙塵暴的主要來源。然而近年來,在茫茫沙漠的一角,卻奇迹般地冒出一片綠洲。日本人大龍隆司帶領著他的綠化團隊,花了十年時間,在這裡種下350萬棵樹。

  文/周一妍 圖/大龍隆司

  法國作家讓。焦諾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阿爾卑斯山下的普羅旺斯高原原本是一片寸草不生的乾旱地帶,大部分居民因為忍受不了這裡的氣候,紛紛遷離;一位55歲的牧羊人卻選擇從山腳下的平地搬到高原,在這片荒山野地播種樹苗。有一天,他與一位苦覓水源的趕路人相遇,他告訴趕路人:這片高原因為沒有樹,正走向死亡。他已經退休,正好可以擔負起拯救大地的任務。

  十年之後,趕路人再次來到普羅旺斯高原,他發現自己正在穿越一片全長11公里的森林,又過了十年,趕路人第三次來到這裡時,漫山遍野已全是樹木。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種樹的男人》。在中國內蒙科爾沁草原沙地,也有這樣一個人。他叫大龍隆司,是日本非政府環保組織「綠色網路」(GreenNet)中國區負責人。自2000年起便投入內蒙科爾沁沙漠的綠化工作。近十年間,大龍組織來自日本和中國本土的志願者一共種樹350萬棵,為科爾沁重現了兩萬五千畝綠地。「如果這個地方原來是草原,就有恢復成草原的可能。」大龍告訴記者。

  「起初,當地人以為我是來挖石油的」

  1997年,大龍隆司大學畢業,到內蒙古的西部伊盟(現在的鄂爾多斯市)考察。他第一次看見內蒙古的金色沙丘,一下子入了迷。「當時我心想,這麼大的沙丘也能變綠的話,一定非常有成就感。」

  回到日本后,大龍與他的拍檔齋藤晴彥成立了「綠化網路」。兩人商定,先選擇離日本最近的沙漠,中國內蒙古的科爾沁沙漠進行綠化活動。

  科爾沁沙漠距離日本直線距離約1500公里,乘飛機從日本成田機場直達距離科爾沁最近的機場大約需3小時。而科爾沁后旗周圍伸展的大片沙漠,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比日本的九州島島還大。早春的偏西風異常猛烈,科爾沁沙漠的「黃沙」有時甚至會漂洋過海飛到日本。

  大龍回憶說,剛來科爾沁的那段時間,是綠化事業發展最艱難的時刻。當地人不信任他:「那麼多鐵鍬,它們肯定是來挖石油的。」那時候,任憑他一個人忙裡忙外,也沒有一個人搭理他。直到小樹苗漸漸長高,當地人才開始跟他說話,但疑慮依舊存在,人們擔心大龍是因為日本土地少,來內蒙古搞林業,等到樹長大了,統統再運回日本。

  十年的光景,內蒙古后旗地區煥然一新,荒漠呈現一片綠色,當地人漸漸認可了大龍的做法,每年組織義務種樹時,當地老百姓都會一起參與。

  沒有疆界的綠化活動

  《種樹的男人》中寫道:假若你想了解誰是真正品行出眾的人,恐怕得花好幾年時間觀察:看看他們的行為是否無私,動機是否慷慨,同時他還必須在大地上留下明顯的印記。」

  十年間,大龍記不清楚自己究竟種了多少樹。他說,數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感覺自己已經紮根這片土地了。十年間,他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漢語,與當地居民以「老鄉」相稱,時不時會冒出「嘮嗑」、「咋整啊」等東北方言。期間,他還娶了一位庫倫旗滿族姑娘,她曾是 「綠化網路」的一名員工。

  但儘管對這片土地感情身厚,大龍表示,最終他還是會「平穩離開」。「我們的目標不是種樹,種樹只是防止內蒙繼續沙漠化的手段。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幫助當地人改變過度放牧和過度開墾的現狀,讓他們學會一套管理經營土地的方式,然後我們就會平穩離開。」

  他解釋說,就目前來看,幫助當地人改變「過度放牧」和「過度開墾」現狀的方法,就是種樹。「一旦形成了防風林后,經濟作物產能提高,人們可以依靠種植經濟作物改善經濟情況,從而選擇更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大龍告訴記者,儘管「綠色網路」在日本並不算知名的組織,但通過在內蒙古的耕耘,已引起國際企業的關注,諸如Timberland、JBC、日立日本電信公司NTTC每年都會撥款贊助,甚至組織志願者到科爾沁幫助種樹。Timberland已協助種樹近一百萬棵。

  現在,一些日本大學生的畢業旅行,就是到科爾沁沙漠和中國志願者一起從事綠化活動。Timberland公司CEO傑夫。施瓦爾茨(Jeff Swartz)說:「我們在科爾沁沙漠所做的造林努力,是以行動體現抵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價值。」



2# 大 中 小 遊客 76.112.210.x 留言 2009/11/3 11:42
倍可親(backchina.com) 比中國人更有奉獻精神。  
TOP


3# 大 中 小 遊客 96.251.85.x 留言 2009/11/3 11:44
倍可親(backchina.com) 可敬.  
TOP


4# 大 中 小 遊客 66.128.123.x 留言 2009/11/3 11:58
倍可親(backchina.com) 佩服。  
TOP


5# 大 中 小 遊客 146.96.19.x 留言 2009/11/3 11:59
倍可親(backchina.com) 第一,我們感謝這個日本人。第二,我們問問自己的政府。一個外國人能做的事,政府做了多少?政府的刮地皮(GDP)和外國人救地皮怎麼比?  
TOP


6# 大 中 小 遊客 71.49.209.x 留言 2009/11/3 12:02
倍可親(backchina.com) 可敬.  
TOP


7# 大 中 小 倍可親網友 無敵小子 2009/11/3 12:12 留言
倍可親(backchina.com) 好人一個。

還有5樓的。請你自己上網去查資料,查查中國政府做了多少防沙的工作!不要總是自以為是的一味指責!!!  
TOP


8# 大 中 小 遊客 75.47.213.x 留言 2009/11/3 12:18
倍可親(backchina.com) 一個團隊就可以種350萬棵樹.  中國人這麼多,應該可以組織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這樣的民間組織. 抵抗沙漠化是世界難題, 造福子孫萬代. 無論成功與否,努力過就是最大的貢獻.

中國的當務之急不是提高GDP而是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GCD 只會犧牲環境,換錢進他們的腰包. 日本國土狹窄,環境保護走在世界前列, 不管他們是出於自私還是別的原因動機, 保護好環境對全世界人都有利.  
TOP


9# 大 中 小 遊客 98.194.212.x 留言 2009/11/3 12:33
倍可親(backchina.com) 新時代的大東亞共榮!  
TOP


10# 大 中 小 遊客 76.173.16.x 留言 2009/11/3 12:41
倍可親(backchina.com) his Dad killed 80 Chinese in 1946 to 43.  
TOP


11# 大 中 小 遊客 70.68.127.x 留言 2009/11/3 12:46
倍可親(backchina.com) 肅然起敬,  
TOP


12# 大 中 小 遊客 138.217.148.x 留言 2009/11/3 12:47
倍可親(backchina.com) 怎麻一個日本人做了點事就誇張了不得了 ?去看看中國人人工植樹在全世界的領先地位再說。  
TOP


13# 大 中 小 遊客 71.92.65.x 留言 2009/11/3 13:29
倍可親(backchina.com) 這小日本是不是有什麼險惡用心,別盡看表面。小日本壞著呢。  
TOP


14# 大 中 小 遊客 195.33.106.x 留言 2009/11/3 13:51
倍可親(backchina.com) 好人!欽佩!希望中國也多點這樣的非政府組織。  
TOP


15# 大 中 小 遊客 98.218.253.x 留言 2009/11/3 13:58
倍可親(backchina.com) 13樓的,如果你70歲以上或者10歲以下的話我可以理解你的說法.
如果你不是這個年齡的話,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能夠拯救你的無知和愚昧.  
TOP


16# 大 中 小 遊客 24.183.39.x 留言 2009/11/3 14:57
倍可親(backchina.com)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  
TOP


17# 大 中 小 遊客 174.6.225.x 留言 2009/11/3 15:11
倍可親(backchina.com) That japanese may have used GPS device to measure NeiMengGu thoroughly.
We should stop such things.  
TOP


18# 大 中 小 遊客 82.177.142.x 留言 2009/11/3 15:12
倍可親(backchina.com) 讓我們記住他吧————大龍隆司  
TOP


19# 大 中 小 遊客 114.186.99.x 留言 2009/11/3 15:46
倍可親(backchina.com) 羞愧,感動
謝謝,對不起,
哪個詞都不夠,不合適
日本有好人和壞人
中國也有好人和壞人
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
日本政府和中國政府不太一樣
。。。。。。  
TOP


20# 大 中 小 遊客 118.9.42.x 留言 2009/11/3 17:20
倍可親(backchina.com) 謝謝可敬的日本朋友。。  
TOP


21# 大 中 小 倍可親網友 daomeidan 2009/11/3 18:53 留言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沙發
cenote 發表於 2009-11-3 2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3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11-3 21:07 | 只看該作者
向任何一個為中國人民做過好事的人致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4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11-3 21:10 | 只看該作者
日本人能做到的
中國人自己更應該能做得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5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09-11-3 22:08 | 只看該作者
雙腿殘疾的李志遠:從爬著種樹到「花果山」的守望者
中國文明網   2008-11-14   

    新華社銀川11月13日專電(記者張欽、艾福梅)一個人花25年時間植樹20多萬棵、綠化荒坡530畝,這不能不被稱為奇迹。誰又能想到,這位綠化英雄竟是一位雙腿殘疾、一度爬著出門種樹的殘疾農民。這位農民就是寧夏彭陽縣草廟鄉和溝村村民李志遠。

    李志遠與其他村民一樣過著簡單而又充實生活的人。但一場飛來橫禍打破了他的平靜生活。1980年,正在幫人挖窯洞的李志遠被突然坍塌下來的土塊砸倒,他的雙腿嚴重骨折。貧困的家庭承擔不起徹底治癒的醫療費用,此後李志遠只能被兄弟抱下炕,然後用雙手支撐爬著行走。

    生活黯淡之際,一台收音機再次改變他的人生軌跡。為了安慰沮喪、絕望的李志遠,母親與親戚湊了些錢,買來一台收音機。正是這台收音機告訴他張海迪的事迹和「綠化荒山,植樹造林」的號召。李志遠覺得在家窩著不是個事,他決心在植樹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1983年,李志遠的家人花0.9元為他買來5棵杏樹苗。李志遠將鐵杴和?頭綁在身上,挪動雙手爬到家門口的荒坡上。那一年,這5棵杏樹苗只有兩棵成活。

    此後,李志遠通過收集杏核點種、剪接白楊樹枝培育樹苗。等到栽種的樹木長大時,他又如法育苗,又種……如此循環利用,25年過去了,他硬是把光禿禿的荒山大灣台變成了杏花紛飛的「花果山」。

    李志遠說,有時候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這20多萬棵樹是怎麼種出來的,他又是怎麼過來的。1985年,正在種樹的李志遠不小心從一塊台地上滾落,他右腿中安裝的鋼板斷裂。從醫院回來的他仍然「不長記性」,拄著拐杖又上山了。

    25年過去了,李志遠被聘為和溝村護林員,村民們也在他的帶領下,大片地種植經濟性果樹。

    現在,已經55歲的李志遠仍然每天清晨5時準時下炕,繼續養護、栽培樹木。一間磚瓦房,一台電視機、一台曾經點燃他激情的收音機、幾口大木箱,除此之外就是一牆獎狀、一山樹木,清貧一直伴隨著李志遠。但李志遠說,只要能動彈,他還要把樹種下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6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11-4 00:0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10幾億人口,每人一年種一棵,就是10多億,
堅持數年,一定能夠讓祖國變得更美麗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7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11-4 01:52 | 只看該作者
三北防護林工程概況
  工程的背景情況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狀況,國務院批准上馬了三北防護林防護工程。1978年11月3日,國家計劃委員會以計計[1978]808號文件批准國家林業總局《西北、華北、東北防護林體系建設計劃任務書》。1978年11月25日,國務院以國發(1978)244號文件批准國家林業總局《關於在西北、華北、東北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點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的規劃》,至此,三北防護林工程正式啟動實施。

工程建設範圍

按照總體規劃,三北工程的建設範圍東起黑龍江的賓縣,西至新疆的烏孜別里山口,北抵國界線,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長汗達山、喀喇昆崙山,東西長4480公里,南北寬560-1460公里。地理位置在東經73°26'—127°50',北緯33°30'—50°12'之間。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1個縣(旗、市、區)。工程建設總面積406.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2.4%。

工程建設期限

三北工程規劃從1978年開始到2050年結束,歷時73年,分三個階段、八期工程進行建設。1978-2000年為第一階段,分三期工程。1978-1985年為一期工程,1986-1995年為二期工程,1996-2000年為三期工程;2001-2020年為第二階段,分兩期工程。2001-2010年為四期工程,2011-2020年為五期工程;2021-2050年為第三階段,分三期工程。2021-2030年為六期工程,2031-2040年為七期工程,2041-2050年為八期工程。

總體規劃建設內容與規模

三北工程規劃造林3508.3萬公頃(包括林帶、林網折算面積),其中人工造林2637.1萬公頃,佔總任務的75.1%;飛播造林111.4萬公頃,佔3.2%;封山封沙育林759.8萬公頃,佔21.7%。四旁植樹52.4億株。規劃總投資為576.8億元,建設任務完成後,使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14.95%,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四期工程建設情況

2001年,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規劃經國家計委批複,四期工程正式啟動實施。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涉及三北地區的十三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90個縣(旗、市、區),總面積405.3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42.2%。到2010年,在有效保護好工程區內現有2787萬公頃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完成造林950萬公頃,工程建設區內的森林覆蓋率凈增1.84個百分點,建成一批比較完備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初步遏制了三北地區生態惡化的趨勢。在沙區,力爭用十年左右時間,使4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使風沙危害程度和沙塵暴發生頻率有效降低。毛烏素、科爾沁、呼侖貝爾三大沙地基本得到治理,生態環境有較大改善。在水土流失區,使5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基本治理,治理區的土壤侵蝕模數下降30%以上,流入黃河的泥沙量明顯減少。在平原農區,以現有農田防護林為基本框架,建成多林種、多樹種、網帶片相結合的高標準農田防護林體系。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8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11-5 21:0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這幾年綠化得不錯. 有成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9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11-5 21:47 | 只看該作者
三北防護林工程概況
  工程的背景情況

http://i37.tinypic.com/jja715.jpg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狀況,國務院批准上馬了三北防護林防護工程。1978年11月3日,國 ...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11-4 01:52
為什麼北京反而出現了下沙?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10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9-11-6 05:21 | 只看該作者
9# Hanxin


請問你老最早是那一年到北京的?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1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11-7 20:33 | 只看該作者
不知道你老想了解什麼?
在下最早是1962到北京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12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9-11-8 01: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09-11-8 01:20 編輯
不知道你老想了解什麼?
在下最早是1962到北京的
Hanxin 發表於 2009-11-7 20:33



那就難怪你不知道舊北京是什麼樣. 我是1948年到北京的. 那時的北京不論春夏秋冬. 幾乎365天. 天天都是整天風沙. 男同學上街. 個個戴口罩. 女同學上街. 個個披紗巾. 女同學回來時怎麼樣我不知道. 但我每次外出回來. 口罩上兩個鼻孔處全是黑黑的. 馬路上還經常可看到駱駝. 現在的北京僅是在春天刮幾天風沙而已. 真是天壤之別啊. 有機會你可以問問你北京鄰居中70歲以上的老人.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