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感受到要求兩岸政治對話的壓力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11-6 1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澳門《新華澳報》5日刊出署名富權的文章說,從種種信息看來,台灣方面已經感受到了大陸呼籲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壓力,並也已意識到兩岸進行政治對話是大勢所趨,無可避免。

  文章摘編如下:

  由於馬英九為了爭取二零一二年連任,擔心會被扣上「紅帽子」,因而對開展兩岸政治談判採取謹慎態度,又留下了連任后將會到大陸訪問並啟動兩岸政治談判的後路。有不少人正在思考,既然一時啟動不了兩岸政治談判,那就不如退而求其次,爭取在二零一二年之前,先行啟動兩岸政治對話,並將其作為兩岸政治談判的程序性協商,為二零一二年馬英九勝選連任后立即前往大陸訪問並展開兩岸政治談判創造條件並打好基礎。

  對此,台灣方面是有所感覺的。實際上,「陸委會」不久前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大陸情勢報告》中就分析指出,由近來大陸官員及智庫的發言來看,大陸已經著手準備兩岸政治對話。但台灣方面對此仍持謹慎態度。馬英九的「國安」智襄、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在一個研討會釋出風向球,表示兩岸要進入政治對話,應要具體齊備三項要素:首先是兩岸順利簽署「MOU」和「ECFA」;其次為島內對兩岸進行政治對話已有共識;第三是取得美、日等重要國家支持。趙春山說,只要這三項要素成熟或完備,兩岸就可以展開政治對話,包括談論互信機制及兩岸和平協議。另外,「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也多次表示對兩岸政治對話「不排斥」、「有研究」和「沒有時間表」。

  從上述信息看來,台灣方面已經感受到了大陸呼籲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壓力,並也已意識到兩岸進行政治對話是大勢所趨,無可避免。不過,既是出於受到台灣政治生態掣肘的顧慮,也是希望能掌握幾手「好牌」,因而做出上述謹慎的反應。

  其實,北京是完全有理由敦促台北方面履行承諾的。實際上,在一九九八年十月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的大陸「融冰之旅」中,曾與大陸海協會長汪道涵達成「四項共識」,其中第一項就是「兩會決定進行對話,包括政治的、經濟的各個方面,具體的安排由兩會負責人另外商量」,而當時兩岸都將兩岸政治對話視為兩岸政治談判的程序性商談。

  兩岸展開政治對話,這是當時兩岸當局都樂見的。而且,也將之當作是開展兩岸政治談判必須走的一步。為此,當時的台灣「陸委會主委」張京育就指出,「兩岸政治對話是兩岸政治談判的初級階段」,「進行兩岸政治對話將提前進入《國家統一綱領》中程階段」。

  既然海峽兩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所簽署的各項協議仍然有效,那麼,一九九八年「汪辜會晤」所達成的「四項共識」中的「進行政治對話」,是應該履行的。日前台灣媒體報道,連戰在赴新加坡出席「APEC」峰會並與胡錦濤會晤時,將會傳話。或者,海峽兩岸將會利用「胡連再會」的機會,就此尋求共識。

18

主題

1235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沙發
民工老貴 發表於 2009-11-6 12:48 | 只看該作者
兩岸政治對話應儘快開啟,雙方可以暫不做主題預設,先談起來。求同存異,同的無需多言,異的相互溝通,盡量尋找解決辦法,實在不能有共同語言的方面可以先擱一擱,主要是通過實際接觸累積共識。不談總是消極的辦法,片面地執拗地設置談判前提也不足取,既然是親兄弟,總應該坐到一張桌子上來,畢竟是一家人嘛。不好談的事情可以多花點時間談,儘可能理解和照顧對方的感受和實際狀況,相信總會談出好的結果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2: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