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歐美想哭,就是想不通為什麼中國和非洲哪麼親近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11-5 2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方妒忌中國非洲親近

    中國沒用一兵一卒,就「闖進」西方列強用炮艦並流著鮮血征服的非洲前殖民地國家,這一直讓西方主流社會驚訝,一些人因此很不舒服。中國總理將赴埃及參加中非合作論壇會議的消息1日被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證實,西方媒體又像被打翻了五味瓶。就在最近,這些媒體又抓住中國一條新「辮子」,宣稱中國與政變上台的幾內亞軍政府簽署了「非洲歷史上空前巨額的礦業合同」,但中國外交部回應,簽這個合同的公司在香港注冊,與北京無關。非洲成了中西激辯外交道德的主要舞台,西方媒體極力將中國描述成「貪婪地四處尋找資源」的怪獸,並給中國戴上「新殖民主義」的帽子。但非洲輿論卻普遍為中國鼓掌叫好。「非洲離歐美都很近,主宰非洲是近代西方優越感的主要源泉之一,而中國離那麼遠,卻一下子和非洲打得火熱,非洲還反過來拿中國壓西方,這對後者確實是一種挫傷。」一位中國專家說。


    西方關注中非合作論壇

    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曾強烈震動西方。自那以後,圍繞達爾富爾的爭辯在西方被炒熱。據美聯社2日報道,中非合作論壇第四次部長級會議8日至9日將在埃及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出席會議開幕式。美聯社給這篇報道起的標題是,「中國要在埃及中非論壇上構建非洲戰略」。據中國官員在2日的外交部吹風會上介紹,中非合作論壇是按部長級機制進行的,2006年是一次特例,開成了峰會,即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今年的會議是第四屆,是一次例會。

    普通西方人對非洲的了解多於中國民眾,因為那裡上演過大量西方人探險、創業以及柔情纏綿的故事。但如今中國影響力在非洲崛起,不少西方人生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危機感。路透社2日寫道︰「中國和非洲國家幾乎每個月都會簽署一些新的能源或者礦產協議,這些協議讓西方國家感到驚訝,但中國從中非關系中收獲的不僅僅是原材料。非洲為中國提供了兩種重要的東西︰一是為其贏得全球尊敬的機會;二是不會對其評頭論足的朋友。」

    美聯社和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則像商量好一樣,有很類似的結尾。美聯社說︰「北京的政策是進行援助時不附加政治和經濟改革條件,這一直受到西方批評,稱中國的援助助長了腐敗、無效率和壞的政策管理。」英國廣播公司說︰「中國對非洲援助,並不要求受援國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這個做法也受到批評,被認為助長了非洲政壇腐敗,以及政府管理的無能與低效。」

    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被說成是罪過。但非洲人怎麼看呢?在非洲有很大影響力的「泛非網」2日的評論文章稱︰「非洲人越來越對西方表示懷疑,比如,美國隊非洲的印象仍然是『黑暗、原始、疾病和腐敗』,非洲需要『奶瓶』和美國的一攬子援助。法國總統薩科齊曾經到非洲時宣稱歷史尚沒有非洲人。」

    該評論還說︰「直到中國到來,非洲才看到了另外一種景象。中國沒有向非洲各國首都派遣傲慢和自命不凡的使者,來訓斥非洲的政治、經濟和知識界領導人,他們簽署了互惠的協議。他們在非洲修路、建醫院、建研究設施、架通信線,而且他們並沒有強迫非洲政府承擔高利貸式的貸款。他們向非洲人表現了尊重和理解。但對西方國家來說,北京構成了挑戰。」

    這樣的聲音在非洲並不少見。盧安達總統前不久也盛贊中國的非洲政策,他表示,中國為非洲帶來了政府和企業所亟需的技術和資金,並使非洲在國際關系中成為平等的夥伴。而西方國家卻只是不斷地掠奪非洲的資源和破壞非洲的環境,並沒有幫非洲國家實現發展。

    「中國在非洲的舉動,完全符合西方已定的游戲規則,中國在非洲表現出的強大生命力雖然讓西方很惱火,但政府卻說不出什麼,更多的是媒體和一些非政府組織在品頭論足。」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學者2日告訴《環球時報》。

    中國外交部2日舉行的吹風會上,「美國之音」記者再次詢問有關「中國與幾內亞的合作項目」的情況,中國官員表示,他也是通過媒體才知道中國與幾內亞合作項目的事情,那家與幾內亞簽署巨額合同的公司是在香港注冊的國際公司,中國政府並不掌握其情況。此前,法新社10月15日曾捕風捉影地報道稱,幾內亞掌權的軍政府與中國一家礦業公司簽署了價值超過70億美元的采礦合同。這一采礦合同的金額在非洲接受外國投資的歷史上是空前的。

    法國《費加羅報》最近在一篇社論中借「幾內亞巨額合同」一事,不厭其煩地羅列材料,稱「非洲對中國的新殖民主義怒不可遏」。該社論指責對非洲原材料「垂涎的」中國在法國大講人權時乘虛而入,導致「昔日非洲政策閃閃發光的法國只能眼看人家的列車在非洲隆隆駛過」。

    英國《獨立報》的文章也聲稱,北京正在非洲打造「遠離本圖的21世紀帝國」,甚至質疑中國在賴比瑞亞提供的免費漢語培訓。

    中國拉動非洲經濟增長

    西方的話語霸權確實正在非洲踫壁,非洲人通過自己的判斷就誰對非洲有利、誰對非洲有害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非洲,也有一些媒體跟著西方跑,重復西方媒體上的論調,但更多是相反的聲音。剛果(金)《潛力報》10月30日的文章認為,只有中國才樂於為黑非洲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因此黑非洲國家尋求在這一領域的中國援助無可非議。喀麥隆《雅溫得論壇報》10月26日的文章熱情贊揚了中喀兩國間文化合作,並說中國是「需要時就會出手相助的朋友」。

    多哥《共和國報》10月20日的文章盛贊多哥—中國農業技術合作,文章直接反駁了西方媒體有關中國在非洲種田的傳聞,稱多中的合作有助於多哥大幅增加糧食產量,如果說這樣的合作能解決吃飯問題,「那也是解決多哥人的吃飯問題」。

    中國給非洲帶去的還有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據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陳健在2日的吹風會上介紹,近年來,中非合作以33.5%的高速增幅發展。中國對非洲投資保持穩定發展,到2008年存量已經達到78億美元。50多年間,中國援助了53個非洲國家,這些援助以非方需求為前提,沒有任何附加政治條件。援建項目近900個,民生項目佔半數以上。

    另據路透社10月26日報道,非洲國家中除南非以外,所有的國家今年經濟都有所增長,而非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需求帶動的。

    西方不適應在「自己的牧場」上受挫

    「非洲的奴隸和黃金,幫助歐洲列強實現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非洲的原材料和市場,又是它們完成工業革命的重要推動力。可以說,非洲的血淚堆積出了歐洲的發展。歐洲人把非洲當成自己的後院,是非洲的前宗主國。中國人進來,當然讓它們很不舒服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徐偉忠研究員2日向《環球時報》如此解讀西方對中非接近很敏感的原因。

    歷史上,西方、特別是歐洲列強的興衰都繞不開非洲。19世紀末,英法領餃對非洲的殖民主義瓜分狂潮,不僅奠定了兩個殖民大帝國的版圖,也激化了列強間矛盾,為一次大戰的爆發打下伏筆。1956年,英法入侵甦伊士運河的失敗,成為兩個老牌殖民帝國謝幕的開始。

    對非洲,西方歷來把它看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非洲最好的油田是西方跨國巨頭在開采,通訊等基礎設施也大都由歐美大公司掌握。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國,對於經濟呈上升趨勢的其他新興國家,一旦觸及非洲大陸,西方輿論的敏感神經都會立刻繃緊。法國學者貝爾特朗‧巴蒂曾把非洲定義為「中國、印度和巴西的勞工地」,認為「這些新興國正在取代從前的殖民勢力」。他分析說︰「這些新興國家對非洲的進軍有著相當強大的優勢︰沒有殖民的過去,也不計較(對象國的)人權、整體和專制問題。」他還說︰「法國、英國、比利時和葡萄牙不斷地在自己曾經的牧場上受挫。」

    或許不甘心在「自己的牧場」上受挫才是西方媒體控訴中國「新殖民主義」的真正原因吧。徐偉忠認為,因為中國、印度、韓國等國的進入,非洲經濟上政治上就有了更多的選擇。西方看到新興國家對非洲的各種投資和援助,有點妒忌,又有點力不從心。

    中國社科院學者賀文萍認為,西方擔心自己在非洲的影響力減弱,由於西方公司現在沒有中國公司有競爭力,使西方有一種葡萄酸心理,妒忌非洲和中國走得越來越近。

    賀文萍一個多月前剛從非洲回來,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非洲大部分民眾,包括知識分子在內,認為中國的發展是非洲脫貧的最後一次機遇,希望非洲能抓住。在非洲現在流行的是「中國機遇論」,而不是「中國威脅論」。


鐵血網    2009-11-04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沙發
cenote 發表於 2009-11-6 04: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09-11-6 04:46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等西方列強一直以來也想在非洲立足,但是他們那套方式和意識形態在非洲可以說徹底失敗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