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巴頓到張靈甫,將軍的人道影響戰爭的大勢!

[複製鏈接]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09-11-4 1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巴頓和張靈甫挺有幾分相似,就拿出來比較一下
兩人指揮水平都很高,手下軍隊素質也很好,
而且都作戰勇猛頑強
但是一個功成名就,一個戰敗身死
什麼原因
要想取得戰鬥的勝利。
首先需要的是一支強大的軍隊,雖然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但是不能用特例來代替普遍現象
接著需要的優秀的將領,
然後就是掌握戰鬥的機遇。
這幾點這兩位將軍都具備了。
巴頓
他的指揮水平很高,所指揮的軍隊素質也好。
戰鬥中,他的部隊總是衝鋒在前,比別人更快的完成戰鬥目標。
但是脾氣暴躁,與頂頭上司,盟軍都有不同程度的摩擦,不過艾森豪威爾依然相信他,讓他有機會發揮自
己的戰鬥力,才有被人們傳頌的巴頓將軍。但是他死後的一段時間內,軍中將士和軍人家屬誇獎的多,政
壇則貶低的多。
張靈甫
無論在抗日戰爭期間,還是在解放戰爭期間,他都可算是驍勇悍將。
在重點進攻那段時間,張靈甫很好的貫徹了戰鬥目標,無論何時,總是沖在最前
孟良崮戰役那段時間,「整74師冒進」,什麼叫冒進,我看則未必,戰鬥形勢一片大好,士氣旺盛,抓住
戰機,消滅敵軍主力,按照戰鬥形勢組織戰鬥方案,這是一個有素質的指揮官。
作為盟軍,不能體會友軍的作戰意圖,不會按形勢變化來組織攻擊,反而因為個人恩怨或者私交,在順利
時不輔助,在逆境時不全力救助,致使大好戰局喪失,74師全損。
所謂的打關係,不過就是為了從別人身上獲得自己的利益
所謂善於打關係,不就是和一幫自私小人打關係嗎,
真正有才華的將軍,從來沒有是因為關係而獲得戰爭的勝利的。
如果是真君子,必然會惺惺相吸,怎麼還需要打關係呢
那些因為關係不好,從而導致失敗的將軍,不要責怪他們不會做人,確切的說,是他們倒霉,遇到了小人
小人不想自己的利益被損害,寧可損失群體的利益

中國人之所以失敗,
就是把做人看的太重,
把表面文章看的太重,
把自己的利益和地位看的太重
你的明媚太耀眼
你的世界太誘惑
你的眼神太溫柔
你的語言太冷漠
你的,都是你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