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5秒進入Win7系統 6大SSD固態硬碟橫評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10-22 1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言:最近幾年,有一種名為SSD的固態硬碟悄然崛起,加入天下的爭奪中,其以高速、低耗、輕巧、穩固等特點,很快就贏得了民心,實力也迅速壯大。
  【IT168 內存硬碟頻道】在2009年當中,固態硬碟更是因為存儲市場的回暖而重新大舉進入市場,Intel的加入更是使得固態硬碟產品在短時間之內成為市場熱話。在目前各種各樣的固態硬碟裡面,究竟什麼樣的固態硬碟最多消費者選購,什麼樣的固態硬碟才是最值得選購呢?IT168內存硬碟頻道今天特意找了4大品牌6款固態硬碟進行橫向比較,從固態硬碟的主控晶元比較入手,向大家展示出當前固態硬碟市場的真實環境。

SSD和HDD在物理結構上有本質區別
  由於SSD有著傳統硬碟難以比擬的優勢,因此SSD成名不到幾年,卻給人江山易主的希望,各地更是豎起無數義旗響應。放眼望去(從主控技術來看),實力最強勁的勢力有三股,分別是:猛將雲集、儼然有王者之風的Intel X25系列;兵多將廣,同時也是最親民的JMF6XX系列;實力超群,驍勇善戰的新人王INDILINX系列。

  SSD固態硬碟有什麼好處,這裡就不多說了。相比傳統硬碟,現在民用級SSD硬碟的架構相當簡單,主要由快閃記憶體顆粒和主控晶元構成。通過模塊圖我們不難看出,會影響到SSD硬碟性能的無非就是兩塊——快閃記憶體顆粒和主控晶元,而現在快閃記憶體顆粒不同品牌之間的速度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真正對SSD硬碟性能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還要屬主控晶元。




  今天參與橫評的固態硬碟總共來自於4大品牌6款產品,我們根據它們的主控晶元不同分成不同的組別。
  Kingston金士頓 ssdnow V series 128GB(JMF602)
  A-data威剛 XPG 128GB(JMF602)
  EAGET憶捷 128GB(JMF602)
  A-data威剛 80GB(Intel X25M)
  Runcore源科 SSD 64GB(INDILINX)
  A-data威剛 S592 128GB(INDILINX)






  快閃記憶體領袖金士頓SSDNow V系列固態硬碟升級套裝主要面對大眾消費者及中小企業客戶設計,擁有64GB和128GB兩種容量。其主要特徵為極好的性能儲存規格和評價,沒有活動件,常溫和低噪音運行,省電,支持S.M.A.R.T,擁有三年的保修。  

  SSDNow V+系列是金士頓SSDNow家族中最新的產品線,專門為那些需要大容量,更多先進的控制和高性能的使用者提供的,消費者不僅能存儲更多數據、擁有更快的開機速度與程序啟動時間,還能提高工作效率。SSDNow V+擁有隨機4K讀取速度——最高達6,300 IOPS,其連續讀寫速度驚人最高可達220MB/秒(讀取)與180MB/秒(寫入)。
  另外,SSDNow V+的盤體尺寸為69.85mm×100mm×9.5mm,重約84克,便攜性能還不錯;防震方面,耐震強度 (工作時)為2.7G,耐震強度(非工作時)為20G,防震性能很不錯。

  附錄:JMicron JMF601/JMF602的固態硬碟晶元,功能強大兼容性好,特別是還具有USB2.0介面設計,因此被市場廣泛採用。很不幸的是,JMicron JMF602第一批產品曾受到關於碎片化和假死的投訴和困擾。不過JMicron很快修正了硬體晶元的架構,在2008年6月重新發布了新款JMF601B/602B控制晶元,這是JMF601A/602A的改進修訂版本。目前JMicron所販售給客戶的所有SSD固態硬碟控制晶元,都已經是帶有「B」後綴的改進版本。「B」版控制晶元主要改進了寫入潛伏期,大幅提高了硬碟的寫入速度。此外新的控制晶元可以保留更多的存儲空間,由此在使用固態硬碟存儲數據的時候,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硬碟的容量。

現在市面上的JMF602基本上都是帶「B」的版本

  威剛科技此款全新高效能(XPG)系列的2.5寸512GB SSD ,提供每秒高達230 MB/sec的讀取速率及160 MB/sec的寫入速率。採用標準SATA II高速傳輸介面及高質感鋁製金屬外殼。高達驚人的512GB容量,是目前市面上最高容量的SSD,是專為同時渴望於高速傳輸率及高容量的筆記本電腦與台式機電腦硬體玩家而設計。由於512GB容量產品極其罕見,所以我們用A-data威剛系列XPG 128GB作為參加橫評的對象。
  A-data威剛 XPG與其他固態硬碟最大不同在於,它既是固態硬碟,也可以當作成普通移動硬碟。典型是一物兩用,存儲+移動存儲的混交產品(該系列固態硬碟盒金士頓V系列相似,同樣適用了JM602B主控晶元)。

  大家留意硬碟的介面,在普通SATA數據介面旁邊就有一個miniUSB介面,它就是固態硬碟切換移動硬碟的介面。不過特別注意的是,當插入usb之後,用戶是不需要與SATA電源、數據連上,反之也是。



  EAGET憶捷 128GB是目前市場上不能買到產品,是廠商特意向IT168提供的樣品。這款產品雖然沒有上市,但它已經最終樣本,與其他產品對比起來,並沒有因為產品的特殊而顯現有所不同。EAGET憶捷 128GB在性能參數上與威剛XPG系列128G有很大相同,譬如它們的主控都是最常見的JM602晶元,它們同樣具備移動硬碟的miniUSB介面。





  JM602主控晶元的固態硬碟最為常見就是介面的多樣化,但同時地隨機讀寫速度低也是採用這個主控晶元的固態硬碟通病。說得誇張一點,在早期的山寨固態硬碟,絕大部分廠商就選用JM602主控晶元作為解決方案。



  著名內存和快閃記憶體製造商威剛與Intel聯合品牌的X25-M固態硬碟,該固態硬碟包括80GB和160GB容量,採用2.5英寸設計。這款固態硬碟可謂話題之王,很多固態硬碟的熱點討論就是從這款硬碟身上開始。
  Intel作為當今SSD固態硬碟的領軍人,其固態硬碟控制器性能堪稱一流。成為各大廠商追捧和趕超的對象。根據MLC和SLC兩類不同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將產品線分為X25-M和X25-E兩大系列。此後Intel又分別和在國內存儲市場佔有較大市場份額的金士頓以及威剛合作,於是市場中又出現了金士頓版本和威剛版本的X25-M。



  我就是固態硬碟話題之王

  超薄設計


  這款SSD具備80GB和160GB兩種容量,配備SATA 3.0Gbps介面,採用了高度并行的10層50nm MLC NAND快閃記憶體通道,並擁有不俗的本地命令隊列功能(NCQ),最高可同時執行32條操作指令。據了解這款SSD的最大讀寫速度分別為250MB/s和70MB/s。

  SATA II、電源介面

  相互垂直的兩個固定螺絲孔

  產品標籤部分特寫作為未來存儲市場最有潛力的存儲產品,SSD固態硬碟自然會存在不少的優勢,由於固態硬碟採用了NAND FLASH為存儲介質,因此沒有數據尋找時間、延遲時間及尋道時間,其突發傳輸率、平均傳輸率等數據沒有任何大的波動,所以在讀寫速度方面比普通硬碟要快不少。

  盤體右下角intel的LOGO

  右上角威剛的LOGO

  非常薄的盤體設計得益於SSD無機械部件,無機械馬達、散熱風扇,所以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

  Runcore源科SSD是近期國內比較活躍的品牌,它們的產品原本面向高端企業級,而現在也將個人消費類市場推出相關產品。與很多國內廠商(包括山寨)不同的是,Runcore源科SSD會採用較為新穎的固態硬碟主控晶元,根據我們了解,它多數採用的控制晶元是Initio1608l,而不是山寨化的JM或凌陽主控晶元。



  INDILINX是一家韓國公司,專門生產製造SSD固態硬碟控制晶元為主。如果你一直在關注SSD市場,就一定不能不注意這個Indilinx,採用該主控方案的SSD產品,在常規讀寫速度方面達到甚至超過了Intel X25 M架構的SSD,相當驚人。而其價格則介於JMicron和Intel X25M之間,因此迅速躥紅也是不難想見的。現在包括OCZ、威剛、金士頓、源科在內的各大SSD品牌幾乎都推出了基於Indilinx架構的SSD產品。





  A-DATA威剛的新品同樣採用Indilinx晶元,價格又要比OCZ產品便宜得多。譬如威剛S592採用MLC快閃記憶體顆粒,Indilinx控制晶元,SATA介面。32GB、64GB版搭載32MB SDRAM緩存,讀寫速度230MB/s讀 150MB/s寫;128GB版搭載64MB緩存,提供230MB/s讀和170MB/s寫。
  和其他參加橫評的固態硬碟不同的是,A-data威剛S592 128GB賣的是顆粒,而不是主控。MLC的顆粒讓這款威剛固態硬碟搶盡風頭,而不少玩家甚至專門點名購買它。







  雖然這一次評測的是4個品牌6隻SSD,但從主控晶元來看,其實這是3大主控方案的PK。所以從測試結果也很清晰的反映出這一特點。這次評測,我們主要使用HD Tach和HD Tune Pro這兩隻專業硬碟評測軟體進行評測,數據取3次評測中的中間值。
  HD Tach 讀寫測試:

  從讀寫測試能很清晰的反應一個硬碟的讀寫能力,從上面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到,結果清晰的分成了三個陣營。其中Intel X25M的讀取速度一枝獨秀是意料之中的,不過INDILINX方案的比分咬得很緊,而且在寫入速度上大幅反超。相比之下,這塊Intel X25M的寫入速度還不如一個好點的JMF602的表現。
  HD Tach CPU佔用及存取時間測試:

  CPU佔用率是JMF602難得獲勝一次的比試。INDILINX和Intel X25M方案都是採用了DRAM緩存的設計,這也許是CPU佔用率更高的原因,存取時間在0.1ms估計已經是達到極限了,還有更低的嗎?
 HD Tune Pro 讀測試:

  在此項目上,又是Intel X25M和INDILINX PK的舞台,雙方各有勝場,可憐的是JMF602被遠遠拋在後面。特別是金士頓V Serives,難道是發揮失常?而INDINLIN讀性能方面的均衡性是值得稱讚的,不像Intel X25M的落差那麼大。
  HD Tune Pro 寫入測試:

  這一仗毫無疑問是INDILINX的大獲全勝,無論是源科還是威剛,都表現出了過人的實力。源科的突發寫入居然達到196MB/s,相當驚人。同時我們也看到JMF602的表現不穩定性,突發速度遠遠脫離平均速度。

  觀點:我們這次小型橫評,是通過主控晶元來比較固態硬碟性能,從而讓消費者了解目前固態硬碟的現狀。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如何評價固態硬碟的性能呢?為什麼要放棄傳統硬碟而選購固態硬碟呢?我們就用固態硬碟+Win7+上網本這個組合作為用戶體驗。

  下面的上網本電腦就用了固態硬碟,它僅僅採用性能一般的Atom CPU,而其他配置也與主流上網本一致。當我們將今天參加橫評的Intel X25M固態硬碟放進去,在乾淨完安裝Win7系統之後。在沒有經過任何特殊優化,它從開機開始到進入Win7系統,時間僅僅是15秒左右(如果大家有所懷疑,不妨試試固態硬碟+Win7,你一定會給它們的速度嚇到)。

裝配SSD固態硬碟的上網本


開機15秒就能看到這個界面

  總結:看完橫評對比、用戶體驗之後,你還會考慮傳統硬碟產品嗎?相信大家心目已經有答案了。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52

主題

64

帖子

9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9
沙發
youyiye 發表於 2009-10-22 12:21 | 只看該作者
wonderful!thank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9

主題

1577

帖子

12萬

積分

貝殼二級功勛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20609
3
8288 發表於 2009-10-23 14:57 |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953

帖子

58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6
4
笑談紅塵 發表於 2009-10-28 19:18 | 只看該作者
那就得快點普及了,我急不可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5
laodai 發表於 2009-10-28 20:19 | 只看該作者
市面上120G的固態硬碟要四千多元,化這個錢還真承受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主題

7346

帖子

168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1681
6
amely7777 發表於 2009-11-3 1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75

帖子

1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1
7
clips1 發表於 2009-11-6 00:00 |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for shar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