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崛起已成事實:西方列強已無傲慢資本!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11-1 2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崛起背後的大國心態若論人口和面積,中國自秦始皇統一以來就是泱泱大國。然而,若論綜合國力,中國的大國地位卻走出了一個明顯的"V"型,只是最近30年的努力,才使中國走出谷底,重新登上失去了近200年的大國寶座。在這樣的變遷過程中,其大國心態也隨之跌宕起伏。

  弱國無外交,在國力式微的情況下,中國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話語權,也失去大國尊嚴。1978年底,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的新事業。30年來,經濟發展釋放出驚人活力,綜合國力持續回升。伴隨著中國的崛起,剛從冷戰思維中走出來的西方國家充滿懷疑和恐懼,認為中國這頭睡獅的覺醒會給世界帶來威脅,因此,中國軍事、經濟、文化威脅論,中國模式威脅論等輪番登場。西方國家也在威脅的上面套上"責任"的光環,要求中國履行崛起后的大國責任。無論是中國威脅論,還是中國責任論,都體現出中國崛起已成事實,這對中國的心態變化也產生重要影響。

  近年來,中國開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朝核危機、全球碳排放、聯合國維和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並日益在國際上獨立發聲,特別是大膽指責美國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都是強國心態正在回歸的一種表現。但這種強國心態也與過去不同,它正趨於理性和成熟,表現出強弱相濟的特徵。在經濟危機面前,世界目光聚焦到中國時,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是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中國60周年國慶閱兵引發國際社會的不同解讀。一些國家對中國軍力提升充滿憂慮。其實,審視國慶閱兵,不能光從閱兵本身分析,還應將之放到中國具體的國情上,放到更大的時空中去判斷。幾千年的戰爭與和平使中國人堅信"和為貴",明白和則兩利,戰則兩傷。和平發展是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主要心態,崛起后的中國對世界不構成威脅。國慶閱兵並不會影響這個判斷。從中國內部來講,把民眾團結在一起,就成為中國目前最急迫的任務之一。國慶閱兵展示的不僅是軍事實力,更是國家崛起后的經濟實力和政權的可靠性。從外部環境來看,近年來中國的周邊並不太平。通過閱兵展示武力,如果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換來和平的周邊環境,將是中國夢寐以求的。

  中國的民族主義與西方民族國家的民族主義並不盡相同。國際社會對中國民族主義的走向也應有清醒的認識。抗日戰爭時期所展現出的強烈民族主義精神傳遞到西方,曾贏得廣泛的贊同與支持。而中國崛起后復興的民族主義,卻引發國際社會部分國家的猜疑。其實,近兩個世紀以來,中國受外部壓力越大迸發越強烈的規律也沒有變,變的只是崛起后大國地位的回歸。這讓有些國家不爽,當他們給中國製造種種麻煩后,勢必引發新一輪民族主義。根本解決之道,是這些國家要真正了解中國崛起背後祈求和平的大國心態,並根據中國國情去解讀它的民族主義,才不會對形勢誤判,也才能避免成為引爆它的導火索。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3: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