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部分國人的兩個誤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11-1 08: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10月29日09:51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中國世界觀

  ——新起點上的觀念變革

  中國如何看待世界,即中國世界觀,既受中國發展水平與地位的影響,也受世界中國觀的影響。中國世界觀與世界中國觀在比較中存在,在博弈中變遷。

  我們常常將是否具有正確、穩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作為人心智成熟與否的標誌,同樣,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否準確地認識自身所處環境,冷靜地判斷自身的優勢劣勢,從而明確和堅持自身的發展方向,也是其心智是否成熟的標準。在改良政治、發展經濟和弘揚文化的同時,如何正確看待和應對來自西方的種種責難和吹捧,已經成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心理和智力考驗。

  10月1日國慶閱兵式及群眾聯歡展現出來的豪邁與自信,表達了中國人對新中國60年建設成就的認同與喜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人如何如何認識自我,成熟心智,值得關注與研究。通過本期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的廣泛調查及專家的深入分析,但願能給讀者提供新的視角。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編者的話 我們在強調世界不了解中國的時候,其實中國人也常常在誤讀世界,特別是誤讀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一直宣揚他們的價值觀與發展模式是唯一正確的,具有「普世價值」,並不遺餘力地推銷,其核心簡言之就是「政治民主化」和「經濟自由化」,而且一貫主張,只有實現「政治民主化」,才有可能實現和保證經濟的發展。但中國卻沒有遵循和效仿「西方模式」,而是根據中國國情開創出一條新的道路,實踐證明已取得了巨大成功。

  新中國60年的成就表明,我們在中西比較當中,不能誤讀西方的成功經驗,因為時代不同,國情不同,西方當時的經驗可能是我國當前的陷阱。而當這種誤讀不能消解時,我們可能在發展過程中捨本逐末,偏離方向。

  當前,在中西比較中,仍有兩大誤讀影響著很多人的思維,第一就是對西方民主的迷信,第二是對傳統儒學的誤解。我們約請專家進行了解析。

  誤讀1

  西式三權分立才是民主


  專家解析:衡量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是否是民主的,主要標準是看這個國家的人民能否真正當家作主。經過新中國6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的制度創新和制度完善,我國已經走上了一條不同於西方民主制度的政治發展道路。

  當前,不少公眾、網民甚至理論界都存在對民主的誤讀,把民主的標準單一化,好像只有符合西方民主觀的形式、道路、模式才是民主的。這實際上是一種民主迷思,是對西方民主的迷信。

  誤讀2

  儒家文化屬專制文化


  專家解析:前天把儒學神聖化,昨天把儒學妖魔化,雖然是兩個相反的維度,卻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儒學等於帝王文化。這個前提是站不住腳的。


(責任編輯:陳葉軍)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6: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