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龍去脈(芝加哥-印第安語野洋蔥)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10-23 19:32 編輯





沿水而居
美國印第安人很久以前即定居於這個地區, 農耕漁獵. 他們利用湖河水系旅行和從事部落間交易. 1600年間, 跨幾大湖的歐洲探險者順流而下, 沿河勘察並繪製疆土版圖, 歐洲定居者隨後紛至沓來, 打獵及與印第安人交易. 如今芝加哥飲水仍然依賴密執安湖, 這個水係為中西部主要水上交通樞紐, 湖前娛樂區為居民提供了各式活動的場所.


碾轉找到了一位資深館員解惑-為什麼要用雙語, 這位說本城有全美最大西班牙語語系人口(有一個專用辭彙, 不過政治上有點兒不大正確), 很多家庭前來參觀, 家長中有些英語程度不夠所以用雙語. 一般行規, 博物館內普通工作人員如果沒有專業學位, 不得越界回答展示內容問題. 這次開會與一位某專業大牌, 斯坦福的一位院士(系主任, MD/ Ph.D.) 侃了一大陣子. 這位目前專攻一種病, 但是其分子生物學方面全部交給另外一位同事來完成(斯坦福的另外一位院士, 2003年接受過一次SCI採訪, 言談話語充滿智慧).

歐洲探險家抵達時, 原住民已經在這裡生息繁衍達萬年之久, 其中包括幾個主要部族: 邁阿密、依利諾依、渥太華等. 芝加哥得名於印第安語-成長於沿湖沼澤地的野生洋蔥. 原住民是從加拿大到海灣地區直至西部的巨大貿易系統的一部分, 歐洲探險家抵達后仍然參與這個地區的開發; -與後來者的合作與衝突.
美國印第安人的影響至今尤存, 芝加哥有許多對角街, 其中一些原為印第安人千百年來踩出來的路徑, 如Clark街(位於湖邊的首善之區, 歷史上居民中人物不少, 如報業大亨等. 照了幾張, 不過放在這貼有點兒喧賓奪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