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教的宇宙觀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9-10-28 07: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教的宇宙觀是一個範圍頗大而內容繁複的話題:多少有些婆羅門教淵源的教說所
作的種種解釋,因為這裡面記敘到有情眾生在輪迴之中或宇宙之間所處的多種生存
境界---------有處身於我們這個世界之間者,有處身於天國與天堂之中者,,有處
身於地獄者,概括而言,這似乎要有深廣的知識才行,例如打從遠古流傳下來的星
相學,唯有如此才能明白種種星球的形態和運動,各種世界與各種世界系統之間的相
互透入,因為在這些世界中,不但有固體的,有形可見的世界(西方科學所知的世界
只是這人類的世界);而且還有靈氣的,非肉眼可見的世界--------華嚴經里華藏世
界,那裡四十一法身大士所在

以密教的觀點解釋,作為印度教與佛教宇宙觀中央的大山------須彌山,是宇宙中
心,一切世界的支柱,周圍有七重海洋,間以七重金山。我們也許可以將它看作已
知宇宙的重心,好像西方占星學所說的中央太陽,位於這七重海洋和七重金山之外
的,則是東,西,南,北四大洲。

舉例言之,我們不仿以一枚十五層的洋蔥代表宇宙所作的緬想,這十五層外皮所依
附的核心,便是-須彌山,其下是種種不同的地獄,其上,由須彌山支持著的,則是
諸色界天,例如由陀羅或帝釋天所言的三十三天,以及摩羅所統治的諸天,悉皆一
層一層地排列著,位於梵天之下。作為諸天之頂的,則是所謂的「色究竟天」。作
為我們這個宇宙的最後前哨。是從塵世到超世的一個過度境地。

支撐諸天的須彌山本身,亦有四層,其下三層由各等神仙或妖怪所住,與諸天相接
的第四層,住的是「阿修羅」,近似於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族」或基督教的「墮
落的天使」經常與其上的天神相戰,並為此而生,為此而死,無有了期。

這枚洋蔥的最內一層,是圍繞須彌山的一重海洋,第二層是一重金山,接著又是一
重海洋,如此向外伸展,直到第十五層亦即最外的一層的一重海洋,而四大洲及其
衛星島嶼即浮於這重海洋之上,這枚洋蔥的外皮,則是包圍一個宇宙的一道鐵城。


在這樣一個宇宙之外,還有另一個宇宙,如此類推,以至無窮。每一個宇宙都跟一
枚巨大的宇宙蛋一樣,被一道鐵牆的蛋殼包圍著,而日,月,星光亦為這道鐵殼所
遮掩,故而這道鐵殼象徵使各個宇宙互相隔離的永恆黑暗。所有一切的宇宙莫不皆
受自然法則的支配,而「業力」一詞被視為這個自然法則的同義詞加以運用;從佛
教的觀點來說,肯定或否定一個最高造物主上帝的存在與否,根本用不著科學的解
釋,因為,這種「業力法則」已為一切現象做了一個完全的說明,其本身即是一個
顯著的例子。

這個宇宙的數字次元的來源,就像摩西所作的創世七天一樣,往往被視為暗示的或
象徵的,而非字面的說法,須彌山聳立於中央香水海上,高八萬(由旬)里,其伸入
水面的部分,亦為八萬(由旬)里,而中央海洋的本身,亦深八萬里,廣八萬里,與
之相接的一重金山,其高度寬度,以及深度,各為前數之半,其外的一個海洋,則
深廣與寬度亦與之相當,各為四萬里。以下由金山與海洋互配而成的重圍,其寬度,
深度,高度,依次遞減,分別而為二萬里,一萬里,五千里,二千五百里,一千二
百五十里,接著便到了位於外圍海洋之中的諸洲。

在這陸地之中,有四大部洲,位於,東,南,西,北四方,這四大部洲的每一洲的
兩面各有一個小洲或衛星洲,如此則共有十二洲,而十二這個數字,亦如宇宙排列
的「七」數字一樣也是一種象徵的數字。

東方的一洲叫做「勝身」,梵名字 Virat-deha, 西方的一洲叫「瞿陀尼」梵名字
Godhana,北方的一洲叫做「北瞿盧」梵名字 Graminyan.

南方的一洲就是我們地球,名叫「閻浮提」(藏名 Jambuling ).梵名字 Jambudvipa,
此詞也許是一個諧音------形容一種閻浮果實落入水中的聲音,而藏文中的"ling",
字,則有「地方」或「區域」的意思,因此「Jambuling」這個名稱,便是指有閻浮
樹果實落入水中的地方,它的象徵形態有如山羊的肩胛骨,近似小三角形,但更象
梨子,而其居民的面孔亦作此形,它是一個富庶的地方,其中善善惡惡亦多,據說,
它是四大洲中最小的一個,直徑只有七千里。

認識「宇宙觀」對於地球上的生物,由其是人類來說,有著它一定的意義,在佛教
的觀點來看,這個娑婆世界是由其「地」「水」「火」「風」四大而組成 (在楞嚴
經里更加加上「空」「見」「識」而成為「七大」),人類的身體也是由四大組成,
而藏族佛教更加相信他(它)們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互相就好比一粒電子的頻
率在找尋及吻合另一粒電子的頻率一樣,相互相成。

在這個地球上有著各種不同的天災,以及人類的疾病,都是由於四大不調而引致而
成,這個不得不再重複提到「業力」這個詞語,簡單來說「心和物都會產生業力」,
而「緣起」這個基本的佛學法則那就要由這個是一個甚麼的「緣」而作一個因果的
決斷。我們對於消除業力最直接最佳的途徑就是虔誠地念佛,當念佛念到「念而無
念」的時候,這外面的世界的風聲,雨聲,音樂聲,汽車聲,都融入了念佛聲裡面。
從而進入了「念佛三昧」

這時候,「宇宙」只不過是一個「倒影」而然。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沙發
cenote 發表於 2009-10-29 09:48 | 只看該作者
佛教的宇宙觀,描述的大部分是遙遠的無數外星情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9-10-29 19:54 | 只看該作者
2# cenote

其它地方沒有地球那麼多姿多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4
cenote 發表於 2009-10-29 20:42 | 只看該作者
佛不妄言,俺相信描述是真的,可是有軀體的人類,活生生時無法去證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5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9-10-29 21: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09-10-29 21:35 編輯

4# cenote

佛陀的時代相信是會有人證明到的,現在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只有是相信前人大
德所留下的經書以及正語,眾生源自佛陀的「八正道」去修行,必會有日脫離生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6
cenote 發表於 2009-10-29 21:58 | 只看該作者
5# Djogchen

是的,可是脫離生死後,只剩 了...

嚴格的說,達到那境界就不算是有軀體的人...

除非轉世...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7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9-10-29 22:35 | 只看該作者
6# cenote

再更嚴格來說是帶有「意識」的「靈」,是投身於「佛」的世界,亦或「輪迴轉世」,
生前的修行,是佔有重要的因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8
cenote 發表於 2009-10-30 01:42 | 只看該作者
7# Djogchen

正確!

因生前的修行而帶有「意識」和「記憶」的「靈」,

要嘛,投身於「佛」的世界,

亦或「輪迴轉世」...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9
cenote 發表於 2009-10-30 02:16 | 只看該作者
有些例子證明人的的記憶在靈,不單在大腦

例如,借屍還魂

還魂后的記憶都是那個靈的,而非屍的...

無所不在的菩薩們沒有軀體,可是其思維都是存在其「靈」中...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0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9-10-30 03:01 | 只看該作者
9# cenote
你說得一點都沒錯,不過有另一名稱叫「中陰身」,藏人相信,在「中陰身」一刻的
階段去決定向那個方向是最重要的,那「他(她)的前身的」業力「是會影響他(她)的
決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11
cenote 發表於 2009-10-30 04:58 | 只看該作者
10# Djogchen

謝謝你介紹「中陰身」這個名詞,第一次聽到!

google了中陰身...

佛教的知識太深,深到超出我們地球範圍,信了也無法窺其真面貌,只能以管窺天...

修了也不見得達到預期結果...只有頭上三尺有神明,盡量為善是上策!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2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9-10-30 07:33 | 只看該作者
11# cenote
行善積德也是最基本的佛法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13
cenote 發表於 2009-10-30 12:27 | 只看該作者
12# Djogchen

這是最基本的了!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2: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