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沈志華教授與他眼中的重大歷史事件

[複製鏈接]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rman 發表於 2009-10-18 0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沈志華教授與他眼中的重大歷史事件

文/羅學蓬

目錄

筆者告白
——沈先生眼中的朝鮮戰爭獨發奇響,風起雲湧,血影刀光,讓人耳目一新,身心震撼;中蘇破裂的原因早巳鑄成定論,然沈君一番全新解讀,令人醍醐灌頂,大徹大悟。

1、史學界呼喇喇殺來一匹黑馬
——伶牙俐齒遠遠不是沈志華的演講能吸引人的主要原因,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同樣一樁重大史實的全新解讀,他的觀點,他的論據,讓那些出自高雅學府殿堂的專家學者們震聾發聵!耳目一新!

2、檔案毀掉了他的錦繡前程
——就在沈志華覺得時來運轉,仕途通達的時候,某一天,連隊宣布複員戰士名單時,沈志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突然清清楚楚地聽到了「沈志華」三個字!

3、棄商從文,承諾誓言
——離開北京之前,沈志華對自己過去的導師說了一句如同誓言般的話:「我現在是走投無路,背井離鄉去做生意,只要有一天我賺了錢,我一定回來繼續跟您接著做學問。我要是沒本事賺不到錢,那我就客死他鄉,永遠不回北京了!」

4、莫斯科購檔案大顯身手
——有錢能使鬼推門,這話拿到莫斯科照樣靈驗,下了功夫后,有些原來不對中國人開放的檔案也開放了。但時間問題卻並未解決……沈志華作為商人的精明在這種處境下再次發揮了作用,腦瓜子一拍,又讓他想出個招來。

5、蔣氏中國代表團受辱莫斯科
——宋子文、王世傑、蔣經國等人雖然心裡早有準備,但萬萬沒有估計到斯大林會如此蠻橫無禮。三人頓時緊張起來,這簡直就不成其為談判,而是強取硬索!

6、斯大林擔心毛澤東會成為亞洲的鐵托
——中蘇條約一經簽訂,實際上就塑造了戰後初期以蘇聯為主導的蘇聯、國民黨政府和中共這樣的兩國三方關係的框架。在這樣的框架中,蘇聯使自己居於中蘇關係的支配地位,將國民黨政府確定為主要的合法的交涉對象和夥伴,而把中共置於一種次要的從屬地位。

7、斯大林逝世,鐵托逃過一劫
——斯大林準備採用暗殺手段除掉鐵托。畢竟,用暗殺的手段除掉一個「革命的敵人」,在蘇聯是有史可鑒的。當年,斯大林對他在黨內的勁敵和老對手托洛茨基就曾採用過這種手段。

8、毛澤東不吃蘇聯人送來的死魚
——毛澤東早就對斯大林的種種做法窩了一肚子火,沒地方發泄,此刻又見米高揚神氣活現地出現在他面前,氣得兩眼一瞪一瞪的,但考慮到大局和有求於斯大林的幫助,只能把怒火拚命往肚子里壓。

9、劉少奇為毛澤東訪蘇鋪路搭橋
——一直到毛澤東逝世幾年後,明智現實的鄧小平才好不容易卸下了這副壓得中國老百姓喘不過氣來的重擔……斯大林欽封的「亞洲革命負責人」的這頂紅色高帽,還直接影響到了不久后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態度和作為。

10、撩開毛澤東訪蘇的神秘面紗
——毛澤東激動得眼淚驀然滾落,他說出的第一句話頗有點遊子歸家的情調:「斯大林同志,我是長期受打擊排擠的人,有話無處說……」說到這裡,毛澤東眼圈發潮,驀然哽咽起來。

11、西方媒體說毛澤東被斯大林軟禁了
——毛澤東大事沒談成,心裡窩著一團火,哪兒也不願去。他還對前來看望他的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大發了一通脾氣,聲色俱厲地說道:「我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到莫斯科只有三大任務,就是吃飯、睡覺、拉屎!」

12、斯大林被迫作出重大讓步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談判說到底就是一種博弈,既要據理力爭也必須審時度世適度妥協,尤其是弱國與強國之間的談判,只要能達到自己最主要的目的那就不能不在其它方面作出犧牲。

13、巨人較勁,誰是最後贏家
——把真實的歷史披露出來,肯定會讓今天的中國人忍俊不住,啼笑皆非。因為故意扭曲這一段歷史的動機,竟然是因為當時的中央領導人缺乏基本的經濟觀念所致。

14、金日成為何能脫穎而出
——沈志華在論文與專著中披露的涉及到蘇、中、朝三國的秘密檔案就有數百件之多,而且還有相當部分都是中國領導人與蘇聯領導人之間的來往電報或會談記錄。如此大量的檔案資料的公開,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新一波研究熱潮。

15、誤會,還是歷史的真相果真如此
——毛澤東根本不同意金日成通過發動一場戰爭來解決朝鮮統一問題,斯大林那時也沒有同意金日成的軍事計劃。因此,中國軍隊中的朝鮮士兵回國,決不能說明中國領導人當時就參與了戰爭的策劃。

16、金日成拒絕中國介入他的戰爭
——美國政府的反應迅速而強烈。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美國對朝鮮戰爭的第一反應竟是派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也就是說,在朝鮮戰爭爆發后,杜魯門首先把中國而不是正在向南朝鮮大舉進攻的北朝鮮擺在了美國的對立面。對此,勃然大怒的毛澤東做出了激烈的回應。

17、 沒有來得及舉行的慶功會
——金日成如夢初醒,馬上給斯大林發去一份感激涕零的電報:「斯大林同志,我們被您的關注深深地打動,並對您的熱情參與和忠告,向您,我親愛的導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18、毛澤東為何一天之內發出的兩份內容截然相反的電報
——根據這份電稿,全世界的學者都一致認定:中國在1950年國慶節的第二天決定出兵參戰……然而,真實的情形並非如此,遠沒有這麼簡單。

19、中國為什麼堅決否認朝鮮戰爭是斯大林和毛澤東共同發動的
——當年,中蘇兩黨領導人在內部都不迴避戰爭是北朝鮮首先發動這一事實。他們爭論的關鍵僅僅在於,到底是誰批准或者說決定發動這一進攻的。

20、斯大林出爾反爾,突然變卦
——彭德懷一聽斯大林出爾反爾,立即炸了,說沒有空軍,無異於讓中國軍人去白白送死,他決不能幹這樣的傻事,這志願軍總司令,他不幹了,誰有能耐誰去!

21、入朝初戰完全取決於彭德懷的應變能力與臨場指揮
——毛澤東極為渴望用優勢兵力像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那樣全殲美軍幾個整師。宋時輪指揮三個軍也的確將美軍的一個師包圍在積雪復蓋的蓋馬高原上……令他們驚訝的是,美軍士兵並非他們的宣傳材料上說的那樣貪生怕死,他們的勇敢,一點兒也不亞於中國人。

22、美國人與蘇聯人心照不宣
——直到冷戰結束後人們才知道,當時美國領導人與莫斯科有著同樣的顧慮,他們需要和蘇聯人共同保守蘇聯空軍參戰的秘密。

23、毛澤東逼著彭德懷打過三八線
——志願軍首戰告捷使毛毫不懷疑其戰略方針的正確性。然而,恰恰在這時,現實環境和客觀條件表明,毛澤東預先設定的戰略方針是難以執行的。

24、毛澤東兩次與最佳停戰時機擦肩而過
——毛澤東在確定戰略方針時的失誤,不僅在於超越了現實條件,還在於超越了現實目標。實際上,當志願軍把美國軍隊趕過三八線時,毛澤東賴以決定介入戰爭的三層考慮基本上都已經變成了現實。

25、巳經到手的完勝最終變成了一場慘勝
——毛澤東心裡總算明白了,他為中國軍隊所設定的戰略方針是不現實的……從開城談判,到板門店談判,無論是最初的停火分界線問題,還是最後的遣返戰俘問題,其結果大體上都是接受了美國的方案

26、「那邊的風一吹,這邊的螞蚊就出窩。」
——有誰想得到,也曾步入舞池「瀟灑走一回」的顧工,回去竟執筆告御狀……這封密函直達「天庭」,引致天威震怒……這真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導致無數文藝界人士「夕貶潮陽路八千」

27、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是怎樣出籠的
——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猶如原子彈爆炸,幾十年來,斯大林不僅在蘇聯,而且在全世界共產黨人中間是一種精神支柱。而現在,在赫魯曉夫的報告面前,斯大林的神聖形象被打碎了,人們在心靈上所經受的震撼可想而知。

28、波蘭人對斯大林的深仇大恨從何而來
——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講,世界上從來就不曾有過什麼公理,但是所有的波蘭人都深信卡庭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是他們必須愛戴的斯大林,而不是千夫所指的大屠夫希特勒。

29、發生在布達佩斯機場的戲劇性一幕
——赫魯曉夫的動作粗野得令所有的波共領導吃驚——揮舞著拳頭惡狠狠嚷出一句:「我告訴你們,你們的陰謀絕對不能得逞!

30、蘇波衝突看毛澤東的大國謀略
——赫魯曉夫心中的千斤石頭落了地,立刻喜形於色,挺起胸脯,不無幽默地回過頭來問胡喬木:「宣傳家同志,你同意剛才說的政策嗎?它可行嗎?你支持我們嗎?」

31、三起三落的納吉
——20萬人組成的悲憤的河流緩緩流淌,20萬人的沉寂使空氣變得象鉛一樣沉重。走在送葬隊伍最前面是拉伊克夫人和納吉。伊姆雷

32、30多萬條嗓子齊呼「我們要納吉!」
——這就恰似一盆油潑到了正在燃燒的火堆上,一下子就把布達佩斯鬧了個天翻地覆……電台大廈四周巳經是人山人海,場面猶如洶湧澎湃的大浪……9點鐘,響起了第一下槍聲!

33、蘇聯人殺了個回馬槍
——當動亂突然發生以後,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郝德青大使下令把大門鎖上,拒絕與匈牙利的任何一派建立直接聯繫,即使是那些以前來往密切的朋友。

34、納吉和他的政府被蘇聯人劫持了
——當絞繩套上納吉脖子的那一瞬間,納吉給他的祖國和人民留下了一聲既痛心又費解的呼喊:「社會主義的、獨立的匈牙利萬歲!」

35、赫魯曉夫搬掉了壓在毛澤東頭上的石塊
——毛澤東在中共政治局會議上滿懷激情地講道:「是誰讓我們認識了個人崇拜的危害,是誰讓我們今天能夠站起來理直氣壯地批判斯大林呢?是赫魯曉夫同志,我們應該感謝他!」

36、毛澤東語驚四座
——在暴風雨般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毛的情緒也愈發激昂,用以加強語氣的手勢也揮動得更加有力。隨後,他以全然不屑一顧地口氣大聲說道:「核大戰沒什麼可怕的,中國有六億人,死一半,我還剩三億。」

37、毛澤東忽悠赫魯曉夫
——毛澤東笑著說:「沒關係,秘密來,可以公開走嘛。不但你要公開走,我們還要發表一個《中蘇聯合聲明》。」……赫魯曉夫被搞得一頭霧水,因為他們在會談中根本就沒有和毛澤東談什麼重大國際問題

38、響尾蛇導彈事件與蘇聯人毀約
——其實,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同小異,從親密無間的兄弟變成你死我活的仇人,到今天可以客觀地講,一個巴掌拍不響,其間必然包含著一個曲折的過程

39、赫魯曉夫踩到了毛澤東的痛腳
——毛澤東憋了一肚子氣,因為他一直在等待著蘇聯老大哥認可他的這種試驗,其他東歐國家的領導人早就巳經發表講話,都對他搞的人民公社讚不絕口,你蘇聯人怎麼就老裝啞巴呢?

40、中蘇分裂的深層原因
——這樣的話關起門來說說可以,一但到了國際場合,就必須維護偉大領袖的絕對權威了。即便全黨都知道毛澤東錯了,也決不可能承認,承認毛的錯誤,那就意味著放棄了中國共產黨正統馬克恩主義的地位

後記:不能讓歷史學家承擔政治家的責任
——凝聚著沈志華教授心智結晶的一部部專著的出版,對國人看世界、思考當代史、觀察地緣政治變動等等,都產生了巨大衝擊和影響。因為,在他的書里,有著獨立思考者最為寶貴的探索歷史真實的勇氣與智慧。
……………………………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