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普京為何大力促進中俄合作?——美國人推動中俄深度靠攏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10-16 0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10-15)
  
  普京總理這幾天訪問中國,取得了許多實質性外交成果。1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普京總理和溫家寶總理共同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

  其中,引人矚目的是:「《中俄總理第十四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2010-2012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關於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框架協議、關於規範海關通關監管秩序的合作備忘錄、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以及中國鐵道部和俄羅斯運輸部、鐵路股份公司關於在俄羅斯境內組織和發展快速和高速鐵路運輸的諒解備忘錄。」

  與此同時,上海合作組織確定經濟發展檢測機制,表明上合組織的作用得到加強。

  種種讓人震撼的合作跡象,引起歐美警惕,剛剛對中國判處英國毒販死刑不滿的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社評,題目很搞笑,《中俄仍是對手》,試圖說服自己的讀者中俄雙方的合作只是表象。

  中俄合作的不斷深化,普京總理是積極的推動者。蘇聯劇變和解體以後,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因為意識形態轉變的問題,全面倒向歐美,結果國內經濟遲遲發展不上去,歐美承諾的援助很多沒有兌現,北約集團趁機蠶食蘇聯的原來的勢力範圍。普京上台以後,則在和歐美保持良好關係的同時,大力促進中俄關係的改善。

  前幾年,普京卸任總統,充任梅德韋傑夫總統的政府總理以後,由於俄羅斯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警惕,導致中俄貿易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甚至出現俄羅斯邊防軍炮擊香港商船的惡性事件,「灰色清關」問題更是讓俄羅斯華商遭受慘重損失。現在,普京總理訪華,一口氣簽訂多項合作協議,表現出大力促進中俄合作的姿態。

  那麼,普京總理為什麼大力促進中俄合作呢?

  一句話,美國人的強大壓力。

  上個月,美國《外交》雜誌網站登載一篇長篇文章,大意是,美國人正在把俄羅斯推向中國,裡面闡述了美、俄、中三國博弈的精彩畫面。其中提到,美國人及其控制的北約戰略包抄俄羅斯周邊空間的舉動,正在迫使俄羅斯向中國靠攏。作者提醒美國當局,也許中俄誰也無法單獨對美國構成挑戰,如果兩國聯合起來的話,就很可能在未來形成美國噩夢。

  同時,印度的徹底倒向美國,也讓俄羅斯十分警惕。對於俄羅斯軍工企業來說,美國軍火進入印度市場的事實,使得其全球軍火市場大大萎縮,唯一能夠保證軍火市場份額的國家就是中國。和日本這樣的甘做美國小弟的國家不同,俄羅斯作為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的繼承者,很難接受美國小弟的角色,美國人也很難放棄對俄羅斯重新崛起的警惕,正因如此,普京總理才會大力促進中俄合作。

  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那篇《中俄仍是對手》的文章下面,一些大陸網民跟帖討論,認為中國不應該忘記「遠交近攻」的古訓。其實,自毛澤東時代晚期以降,中國就通過與美國交好來制衡俄羅斯。30年改革開放,美國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享受中國廉價勞動力創造的廉價商品的同時,也給中國提供了原本比較稀缺的美元資本,兩國友誼也得到高度深化。

  不過,中美之間強烈的意識形態差異,卻使得美國人拒絕向中國出售美製武器裝備,非但如此,還不讓歐盟諸強向大陸出售武器裝備,再加上美國人不斷向台灣出售武器,使得中美友誼始終存在一個跨越不了的意識形態障礙。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如果只能向俄羅斯購買武器來填補國內空缺,中俄之間的軍事領域的深度合作就成為必然。

  蘇聯的解體導致冷戰的結束,兩極格局的瓦解導致美、中、俄三國演義的上場。長期來看,中美在諸多非軍事領域高度合作,中俄在軍工、能源等領域內高度合作,美俄則在相互指責中長期對峙,這種局面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是有利的。

  七犀鳥

《聯合早報網》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